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用组合桌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28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用组合桌凳,旨在解决园林用组合凳子与桌子之间调节距离不方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间镂空、两侧设有挡板的桌子;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桌子内且与所述挡板底端相连的、另一部分伸出挡板外的、两条相对平行布置的齿条;滑动装配在所述齿条上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凳子本体,凳子本体所述包括:凳面以及与所述凳面垂直布置的凳腿。达到调节凳子本体与桌子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Composite tables and benches for gard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用组合桌凳
本技术涉及桌凳
,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用组合桌凳。
技术介绍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区周边建起了街心公园,方便市民休闲散步,当市民想休息时,会使用到桌子和凳子。现有技术中的园林桌凳,均是由一个桌面、一个支撑桌面板的支撑柱和几个设于桌面板周围的几个凳子组成,凳子和桌子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任何的组合关系,凳子容易丢失;而且凳子与桌子之间调节距离不方便,所以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用组合桌凳,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调节凳子本体与桌子之间的距离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用组合桌凳,包括:中间镂空、两侧设有挡板的桌子;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桌子内且与所述挡板底端相连的、另一部分伸出挡板外的、两条相对平行布置的齿条;滑动装配在所述齿条上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凳子本体,凳子本体所述包括:凳面以及与所述凳面垂直布置的凳腿。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驱动组件滑动转配在齿条上,凳子本体与驱动组件相连,当需要当使用所述凳子本体时,驱动组件驱动凳子本体沿着齿条滑出到桌子外面,当不使用凳子本体时,驱动组件驱动凳子本体沿着齿条滑进到桌子里面并与桌子形成一个整体,一方面减小了凳子本体占用园林土地面积,另一方面桌子也为凳子本体提供了保护,当凳子本体不使用时避免外界对凳子本体造成损伤。该组合桌凳构造简单独特,方便行人调节凳子本体和桌子之间的距离,使人使用时更加舒适,而且凳子本体与桌子只能组合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凳子本体被偷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上面的所述齿轮相对布置;相对布置的所述齿轮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与所述凳腿连接的轴承;以及焊接在所述齿轮外表面上的把手件。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轴承安装在凳腿和连接杆之间,当需要使用凳子本体时,人手拿捏住把手件转动,把手件带动齿轮在齿条上转动,从而齿轮带动凳子本体在齿条上移动使凳子本体远离桌子,然后调节桌子与凳子本体的距离到适合为止;当需要把凳子本体移进桌子内时,反方向转动把手即可,该驱动组件只需人手转动把手即可实现驱动作用,达到了凳子本体与桌子之间具距离可以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齿轮相连的、呈“Z”形状的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另一端设有环绕所述把手杆的凹槽;以及套设在所述凹槽上用于拿捏的把手套。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Z”字形的把手方便人手拿捏,并且人手拿捏住把手的一端旋转就可以实现齿轮转到的效果,把手结构简单实用,把手套套在凹槽上,人手拿捏住把手套旋转,避免人手旋转过程中与把手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把手旋转过程更加流畅。进一步地,所述凳腿包括:一端与所述凳面一侧连接的、内部中空的、表面线性排列多个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外凳腿;一部分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一外凳腿内部的第一内凳腿、所述第一内凳腿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适配的第二贯穿孔;以及当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重合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把所述第一外凳腿和所述第一内凳腿连接在一起的插销。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由于人们的身高不一样,所以对凳子本体的高度要求也不一样,当第一内凳腿插入第一外凳腿内部一段距离,使某个第一贯穿孔和对应的第二贯穿孔重合,然后再在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中插入插销,从而固定住第一内凳腿和第一外凳腿,此时支撑腿相对变短,便于个子较矮的人使用;当第一内凳腿拔出第一外凳腿内部一段距离,使某个第一贯穿孔和对应的第二贯穿孔重合,然后再在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中插入插销,从而固定住第一内凳腿和第一外凳腿,此时支撑腿相对变长,便于个子较高的人使用,可调节高度的凳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坐在凳子主体上的舒适感。