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07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结构包括主机箱体、操控面板、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主机箱体呈矩形结构,操控面板镶嵌于主机箱体前表面,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设于主机箱体内部及底部且镶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利用滑动方式实现计算机机箱前后方位的防撞,及利用摆动方式实现计算机机箱侧方位的防撞,并通过不倒翁原理实现机箱倾倒后自动回正,防止机箱倾倒砸地上受到二次损坏,同时及时恢复竖直状态,防止机箱内部的部件移位,实现对机箱的外壳及内部部件的保护。

A Computer Case with Anti-collis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技术介绍
计算机机箱即为计算机主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但是,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机箱仍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机箱主要采用减震材料的方式实现防撞,但是再计算机机箱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时,其会倾倒敲到在地上,导致计算机机箱受到冲击力及敲地力双重伤害,且倾倒的机箱还可能导致机箱内部零件移位,对机箱部件及外壳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机箱主要采用减震材料的方式实现防撞,但是再计算机机箱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时,其会倾倒敲到在地上,导致计算机机箱受到冲击力及敲地力双重伤害,且倾倒的机箱还可能导致机箱内部零件移位,对机箱部件及外壳造成损伤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结构包括主机箱体、操控面板、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所述主机箱体呈矩形结构,所述操控面板镶嵌于主机箱体前表面,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设于主机箱体内部及底部且镶嵌连接;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由不倒结构、回正辅助机构、持正风管组成,所述不倒结构设于主机箱体底部,所述回正辅助机构设于主机箱体内部及两侧,所述持正风管设于不倒结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不倒结构由半圆底座、底部配重块、重心配重块、竖直杆、连接轴组成,所述半圆底座设于主机箱体底部且焊接,所述底部配重块设于半圆底座内部下方并固定住,所述重心配重块设于底部配重块上方且通过竖直杆相连接,所述连接轴设于竖直杆上端且与回正辅助机构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半圆底座为空心半圆柱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底部配重块与重心配重块通过竖直杆呈竖向相连接,所述底部配重块比重心配重块的质量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回正辅助机构由圆弧板、缓冲弹簧、摆杆、弹性带组成,所述圆弧板设于主机箱体两侧,所述缓冲弹簧设于圆弧板与主机箱体之间,所述摆杆里端与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摆杆外端与圆弧板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带与摆杆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圆弧板设有两块,其为以连接轴为圆心的同心圆弧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摆杆设有四根,所述弹性带设于两侧与摆杆两两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持正风管下端贯穿于半圆底座呈垂直于地面,所述持正风管上端与主机箱体的散热排气装置贯通连接。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利用滑动方式实现计算机机箱前后方位的防撞,及利用摆动方式实现计算机机箱侧方位的防撞,并通过不倒翁原理实现机箱倾倒后自动回正,防止机箱倾倒砸地上受到二次损坏,同时及时恢复竖直状态,防止机箱内部的部件移位,实现对机箱的外壳及内部部件的保护。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的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的结构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的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的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的结构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的不倒结构的结构状态图。图中:主机箱体-1、操控面板-2、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不倒结构-A、回正辅助机构-B、持正风管-C、半圆底座-Aa、底部配重块-Ab、重心配重块-Ac、竖直杆-Ad、连接轴-Ae、圆弧板-Ba、缓冲弹簧-Bb、摆杆-Bc、弹性带-Bd。