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08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翼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包括固定组件和加强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柱、连接板、支撑柱和连接槽,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两者内外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对机翼进行加固,同时外侧的第一加强梁之间通过加固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机翼的翼载荷能力极大地提高,通过设置若干个T字形的加强筋,有效地提高了加强梁的强度,使得机翼整体面对外界各种阻力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An Outside Reinforcement Beam for Fixed-Wing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
本技术属于机翼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
技术介绍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部置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收藏起落架。另外,在机翼上还安装有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襟翼和用于飞机横向操纵的副翼,有的还在机翼前缘装有缝翼等增加升力的装置。由于目前的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快、机动性强,导致其机翼在长时间飞行期间整体强度不够,从而使得机翼的翼载荷能力降低和应风阻力效率降低,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飞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旨在解决由于目前的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快、机动性强,导致其机翼在长时间飞行期间整体强度不够,从而使得机翼的翼载荷能力降低和应风阻力效率降低,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飞行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包括固定组件和加强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柱、连接板、支撑柱和连接槽,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所述连接槽;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梁、第二加强梁和加强筋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梁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所述第二加强梁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一端,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梁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强筋的外侧面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的内侧壁上。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柱的上下两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柱之间形成一个长方形框体。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相互呈四十五度角对称连接分布在所述连接板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上。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T字形,且长度与所述第一加强梁的长度相同。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螺丝杆,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第二加强梁通过所述螺丝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两者内外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对机翼进行加固,同时外侧的第一加强梁之间通过加固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机翼的翼载荷能力极大地提高,通过设置若干个T字形的加强筋,有效地提高了加强梁的强度,使得机翼整体面对外界各种阻力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组件、11-固定柱、12-连接板、13-支撑柱、14-连接槽、2-加强组件、21-第一加强梁、22-第二加强梁、23-加强筋、24-加强板、25-螺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包括固定组件1和加强组件2,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柱11、连接板12、支撑柱13和连接槽14,固定柱11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连接板12位于固定柱11的顶端,支撑柱13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板12的下表面,连接板12的表面上开设有连接槽14;加强组件2包括第一加强梁21、第二加强梁22和加强筋23和加强板24,第一加强梁21与固定柱11固定连接,且位于固定柱11的一端,第二加强梁22与固定柱11固定连接,且位于固定柱11远离第一加强梁21的一端,加强筋23与第一加强梁21固定连接,且位于加强筋23的外侧面上,加强板24与第一加强梁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位于21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梁21和第二加强梁22两者内外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对机翼进行加固,同时外侧的第一加强梁21之间通过加固板24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机翼的翼载荷能力极大地提高,通过设置若干个T字形的加强筋23,有效地提高了加强梁的强度,使得机翼整体面对外界各种阻力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的,连接板12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柱11的上下两端,连接板12与固定柱11之间形成一个长方形框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数量有两个的连接板12分别与固定柱11焊接固定连接,形成一个长方形框体,进一步提高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支撑柱1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相互呈四十五度角对称连接分布在连接板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若干个支撑柱13相互呈四十五度角对称连接分布在连接板12之间,形成了若干个腔体,降低了机翼的整体重量,提高了飞行效率。进一步的,连接槽1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对称分布在连接板12的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若干个连接槽14对称分布在连接板12的表面上,方便与机翼上的其他部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加强筋23的形状为T字形,且长度与第一加强梁21的长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加强筋23的形状为T字形,且长度与第一加强梁21的长度相同,增加了与第一加强梁21接触面积,使第一加强梁21稳定强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的,加强组件2还包括螺丝杆25,第一加强梁21和第二加强梁22通过螺丝杆2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螺丝杆25将第一加强梁21、固定柱11和第二加强梁22三者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使其整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加强梁21与固定柱11的外侧底部相贴合,再将第二加强梁22与固定柱11的内侧底部相贴合,然后使用螺丝杆25穿过机翼内部与第一加强梁21、固定柱11、第二加强梁22固定连接,提高机翼的内部整体强度,同时将加强板放置在连接板12的下表面,使两个第一加强梁21连接成一体,有效的提高了其翼载荷能力,再将连接板12上的连接槽14与机翼上的其它部件进一步固定,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的使用流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和加强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柱(11)、连接板(12)、支撑柱(13)和连接槽(14),所述固定柱(11)与所述连接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位于所述固定柱(11)的顶端,所述支撑柱(13)与所述连接板(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板(12)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板(12)的表面上开设有所述连接槽(14);所述加强组件(2)包括第一加强梁(21)、第二加强梁(22)和加强筋(23)和加强板(24),所述第一加强梁(21)与所述固定柱(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柱(11)的一端,所述第二加强梁(22)与所述固定柱(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柱(11)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梁(21)的一端,所述加强筋(23)与所述第一加强梁(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强筋(23)的外侧面上,所述加强板(24)与所述第一加强梁(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21)的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的外侧加强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和加强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柱(11)、连接板(12)、支撑柱(13)和连接槽(14),所述固定柱(11)与所述连接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位于所述固定柱(11)的顶端,所述支撑柱(13)与所述连接板(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板(12)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板(12)的表面上开设有所述连接槽(14);所述加强组件(2)包括第一加强梁(21)、第二加强梁(22)和加强筋(23)和加强板(24),所述第一加强梁(21)与所述固定柱(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柱(11)的一端,所述第二加强梁(22)与所述固定柱(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柱(11)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梁(21)的一端,所述加强筋(23)与所述第一加强梁(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加强筋(23)的外侧面上,所述加强板(24)与所述第一加强梁(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陈武华李大兵徐琮函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鹏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