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树脂复合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02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9:26
金属‑树脂复合体具有将多个金属粒子固定于树脂粒子上而成的结构,在pH3~pH10的范围中,ζ电位的最大值为5mV以上,且最小值为‑5mV以下。金属‑树脂复合体优选为在pH3~pH10的范围中,ζ电位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0mV以上,更优选为ζ电位的零电荷点存在于pH3.5~pH9.0的范围内。金属‑树脂复合体可使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其表面而作为标记物质应用于免疫学测定法或免疫学测定用试剂。

Metal-Resin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树脂复合体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可优选地用于免疫学测定等用途中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利用其的标记物质、免疫学测定法、免疫学测定用试剂、分析物(analyte)的测定方法、分析物测定用套组及侧向流(lateralflow)型色谱用测试条(teststrip)。
技术介绍
在生物体内存在无数种化学物质,因此对生物体内的特定微量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极为重要。在医疗、制药、健康食品、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环境等领域中,仅作用于生物体内的特定部位(化学物质)的药品及食品、检测生物体的略微变化的分析装置及诊断剂等与所述技术一并发展。关于所述分析技术之一,有免疫分析(immunoassay)。其也被称为免疫学测定法,为利用作为免疫反应之一的抗原-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而对微量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抗原-抗体间反应由于灵敏度或反应的选择性高,故在所述领域中被广泛地使用。免疫分析根据其测定原理而有各种测定法。例如可列举:酶免疫测定法(Enzymeimmunoassay,EIA)、放射性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RI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荧光免疫测定法(FluorescentImmunoassay,FIA)、胶乳(latex)等的凝聚法(胶乳凝聚(Latexagglutination,LIA)、颗粒凝聚(Particleagglutination,PA))、免疫色谱法(Immunochromatographyassay,ICA)、红细胞凝聚法(Hemagglutination,HA)、红细胞凝聚抑制法(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等。再者,除了免疫分析以外,有物理/化学测定法、生物学测定法等。免疫分析中,根据抗原及抗体反应而形成复合体时的变化(抗原、抗体或复合体的浓度变化),来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在检测这些物质时,通过使标记物质与抗体、抗原或复合体结合,检测灵敏度增大。因此,标记物质的标记能力可谓是影响免疫分析的检测能力的重要的要素。在所述例示的免疫分析中,可使用红细胞(HA的情形)、胶乳粒子(LIA的情形)、荧光色素(FIA的情形)、放射性元素(RIA的情形)、酶(EIA的情形)、化学发光物质(CLIA的情形)等作为标记物质。再者,在使用经着色的微粒子作为标记物质的情形时,不使用特殊的分析装置便可通过目测来确认检出,故期待可进行更简便的测定。此种经着色的微粒子可列举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状粒子、经色素着色的胶乳粒子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等)。然而,所述胶体状粒子是通过粒径及制备条件来决定色调,故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获得所需的鲜艳的深色调,即视认性不充分。另外,所述经着色的胶乳粒子存在以下问题:由色素所得的着色的效果低,目测判定性不充分。再者,若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欲增加色素的着色量,则存在以下问题:色素将胶乳的表面覆盖,胶乳粒子原本的表面状态受损,故难以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另外,也存在以下问题:在薄膜过滤器等色谱介质的孔隙内发生堵塞;或胶乳粒子发生非特异凝聚;或虽增加色素的着色料而深深地着色,但未必与性能的提升有关。为了提高所述标记物质的视认性,公开有如下的免疫色谱方法:在结合有标记物质的抗体(标记抗体)与抗原反应而形成复合体后,进一步使其他金属对这些标记物质进行修饰,由此使标记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增幅(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5)。然而,所述方法操作烦杂,难以稳定地增幅。另外,需要特殊装置等而耗费测定成本,因此认为可应用的用途及使用环境受到限定。另外,公开有一种着色胶乳,其包含结合于聚合物系胶乳粒子的表面的金纳米粒子(专利文献3)。通过使金纳米粒子结合于聚合物系胶乳粒子的表面,所述金纳米粒子自身作为着色剂而在目测判定性或检测灵敏度的提高方面发挥作用。另外,金纳米粒子自身对抗原或抗体的结合性也优异,因此即便使金纳米粒子结合直至成为充分的深色的程度,也可使充分量的抗原或抗体结合。所述着色胶乳是对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胶乳及作为金纳米粒子的前体的HAuCl的分散液照射γ射线,由此使金纳米粒子结合于所述胶乳的表面而成。然而,所述着色胶乳是使金纳米粒子仅在胶乳的表面结合,因此用以表现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的金纳米粒子的担载量有限,而且金纳米粒子容易脱离。