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87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下侧壁安装多个滚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贯穿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靠近第二支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第一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上端设有摆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锤的摆动带动插杆插入泥土中,并导入水泥、高强材料以及速凝剂混合的混合液与泥土混合,对泥土内部进行加固,重锤摆动的同时带动夯实板与基坑泥土的外侧接触,进行夯实工作,时基坑内土质紧密,方便后续地下管线接入工作的进行。

A Reinforcement Device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Connecting to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线接入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目前在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时一般先经过基坑开挖、管道运输以及布管等后续步骤,在进行基坑的开挖后,当基坑周围土质较为松弛时,在后续进行管道的安装时容易造成坍塌等问题,影响管道的安装工作以及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下侧壁安装多个滚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贯穿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靠近第二支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第一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上端设有摆锤机构,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二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支板设置的插杆,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插杆的外壁开设有与空腔内部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输料机构。优选地,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板的外壁上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侧壁固定有储料箱和浆料泵,所述浆料泵的输入端与储料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浆料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插杆内的空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摆锤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板靠近第二支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有重锤,所述第一支板的顶端固定有绕线轮,所述第一支板远离第二支板的一侧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固定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绕线轮与重锤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与第一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弹簧。优选地,所述插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呈锥形设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的优点在于:1、通过伸缩杆的驱动下移拉动钢丝绳一端下移,钢丝绳的另一端拉动重锤往上转动,伸缩杆的驱动端伸出,重锤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转杆的转动进行摆动,与移动板接触,将插杆锤至基坑内壁中,同时夯实板与基坑的外壁接触,对基坑泥土进行夯实,保证后续地下管线接入工作的进行;2、浆料泵将储料箱内的混合液泵出,导至插杆内,通过插杆上的出料口喷出至泥土内,与泥土进行混合,静置后的对泥土进行加固;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重锤的摆动带动插杆插入泥土中,并导入水泥、高强材料以及速凝剂混合的混合液与泥土混合,对泥土内部进行加固,重锤摆动的同时带动夯实板与基坑泥土的外侧接触,进行夯实工作,时基坑内土质紧密,方便后续地下管线接入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底座、2滚轮、3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移动板、6移动杆、7夯实板、8伸缩弹簧、9伸缩杆、10转杆、11重锤、12绕线轮、13钢丝绳、14储料箱、15浆料泵、16插杆、17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下侧壁安装多个滚轮2的底座1,通过滚轮2进行底座1在基坑内的移动,底座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第一支板3贯穿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移动杆6,两个移动杆6靠近第二支板4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移动板5与第一支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弹簧8,设置伸缩弹簧8在移动板5移动时进行挤压,通过弹性形变力便于后续移动板5的复位。两个移动杆6远离第一支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实板7,第一支板3的上端设有摆锤机构,摆锤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板3靠近第二支板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0,转杆10的下端固定有重锤11,第一支板3的顶端固定有绕线轮12,第一支板3远离第二支板4的一侧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横板,横板的上端固定有伸缩杆9,伸缩杆9的驱动端固定有钢丝绳13,钢丝绳13的另一端绕过绕线轮12与重锤1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滚轮2将底座1移动至基坑内进行加固的位置,伸缩杆9的驱动端下移,拉动钢丝绳13下移,将重锤11往上拉起,伸缩杆9驱动端伸出,重锤11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摆动与移动板5的外壁接触,多次往复工作,将插杆16锤向基坑的内壁中,同时夯实板7与基坑的内壁往复分离接触,将泥土夯实。移动板5远离第二支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支板3设置的插杆16,插杆16远离移动板5的一端呈锥形设计,锥形设计便于插入基坑内较软的泥土中,插杆1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插杆16的外壁开设有与空腔内部连通的出料口17,出料口17的设置便于后续混合液的排出。第二支板4上设置有输料机构,输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板4的外壁上的放置板,放置板的上侧壁固定有储料箱14和浆料泵15,储料箱14内填充有水泥、高强材料以及速凝剂混合的混合液,高强材料可采用新型岩棉板、酚醛板、泡沫玻璃板等高强度材料,浆料泵15的输入端与储料箱14的内部连通,浆料泵15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插杆16内的空腔连通,启动浆料泵15,将储料箱14内的混合液导出通过出料口17导出喷至泥土内,静置后与泥土混合对泥土进行加固。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通过滚轮2将底座1移动至基坑内进行加固的位置,伸缩杆9的驱动端下移,拉动钢丝绳13下移,将重锤11往上拉起,伸缩杆9驱动端伸出,重锤11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摆动与移动板5的外壁接触,多次往复工作,将插杆16锤向基坑的内壁中,夯实板7与基坑的内壁接触,将泥土夯实,同时启动浆料泵15,将储料箱14内的混合液导出通过出料口17导出喷至泥土内,静置后与泥土混合对泥土进行加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下侧壁安装多个滚轮(2)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所述第一支板(3)贯穿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移动杆(6),两个所述移动杆(6)靠近第二支板(4)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两个所述移动杆(6)远离第一支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实板(7),所述第一支板(3)的上端设有摆锤机构,所述移动板(5)远离第二支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支板(3)设置的插杆(16),所述插杆(1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插杆(16)的外壁开设有与空腔内部连通的出料口(17),所述第二支板(4)上设置有输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包括下侧壁安装多个滚轮(2)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所述第一支板(3)贯穿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移动杆(6),两个所述移动杆(6)靠近第二支板(4)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两个所述移动杆(6)远离第一支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实板(7),所述第一支板(3)的上端设有摆锤机构,所述移动板(5)远离第二支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支板(3)设置的插杆(16),所述插杆(1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插杆(16)的外壁开设有与空腔内部连通的出料口(17),所述第二支板(4)上设置有输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接入基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板(4)的外壁上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侧壁固定有储料箱(14)和浆料泵(15),所述浆料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百川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