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6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时容易打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所述第一填充头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过渡体相连一端,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面积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面开始向外依次递减设置,且在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树脂的间隙。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容易打滑,也不会戳到就诊者的牙龈,不会增加就诊者的痛苦,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就诊者和医生的负担。

Stealth correction accessory f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
技术介绍
隐形正畸是当前口腔正畸学领域中的一项高新科技技术。隐形矫正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正”,是牙齿矫正的一种。隐形无托槽矫正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钢丝和托槽,不影响美观等突出优点而广受美齿者青睐。现有的隐形矫治是以崭新的3D立体电脑技术,量身定制一系列近乎无法察觉的透明牙托来完成整个矫正疗程。其中,由于制作的透明牙托并非完全贴合就诊者的牙齿,会存在些许小空隙,在正畸过程中需要在这些小空隙内填充树脂,以使透明牙托与就诊者的牙体组织相互接触地更好,以达到更好正畸效果并缩短正畸时间。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附件来完成这一填充树脂的工作,但是现有技术的附件的填充头为平头的,但透明牙托的表面或者目标牙体组织即牙齿的外表面往往不是平面,故现有技术的附件在医生使用时容易打滑,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当不慎打滑戳到就诊者的牙龈时,会使就诊者感到剧烈疼痛,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就诊者和医生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时容易打滑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包括依次连接地第一填充头、第一过渡体、握持部、第二过渡体和第二填充头,所述第一填充头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过渡体相连一端,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面积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面开始向外依次递减设置,且在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树脂的间隙。实际使用时,由于在第一填充头处增加2个凸块,且凸块的横截面面积由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面开始向外依次递减设置,则减小了单个凸块与透明牙托的表面或者目标牙体组织的外表面接触面面积,不仅使得第一填充头更适应目标牙体组织或者透明牙托不平的表面,而且使得医生传递给第一填充头的按压力相对集中在凸块的表面上,从而使得医生在使用本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不容易打滑,也避免戳到就诊者的牙龈,避免增加就诊者的痛苦,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就诊者和医生的负担。另外,间隙的设置,可使得第一填充头能容纳更多的树脂,从而可以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填充头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第一填充头的形状可为相同设置,也可为不同设置。前者,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后者,可使本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具有2种不同的填充头,医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用不同的填充头,而不需要更换工具,节省手术时间。可选地,所述凸块为圆锥形、棱锥形、圆台形或者四棱柱形。可选地,所述凸块沿连接杆轴线方向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上凸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设置,可以增大凸块和目标牙体组织或者透明牙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打滑。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填充头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第一填充头的形状为相同设置。第二填充头的大小、形状与第一填充头的形状为相同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填充头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二过渡体相连一端,另一端上连接有球状的抚平球。抚平球的设置,可以抚平透明牙托上中露出的树脂表面,使透明牙托与就诊者的牙体组织相互接触地更好。且由于抚平球为球状的,使得当抚平球与牙龈接触时,不会令就诊者疼痛。作为优选,所述抚平球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能与所述凹槽相配的卡扣。卡扣和凹槽的设置,使得抚平球与第二连接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医生能根据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抚平球,以适应不同的就诊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渡体与所述握持部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120°-160°,所述第一过渡体与所述第一填充头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80°-100°。第一过渡体与握持部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120°-160°,第一过渡体与第一填充头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80°-100°,因此不论握持部的工作角度如何改变,第一填充头都能够始终保持与目标牙体组织或者透明牙托良好的面接触,保证了压紧和修形的效果,使得医生可以根据需要且不遮挡视线地灵活调整握持部的工作角度,提高手术速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渡体与所述握持部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120°-160°,所述第二过渡体与所述第二填充头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80°-100°。第二过渡体与握持部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120°-160°,第二过渡体与第二填充头之间相交设置且两者形成的角度为80°-100°,因此不论握持部的工作角度如何改变,第二填充头都能够始终保持与目标牙体组织或者透明牙托良好的面接触,保证了压紧和修形的效果,使得医生可以根据需要且不遮挡视线地灵活调整握持部的工作角度,提高手术速度。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套设有螺旋状的防滑套。螺旋状防滑套的设置,可以增加医生手部与握持部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本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掉落,而伤到就诊者。其中,防滑套可以由金属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的。可选的,第一填充头、第一过渡体、握持部、第二过渡体和第二填充头,为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的。第一填充头、第一过渡体、握持部、第二过渡体和第二填充头,为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的,可以减少毛刺,增加其外表面的光滑度。可选的,在第一填充头和第二填充头的外表面上都覆盖有钛合金涂层。钛合金涂层具有不粘树脂的特性,可以用于防止在填充过程中,树脂被带出,有效地提高了树脂填充的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减轻了就诊者的负担。基于此,本技术较之原有技术,具有不易打滑,不会戳到就诊者的牙龈,不会增加就诊者的痛苦,且手术时间短,就诊者和医生的负担轻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部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B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填充头;11-第一连接杆;12-凸块;121-防滑凸起;13-间隙;2-第一过渡体;3-握持部;31-防滑套;4-第二过渡体;5-第二填充头;51-第二连接杆;52-抚平球;521-连接孔;522-凹槽;511-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包括依次连接地第一填充头、第一过渡体、握持部、第二过渡体和第二填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头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过渡体相连一端,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面积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面开始向外依次递减设置,且在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树脂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包括依次连接地第一填充头、第一过渡体、握持部、第二过渡体和第二填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头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过渡体相连一端,另一端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面积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面开始向外依次递减设置,且在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留有用于容纳树脂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圆锥形、棱锥形、圆台形或者四棱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沿连接杆轴线方向的截面为等腰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上凸设有多个防滑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头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第一填充头的形状为相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形矫治附件填充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