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和第一剩余电量;步骤S20,充电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充电标识确定与移动终端对应的充电电流;步骤S30,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之前,判断最大输出电流是否大于充电电流,若最大输出电流小于充电电流,则判断第一剩余电量是否小于预设电量阈值,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40;步骤S40,充电装置基于第一控制指令采用最大输出电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进行第一充电等级提示。解决对于移动终端的不匹配充电方式,缺乏提示,长期使用对移动终端电池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
Mobile terminal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终端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一般都是使用普通的充电器或者标配的充电器给手机充电(一些带有快充功能的手机就只能用标配的充电器充电)。使用这种方法给手机充电的时候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费时、费力,有时候还浪费。比如:第一点,用普通5V/1A充电器给5V/2A的手机充电的时候,这种不匹配的充电方式,充电进度是非常慢的,在时间比较紧凑或充电器有限的时候是非常不方便的,也容易对于手机产生不好影响,长期这样的充电方式,容易破坏电池耐久;第二点,出差或者去亲戚朋友家,用不是标配的充电器充电,也是非常缓慢的,有时候甚至不能充电,但却没什么提示。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移动终端的不匹配充电方式,缺乏提示,长期使用导致的降低移动终端电池耐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和第一剩余电量,充电标识包括移动终端的版本号;步骤S20,充电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充电标识确定与移动终端对应的充电电流;步骤S30,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之前,判断最大输出电流是否大于充电电流,若最大输出电流小于充电电流,则判断第一剩余电量是否小于预设电量阈值,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40;步骤S40,充电装置接收来自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充电装置基于第一控制指令采用最大输出电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进行第一充电等级提示。优选地,步骤S40中,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所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步骤S41,充电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在屏幕上显示第一选择界面;步骤S42,接收用户在第一选择界面所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移动终端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充电装置。优选地,在步骤S40之后包括步骤:步骤S50,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剩余电量,判断第二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电量阈值,若第二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60;步骤S60,充电装置停止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进行第二充电等级提示。优选地,在步骤S30中,若最大输出电流大于充电电流,采用充电电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进行第三充电等级提示。优选地,在步骤S20中,充电装置根据充电标识从充电匹配列表中确定与移动终端匹配的充电电流。优选地,第一充电等级提示包括第一语音提示或者第一颜色显示。优选地,第二充电等级提示包括第二语音提示或者第二颜色显示。优选地,第三充电等级提示包括第三语音提示或者第三颜色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充电装置最大输出电流小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时,也能够对于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给予提示,以使得用户了解该充电装置并非与该移动终端匹配时容易对移动终端的电池造成损坏;并且这种非匹配式充电方式是在进行充电之前给予用户选择权利,充电装置基于用户同意后,才进行这种缓慢充电方式,能让大多数用户在进行非匹配式充电时,清楚了解到该次充电是否会于移动终端的电池造成损坏,且用户能够进行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中移动终端、充电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和第一剩余电量;在步骤S10中,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包括无线连接成功或者有线连接成功;充电标识包括移动终端的版本号,第一剩余电量表示移动终端当前所剩余的电量,充电装置内置有电量传感器,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第一剩余电量;需注意的是,在步骤S10中,在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并未对于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仅处于连接成功状态;其中,如图3所示,充电装置包括控制模块303、用于与供电端300连接的第一供电输入接口301、开关电路302、第一降压电路304、第二降压电路305和第一供电输出接口306,第一供电输入接口301与开关电路302连接,控制模块303与开关电路302连接,第一降压电路、第二降压电路均与第一供电输出接口306连接;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有线连接成功表示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的第一供电输出接口进行连接;在步骤S10中,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中的控制模块控制开关电路断路,以使得供电端与充电装置处于断连情况,此时充电装置与移动终端之间不存在充电操作,仅是连接成功状态;然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和第一剩余电量;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既能够采用最大输出电流,也能够采用充电电流进行充电的原因在于,供电端所输入的电压经过开关电路后到达第一降压电路或者第二降压电路,此时,电压是走第一降压电路还是第二降压电路,是由控制模块决定的,比如控制模块控制第二开关(第二开关图中未示)以实现打开或者关闭,以使得电压到达对应的一个降压电路,最后经过降压电路输出充电电流或者最大输出电流;其本质就是,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所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不同,220V电压经过上述两个电路所输出的电压不同。步骤S20,充电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充电标识确定与移动终端对应的充电电流;在步骤S20中,更具体地,充电装置根据充电标识从充电匹配列表中确定与移动终端匹配的充电电流;充电匹配列表预先存储于充电装置中;充电匹配列表包括充电电流和充电标识,每一个充电标识与对应的充电电流对应;充电电流表示移动终端的适配电流,即最佳充电电流;该最佳充电电流是由移动终端进行生产、测试时,由若干次对于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试验决定;比如苹果X手机的最佳充电电流为3A;具体的充电匹配列表可参照如下表1;表1充电标识008005002010苹果8苹果X充电电流5A10A2A3A其中,在充电装置与移动终端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比如获取的充电标识为008005,则充电装置根据充电匹配列表确定与充电标识对应的充电电流,即与008005对应的为5A,即表示该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为5A,充电电流表示移动终端可接受的最佳输入电流;实际上,对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具体数值,是由移动终端在生产过程中,由测试人员对其内部电池进行若干次测试所获取,充电标识还包括数字串;比如手机版本号为苹果8,或者手机版本号为苹果X,苹果8对应的充电电流为2A,苹果X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和第一剩余电量,充电标识包括移动终端的版本号;步骤S20,充电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充电标识确定与移动终端对应的充电电流;步骤S30,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之前,判断最大输出电流是否大于充电电流,若最大输出电流小于充电电流,则判断第一剩余电量是否小于预设电量阈值,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40;步骤S40,充电装置接收来自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充电装置基于第一控制指令采用最大输出电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进行第一充电等级提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当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连接成功后,充电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标识和第一剩余电量,充电标识包括移动终端的版本号;步骤S20,充电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充电标识确定与移动终端对应的充电电流;步骤S30,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之前,判断最大输出电流是否大于充电电流,若最大输出电流小于充电电流,则判断第一剩余电量是否小于预设电量阈值,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40;步骤S40,充电装置接收来自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用户的第一控制指令,充电装置基于第一控制指令采用最大输出电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并进行第一充电等级提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所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包括:步骤S41,充电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在屏幕上显示第一选择界面;步骤S42,接收用户在第一选择界面所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移动终端将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兰,王善法,刘运林,樊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