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结构包括主机箱体1、操控面板2、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所述主机箱体1呈矩形结构,所述操控面板2镶嵌于主机箱体1前表面,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设于主机箱体1内部及底部且镶嵌连接;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由不倒结构A、回正辅助机构B、持正风管C组成,所述不倒结构A设于主机箱体1底部,所述回正辅助机构B设于主机箱体1内部及两侧,所述持正风管C设于不倒结构A两侧。所述不倒结构A由半圆底座Aa、底部配重块Ab、重心配重块Ac、竖直杆Ad、连接轴Ae组成,所述半圆底座Aa设于主机箱体1底部且焊接,所述底部配重块Ab设于半圆底座Aa内部下方并固定住,所述重心配重块Ac设于底部配重块Ab上方且通过竖直杆Ad相连接,所述连接轴Ae设于竖直杆Ad上端且与回正辅助机构B相连接。所述半圆底座Aa为空心半圆柱形结构。所述底部配重块Ab与重心配重块Ac通过竖直杆Ad呈竖向相连接,所述底部配重块Ab比重心配重块Ac的质量大。所述回正辅助机构B由圆弧板Ba、缓冲弹簧Bb、摆杆Bc、弹性带Bd组成,所述圆弧板Ba设于主机箱体1两侧,所述缓冲弹簧Bb设于圆弧板Ba与主机箱体1之间,所述摆杆Bc里端与连接轴Ae活动连接,所述摆杆Bc外端与圆弧板Ba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带Bd与摆杆Bc相连接。所述圆弧板Ba设有两块,其为以连接轴Ae为圆心的同心圆弧板。所述摆杆Bc设有四根,所述弹性带Bd设于两侧与摆杆Bc两两相连接。所述持正风管C下端贯穿于半圆底座Aa呈垂直于地面,所述持正风管C上端与主机箱体1的散热排气装置贯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主机箱体1放置于理想位置,连接好电路及电源,通过操控面板2的电源键即可使用;当主机箱体1受到前后方力时,主机箱体1会较小的冲击力时,因半圆底座Aa触地面积较小及持正风管C吹向地面的风力,其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小,主机箱体1通过移动方式实现缓冲防撞,当主机箱体1受到侧向较小的冲击力,主机箱体1会沿着半圆底座Aa的弧形面摆动,但在底部配重块Ab、重心配重块Ac、竖直杆Ad的配合实现不倒翁效果,其可自动恢复竖直,但当主机箱体1受到侧向较大的冲击力时,整个主机箱体1会倒下,其先后沿着半圆底座Aa的弧形面、圆弧板Ba的圆弧面摆动,圆弧板Ba向主机箱体1内部挤压推顶摆杆Bc,后在弹性带Bd的弹力作用下回顶,同时圆弧板Ba里侧的缓冲弹簧Bb起到缓冲效果及回弹摆正的力,并在底部配重块Ab、重心配重块Ac的配合作用下,将主机箱体1往返摆正,最后并在持正风管C的风力作用下,恢复竖直,实现对机箱缓冲防撞的同时,自动摆正,保护机箱内部的零件。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机箱主要采用减震材料的方式实现防撞,但是再计算机机箱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时,其会倾倒敲到在地上,导致计算机机箱受到冲击力及敲地力双重伤害,且倾倒的机箱还可能导致机箱内部零件移位,对机箱部件及外壳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利用滑动方式实现计算机机箱前后方位的防撞,及利用摆动方式实现计算机机箱侧方位的防撞,并通过不倒翁原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结构包括主机箱体(1)、操控面板(2)、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1)呈矩形结构,所述操控面板(2)镶嵌于主机箱体(1)前表面,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设于主机箱体(1)内部及底部且镶嵌连接;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由不倒结构(A)、回正辅助机构(B)、持正风管(C)组成,所述不倒结构(A)设于主机箱体(1)底部,所述回正辅助机构(B)设于主机箱体(1)内部及两侧,所述持正风管(C)设于不倒结构(A)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结构包括主机箱体(1)、操控面板(2)、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1)呈矩形结构,所述操控面板(2)镶嵌于主机箱体(1)前表面,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设于主机箱体(1)内部及底部且镶嵌连接;所述缓冲式回正防撞装置(3)由不倒结构(A)、回正辅助机构(B)、持正风管(C)组成,所述不倒结构(A)设于主机箱体(1)底部,所述回正辅助机构(B)设于主机箱体(1)内部及两侧,所述持正风管(C)设于不倒结构(A)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倒结构(A)由半圆底座(Aa)、底部配重块(Ab)、重心配重块(Ac)、竖直杆(Ad)、连接轴(Ae)组成,所述半圆底座(Aa)设于主机箱体(1)底部且焊接,所述底部配重块(Ab)设于半圆底座(Aa)内部下方并固定住,所述重心配重块(Ac)设于底部配重块(Ab)上方且通过竖直杆(Ad)相连接,所述连接轴(Ae)设于竖直杆(Ad)上端且与回正辅助机构(B)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真刘开茗张新红王坤白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