进一步地,所述凳腿包括:一端与所述凳面一侧连接的、内部中空的第二外凳腿;一部分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二外凳腿内部的第二内凳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凳腿上的螺栓,拧紧所述螺栓时推动所述第二内凳腿抵紧在所述第二外凳腿的内壁上。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由于人们的身高不一样,所以对凳子本体的高度要求也不一样,当第二内凳腿往第二外凳腿的内部插入后拧紧螺栓,使第二内凳腿和第二外凳腿固定在一起,此时支撑腿相对变短,便于个子较矮的人使用;当第二内凳腿从第二外凳腿的内部拔出一端距离后拧紧螺栓,使第二内凳腿和第二外凳腿固定在一起,此时支撑腿相对变长,便于个子较高的人使用,所以可调节高度的凳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坐在凳子主体上的舒适感。进一步地,所述凳腿底端呈圆环状且包裹住所述轴承。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凳腿底端包裹住轴承,增大了凳腿底端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凳腿与轴承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凳子本体还包括:与所述凳面连接的靠背。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设有靠背一方面可以增加凳子本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感,另一方面当凳子本体进入到桌子内部时,靠背可以抵挡外界的阳光和雨水不落到凳面上,间接延长凳子本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桌子和所述凳子本体都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由于该组合桌凳的应用环境是园林,所以不锈钢材质的桌凳既可以防止雨水的侵蚀,质地又相对坚硬,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端部和中间部位设有抵挡所述齿轮的凸起。实现上述方案的园林用组合桌凳,凸起可以抵挡凳子本体从齿条上滑出,增加凳子本体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驱动组件滑动转配在齿条上,凳子本体与驱动组件相连,当需要当使用所述凳子本体时,驱动组件驱动凳子本体沿着齿条滑出到桌子外面,当不使用凳子本体时,驱动组件驱动凳子本体沿着齿条滑进到桌子里面并与桌子形成一个整体,一方面减小了凳子本体占用园林土地面积,另一方面桌子也为凳子本体提供了保护,当凳子本体不使用时避免外界对凳子本体造成损伤。该组合桌凳构造简单独特,方便行人调节凳子本体和桌子之间的距离,使人使用时更加舒适,而且凳子本体与桌子只能组合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凳子本体被偷的风险;其二,当需要使用凳子本体时,人手拿捏住把手件转动,把手件带动齿轮在齿条上转动,从而齿轮带动凳子本体在齿条上移动使凳子本体远离桌子,然后调节桌子与凳子本体的距离到适合为止;当需要把凳子本体移进桌子内时,反方向转动把手即可,该驱动组件只需人手转动把手即可实现驱动作用,达到了凳子本体与桌子之间具距离可以调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凳子本体以爆炸图展示;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桌子;11、挡板;2、齿条;21、凸起;3、驱动组件;31、齿轮;32、连接杆;33、轴承;34、把手件;341、把手杆;342、把手套;4、凳子本体;41、凳面;42、凳腿;421、第一外凳腿;422、第一内凳腿;423、插销;424、第一贯穿孔;425、第二贯穿孔;426、第二外凳腿;427、第二内凳腿;428、螺栓;43、靠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用组合桌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镂空、两侧设有挡板的桌子;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桌子内且与所述挡板底端相连的、另一部分伸出挡板外的、两条相对平行布置的齿条;滑动装配在所述齿条上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凳子本体,凳子本体所述包括:凳面以及与所述凳面垂直布置的凳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用组合桌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镂空、两侧设有挡板的桌子;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桌子内且与所述挡板底端相连的、另一部分伸出挡板外的、两条相对平行布置的齿条;滑动装配在所述齿条上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凳子本体,凳子本体所述包括:凳面以及与所述凳面垂直布置的凳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用组合桌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上面的所述齿轮相对布置;相对布置的所述齿轮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与所述凳腿连接的轴承;以及焊接在所述齿轮外表面上的把手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用组合桌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齿轮相连的、呈“Z”形状的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另一端设有环绕所述把手杆的凹槽;以及套设在所述凹槽上用于拿捏的把手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用组合桌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腿包括:一端与所述凳面一侧连接的、内部中空的、表面线性排列多个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外凳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快代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翔飞达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