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端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65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端拾器,该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1)、驱动装置(2)和抓取装置(3),旋转装置(1)包括:端拾器主杆(11)、翻转杆(12)、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端拾器主杆(11)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板(14)连接,端拾器主杆(11)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板(13)连接;翻转杆(12)与端拾器主杆(11)平行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上,翻转杆(12)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2)连接;驱动装置(2)被配置为在驱动时带动翻转杆(12)以端拾器主杆(11)为轴翻转;抓取装置(3)固定在翻转杆(12)的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抓取装置可对零件翻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A Flip End Pi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端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端拾器
,特别涉及一种翻转端拾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只能沿着冲压线物流方向和上下垂直于冲压线物流方向的进行移动,当需要对生产工序中的零件进行翻转时,需要借助人力进行翻转。相关技术中,在零件的生产工序中,自动化生产线不能够直接对零件进行翻转,需要借助人力操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端拾器,能够对零件进行翻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端拾器,该翻转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抓取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端拾器主杆、至少一个翻转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端拾器主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端拾器主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与所述端拾器主杆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穿出,以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在驱动时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以所述端拾器主杆为轴进行翻转;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侧壁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进行翻转。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安装座、传动装置、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其中,所述端拾器主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座连接;所述上驱动气缸的第一端和所述下驱动气缸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座连接,所述上驱动气缸的轴线和所述下驱动气缸的轴线均与所述端拾器主杆的轴线垂直,所述上驱动气缸的第一端和所述下驱动气缸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端拾器主杆的轴向垂直;所述上驱动气缸的第二端和所述下驱动气缸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驱动气缸和所述下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以所述端拾器主杆为轴进行翻转。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座包括:驱动装置底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端平行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动装置和转接装置,其中,所述连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动装置与所述转接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转接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相连接。可选的,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杆、转接安装座和转接固定件,其中,所述转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接固定件的侧壁相连接,所述转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转接安装座连接;所述转接固定件套装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上,以使所述转接杆的轴向与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轴向相垂直;所述转接安装座的侧壁与所述连动装置相连接。可选的,所述连动装置包括: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第三连动件和第四连动件;其中,第一连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二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动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动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四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端的第四位置之间的连线且与端拾器主杆的轴线平行。可选的,所述上驱动气缸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动件的第一端相连接的连接处,所述下驱动气缸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三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动件的第一端相连接的连接处。可选的,所述转接安装座连接在所述第二连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动件的第一端相连接的连接处。可选的,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分别套装在所述端拾器主杆的两端。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为带有连接杆的吸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端拾器,所述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抓取装置,其中、一种翻转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抓取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端拾器主杆、至少一个翻转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端拾器主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端拾器主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与所述端拾器主杆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穿出,以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在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以端拾器主杆为轴进行翻转;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侧壁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进行翻转。本专利技术实施中,驱动装置能够在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以端拾器主杆为轴进行翻转,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的侧壁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也能够随着至少一个翻转杆进行翻转,从而可以通过抓取装置对生产线上的零件进行翻转,无需通过人工对零件进行翻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端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端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端拾器的旋转轴承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端拾器的旋转轴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旋转装置,11—端拾器主杆,12—翻转杆,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旋转轴承,151—旋转底座,152—旋转垫片,153—第一轴承,154—第二轴承,2—驱动装置,21—驱动装置安装座,211—驱动装置底座,212—第一固定板,213—第二固定板,214—连接件,22—传动装置,221—连动装置,2211—第一连动件,2212—第二连动件,2213—第三连动件,2214—第四连动件,222—转接装置,2221—转接杆,2222—转接安装座,2223—转接固定件,23—上驱动气缸,24—下驱动气缸,3—抓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端拾器,如图1所示,该翻转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1、驱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其中,该旋转装置1包括:端拾器主杆11、至少一个翻转杆12、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4连接,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3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1)、驱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其中,所述旋转装置(1)包括:端拾器主杆(11)、至少一个翻转杆(12)、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4)连接,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3)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与所述端拾器主杆(11)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3)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4)上,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13)的所述第二安装板(14)的外侧穿出,以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被配置为在驱动时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以所述端拾器主杆(11)为轴进行翻转;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侧壁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进行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端拾器包括:旋转装置(1)、驱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其中,所述旋转装置(1)包括:端拾器主杆(11)、至少一个翻转杆(12)、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4);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4)连接,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3)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与所述端拾器主杆(11)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3)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4)上,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13)的所述第二安装板(14)的外侧穿出,以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被配置为在驱动时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以所述端拾器主杆(11)为轴进行翻转;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侧壁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抓取装置(3)进行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装置安装座(21)、传动装置(22)、上驱动气缸(23)和下驱动气缸(24),其中,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座(21)连接;所述上驱动气缸(23)的第一端和所述下驱动气缸(24)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座(21)连接,所述上驱动气缸(23)的轴线和所述下驱动气缸(24)的轴线均与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轴线垂直,所述上驱动气缸(23)的第一端和所述下驱动气缸(24)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端拾器主杆(11)的轴向垂直;所述上驱动气缸(23)的第二端和所述下驱动气缸(2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22)连接;所述传动装置(22)与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装置(22)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驱动气缸(23)和所述下驱动气缸(24)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杆(12)以所述端拾器主杆(11)为轴进行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座(21)包括:驱动装置底座(211)、第一固定板(212)和第二固定板(21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21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3)的第一端平行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底座(211)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2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3)之间通过连接件(2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2)包括:连动装置(221)和转接装置(222),其中,所述连动装置(221)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李晓艳潘增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