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11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该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外壳、多组发热管和螺旋盘管,螺旋盘管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出水口,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螺旋盘管紧密接触,螺旋盘管装设在外壳内,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壳外与接线端子连接,螺旋盘管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通过这种多组发热管蛇形盘绕拼合,并与螺旋盘管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增加水与加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能转换率,节约能源。

A U-type Dynamic Heat Heater with Heat Wa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供暖供热、水循环装置等所用加热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加热器一般采用圆形铸铝电加热器,但是这种加热器导热距离较大,导致热量损失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能增加水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能交换率,节约能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所述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包括外壳、多组发热管、螺旋盘管,其中,所述螺旋盘管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所述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所述螺旋盘管紧密接触,所述螺旋盘管装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外壳外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螺旋盘管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其中,所述外壳上表面还设置有温控器安装座,以用于安装温控器。其中,所述出水接头为出水铜接头。其中,所述出水铜接头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孔,以用于安装水温传感器。其中,所述外壳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加热器安装座。其中,所述螺旋盘管为不锈钢螺旋盘管。其中,所述外壳为铸铝外壳。其中,所述铸铝外壳、所述螺旋盘管和所述多组发热管压铸成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该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包括外壳、多组发热管和螺旋盘管,螺旋盘管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出水口,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螺旋盘管紧密接触,螺旋盘管装设在外壳内,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壳外与接线端子连接,螺旋盘管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通过这种多组发热管蛇形盘绕拼合,并与螺旋盘管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增加水与加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能转换率,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管与螺旋盘管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外壳;2、多组发热管;3、螺旋盘管;4、进水口;5、出水口;6、进水接头;7、出水接头;8、温控器安装座;9、水温传感器孔;10、加热器安装座;11、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敞开式电采暖热水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该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包括外壳1、多组发热管2、螺旋盘管3,其中,螺旋盘管3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4,另一端为出水口5,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2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螺旋盘管3的盘旋空隙内并与螺旋盘管3紧密接触,螺旋盘管3装设在外壳内,多组发热管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壳1外与接线端子11连接,螺旋盘管3进水口4与进水接头6连接,出水口5与出水接头7连接。其中,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连接,再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控系统连接,由于每组都是独立的接线端子,因此,可以通过外部电控系统,根据实际需要,由电控系统控制进行档位调节,实现分级控制,也可以实现分级启动,避免启动时瞬间大电流对供电线路的冲击。而发热管本身呈蛇形盘绕,延伸了能提供发热的发热管的长度,提升发热效果,并且多组发热管呈U型排列整体插入到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扁形的螺旋盘管紧密接触,相比传统圆形铸铝加热器,缩短了导热距离,极大增加了螺旋盘管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也即增加了盘管内液体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流经管道的液体能够快速带走热量,从而极大提升热能转换效率,避免热能损失。其中,本技术中的螺旋盘管3为不锈钢螺旋盘管,可以提成传热效率。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外壳1上表面上设置有温控器安装座8,以用于安装温控器。具体实现时,温控器安装座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外壳上表面的不同位置,以安装温控器检测不同位置的水温状况。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技术中的出水接头7为出水铜接头。采用铜制出水接头,从而不易生锈,经久耐用。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出水铜接头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孔9,以用于安装水温传感器。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1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加热器安装座10。通过安装座,以将加热器安装于采暖炉内或者其他需要使用加热器的器件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1为铸铝外壳,铸铝外壳能有效散热,避免内部发热管等过热而导致损坏。加热器具体制作加工时,通过将螺旋盘管与发热管组装在一起后,再放到模具内压铸铝成型做成外壳与螺旋盘管与发热管于一体成型的加热器。通过压铸成形后加热器整体结构为长方体,其零部件包括长方形螺旋盘管作为水路,内部有多组发热管,排列在一平面内,两种主要部件通过模具压铸铝成形为一体。原理是发热管产生热量通过铝作为优良的导热介质均匀传递到螺旋盘管,水流经螺旋盘管时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加热水目的。压铸铝加热器特点是热传递均匀管道不会因高温而结水垢,压铸一体成形结构紧密热量传递速度快热效率高,坚固耐用,能达到节能减排效果。水电分离结构防止漏电安全可靠。以上结合本技术说明书附图对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本技术的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外壳、多组发热管和螺旋盘管,螺旋盘管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出水口,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螺旋盘管紧密接触,螺旋盘管装设在外壳内,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外壳外与接线端子连接,螺旋盘管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通过这种多组发热管蛇形盘绕拼合,并与螺旋盘管紧密接触,从而可以增加水与加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能转换率,节约能源。另外,通过采用铸铝外壳,使得外壳不易生锈损坏,并且也能有效散热,避免外壳内器件因长期过热导致损坏。还有,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子连接,再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控系统连接,由于每组都是独立的接线端子,因此,可以通过外部电控系统,根据实际需要,由电控系统控制进行档位调节,实现分级控制,也可以实现分级启动,避免启动时瞬间大电流对供电线路的冲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包括外壳、多组发热管、螺旋盘管,其中,所述螺旋盘管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所述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所述螺旋盘管紧密接触,所述螺旋盘管装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外壳外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螺旋盘管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包括外壳、多组发热管、螺旋盘管,其中,所述螺旋盘管以一端为起点盘旋整体形成螺旋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每组发热管呈蛇形盘绕,多组发热管呈U型拼合在一起整体插入所述螺旋盘管的盘旋空隙内并与所述螺旋盘管紧密接触,所述螺旋盘管装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多组发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外壳外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螺旋盘管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浪U型动态热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表面还设置有温控器安装座,以用于安装温控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佳福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