结果,有作为免疫学测定用试剂的视认性或灵敏度不充分之虞。另外,因照射γ射线等电磁放射线,故有对胶乳造成损伤之虞。进而,专利文献3的说明书中,公开有所述胶乳径或金纳米粒径的优选范围。然而,其实施例中,并未表明是否在这些优选范围内进行了验证,并无优选范围的规定的依据等,基本未公开适于实施的条件。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经金属金被覆的聚合物胶乳粒子,且启示了将其应用于显微镜检查法及免疫分析法中可利用的试剂。然而,关于所述经金属金被覆的聚合物胶乳粒子,并未公开聚合物胶乳粒子的材质或粒径。进而,关于作为免疫分析法中可利用的试剂的效果,并无验证。因此,金属金及聚合物胶乳粒子的作为试剂的效果不明。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使聚-2-乙烯基吡啶胶乳粒子上担载金纳米粒子而成的微凝胶,且根据金纳米粒子的定域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的行为的变化而确认了微凝胶的粒径的pH响应性。然而,所述微凝胶中,在所述胶乳粒子的表层附近以单层而担载有金纳米粒子。因此,可认为金纳米粒子的担载量少,无法获得对于免疫分析而言有效的深色调。另外,并未对微凝胶的材质、结构、组成等进行研究,对免疫学测定用试剂等具体用途的效果不明。另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一种复合微粒子,其含有金属核超微粒子;以及具有金属离子配位性基、且包围所述金属核超微粒子的聚合物,并启示了在诊断剂等感测领域等各种领域中的应用。另外,在实施例中公开有一种使乙烯基吡啶-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的交联微粒子包围还原氯金酸所得的金纳米粒子而成的复合微粒子。然而,所述复合微粒子并未对其详细结构或物性进行研究,对免疫学测定用试剂等具体用途的效果不明。根据以上内容,虽期待将结合或被覆有金纳米粒子的胶乳粒子作为免疫学测定用的试剂,但在现有的技术中,耐久性或视认性不充分。另外,即便视认性高,可应用的用途及使用环境也受到限定。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申请人发现在树脂粒子的表层部存在特定比例的金属粒子的树脂-金属复合体,并在之前提出(例如专利文献6)。所述金属-树脂复合体尤其在免疫学测定材料的用途中,耐久性及视认性优异,且无需追加特殊的装置或作业步骤便可进行高灵敏度的判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109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1179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16849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3-206959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9-227883号公报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WO2016/002742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K.赤松(K.Akamatsu)、M.岛田(M.Shimada)、T.鹤岗(T.Tsuruoka)、H.绳舟(H.Nawafune)、S.藤井(S.Fujii)及Y.中村(Y.Nakamur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树脂复合体,其包括:树脂粒子、及固定于所述树脂粒子上的多个金属粒子,所述金属‑树脂复合体的特征在于:在pH3~pH10的范围中,ζ电位的最大值为5mV以上,且最小值为‑5mV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8 JP 2016-2569131.一种金属-树脂复合体,其包括:树脂粒子、及固定于所述树脂粒子上的多个金属粒子,所述金属-树脂复合体的特征在于:在pH3~pH10的范围中,ζ电位的最大值为5mV以上,且最小值为-5mV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其在pH3~pH10的范围中,所述ζ电位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0mV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ζ电位的零电荷点存在于pH3.5~pH9.0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nm~100n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金属-树脂复合体的平均粒径为30nm~1000nm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树脂粒子为在结构中具有能够吸附金属离子的取代基的聚合物粒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金属粒子为金、铂、钯、银、镍、铜或这些的合金的粒子。8.一种标记物质,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树脂复合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记物质,其使抗原或抗体吸附于所述金属-树脂复合体的表面而使用。10.一种免疫学测定法,其使用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记物质。11.一种免疫学测定用试剂,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记物质。12.一种分析物的测定方法,其是对试样中所含的分析物进行检测或定量,所述分析物的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侧向流型色谱用测试条来包括下述步骤(I)~步骤(III)的步骤,其中所述侧向流型色谱用测试条含有薄膜、及将与所述分析物特异地结合的捕捉配体固定于所述薄膜上而成的判定部;步骤(I):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本靖松村康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