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电路
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是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具有稳定电压和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的动力领域以及航空航天、船舶潜艇等电力领域。在使用电池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会随着储存电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电池储存的电量达到饱和时,若继续充电则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发生电解,并且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在密封的电池内部造成内部压力上升,会对电池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度充电,即过充。由于电池过充是不可逆的,若电池发生过充,轻则损坏电池,缩减电池的使用寿命,重则会发生电池爆炸,带来安全问题。所以需要对电池过充进行保护,避免电池过充。在现有技术中,对电池过充保护采取的方法大多数是利用单片机实时采集电池的电压,根据电池电压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单片机利用模数转换功能,将电池的电压转换成单片机的语言,与程序中设置的电池保护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会依赖于单片机的程序运行,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电路,采用硬件方案检测电池的电压,通过独立元器件搭建模拟电路,从而实现电池过充保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分压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分压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端与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源提供的电流输入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用于通过对所述电池的电压进行分压,以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值;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参考源,所述参考源用于提供参考电压值;所述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三端相连,用于在所述分压电路获取到的电池的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参考源提供的参考电压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分压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端与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源提供的电流输入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用于通过对所述电池的电压进行分压,以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值;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参考源,所述参考源用于提供参考电压值;所述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三端相连,用于在所述分压电路获取到的电池的第一电压值大于所述参考源提供的参考电压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其中:所述参考源包括参考端、阳极端和阴极端,所述参考源的参考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参考源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参考源的阳极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系统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单片机、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其中:所述参考源包括参考端、阳极端和阴极端,所述参考源的参考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参考源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参考源的阳极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接口连接,其中,所述单片机的输入接口用于采集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电压值;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系统电源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其中,所述单片机用于根据所述单片机输入接口采集到的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电压值控制所述输出接口输出的电压值,以控制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通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