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培华专利>正文

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03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液压系统控制的举升装置配套使用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它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主控制气缸、以及由主控制气缸控制通断的压力油分配腔室,在压力油分配腔室的下端还装配一辅助控制其通断的机械机构,机械机构所控制的换向分油机构设于压力油分配腔室的输入油室和输出油室之间。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举升、下降、限位中停时,若其溢流阀的压力过大,会对泵体造成故障和损害,溢流阀压力过低则会达不到客户的要求的问题。具有可有效控制压力油分配腔室内的回油量,使作用于被控对象的控制油压均匀稳定,压力曲线平滑,减小了对被控对象的冲击压力,控制平稳可靠,易实现远距离的控制和操作,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液压系统控制的举升装置配套使用的改进的限位 气控分配阀。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与液压系统的举升装置中使用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其结构大都 是由阀体设于阀体内主控制气缸及设于阀芯内的溢流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 在控制气缸的作用下,以控制压力油在分配腔室内的通断,实现被控制举升 装置的下降和限压举升终止的功能。因而液压系统中液压举升、下降、限位 中停时,其溢流阀的压力过大,会对泵体造成故障和损害,溢流阀压力过低 则会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适用于泵体本身工作条件,又能够满 足客户要求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本技术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它包括阀体4、设于阀体4内的主控制气缸、以 及由主控制气缸控制通断的压力油分配腔室,在压力油分配腔室的下端还装 配一辅助控制其通断的机械机构,机械机构所控制的换向分油机构设于压力 油分配腔室的输入油室和输出油室之间。本技术的具体技术结构还有压力油分配腔室由开设于阀体上的压力油输入通道9和输出通道10及回 油通道ll构成,压力油输入通道9的一端与液压泵的压力油输入端连通,其 另一端分别经输油口 12、 13与输出通道10和回油通道11连通;输出通道IO 和回油通道ll的另一端为与油缸连接的端口。主控制气缸由气缸帽1、活塞2和阀芯3构成,活塞2设置于气压腔室 14内的阀芯3顶部的外侧;换向分油机构为阀芯3上的凸行密封机构,该凸行密封机构与压力油输入通道9的输油口 12、 13表面密贴配合。机械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3底端的控制端15,套装于阀芯3下部表面、 且由限位机构限位的复位弹簧6构成。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3下部外周、且与阀体4底端固定装配的套管7, 固定装配于套管7内的阀芯3下部表面的垫圈5,以及固定于套管7底部与阀 芯3下部外表面之间的防尘堵8,复位弹簧6设置于套管7内的垫圏5和防尘 堵8之间,阀芯3底端延伸出套管7外。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在现有的气控分配阀的基础上配装了可辅助控制压力油分配 腔室通断的机械机构,在机械机构的作用下,可有效的控制压力油分配腔室 内的回油量,从而使作用于被控对象的控制油压均勻稳定,压力曲线平滑, 因而减小了对被控对象的冲击压力,从而使该限位气控分配闽的机械限位的 控制动作平稳可靠,同时该限位气控分配闽与控制气阀配合使用由气压控制, 可方便的实现远距离的控制和操作,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有效的实现气控举 升、下降、机械限位的控制。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有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它包括阀体4、设于阀体4内的主控制气缸、以 及由主控制气缸控制通断的压力油分配腔室,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油分配腔室 的下端还装配一辅助控制其通断的机械机构,机械机构所控制的换向分油机 构设于压力油分配腔室的输入油室和输出油室之间。压力油分配腔室由开设于阀体上的压力油输入通道9和输出通道10及回油通道ll构成,压力油输入通道9的一端与液压泵的压力油输入端连通,其另一端分别经输油口 12、 13与输出通道10和回油通道11连通;输出通道IO 和回油通道ll的另一端为与油缸连接的端口。主控制气缸由气缸帽1、活塞2和阀芯3构成,活塞2设置于气压腔室 14内的阀芯3顶部的外侧;换向分油机构为阀芯3上的凸行密封机构,该凸 行密封机构与压力油输入通道9的输油口 12、 13表面密贴配合。机械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3底端的控制端15,套装于阀芯3下部表面、 且由限位机构限位的复位弹簧6构成。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3下部外周、且与闽体4底端螺紋固定装配的 套管7,螺紋固定装配于套管7内的闽芯3下部表面的垫圏5,以及螺紋固定 于套管7底部与阀芯3下部外表面之间的防尘堵8,复位弹簧6设置于套管7 内的垫圈5和防尘堵8之间,阀芯3底端延伸出套管7外。下面通过限位气控分配阀对被控对象实现举升、限位中停、下降控制的 过程的阐述,对本技术更近一步的证明。举升与限位中停过程,当被控对象需要举升时,开启原车动力系统,此 时,压力油输入通道9与压力油输出通道10通过输油口 l2相通。输入通道9 和输出通道10与回油通道11封闭。输入通道9内的压力油通过输油口 12和 输出通道10进入举升缸下腔,即实现被控对象的举升。当举升到一定高度时, 钢丝绳或其它装置拉动控制端15位移,阀芯3同时位移,位移到限位位置时, 输入通道9与回油通道11相通。压力油通过输入通道9和回油通道11进入 到油箱形成内部循环。输入通道9和回油通道11与输出通道10封闭,被控 对象油缸内的压力油封闭,此时,被控对象油缸停止在某一个位置,实现被 控对象的限位中停。下降过程,当被控对象需要下降时,开启控制气压,输入到气压腔室14,气 缸活塞2在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同时带动闽芯3产生位移,当移到下降位 置时,输入通道9、输出通道IO、回油通道11相互连通,此时输入通道9内压力油和被控对象油缸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通道ll同时回油箱,被控对象油缸 下降。权利要求1、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它包括阀体(4)、设于阀体(4)内的主控制气缸、以及由主控制气缸控制通断的压力油分配腔室,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油分配腔室的下端还装配一辅助控制其通断的机械机构,机械机构所控制的换向分油机构设于压力油分配腔室的输入油室和输出油室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 力油分配腔室由开设于阀体上的压力油输入通道(9)和输出通道(10)及回 油通道(11)构成,压力油输入通道(9)的一端与液压泵的压力油输入端连 通,其另一端分别经输油口 (12)、 (13)与输出通道(10)和回油通道(11) 连通;输出通道(10)和回油通道(11)的另一端为与油缸连接的端口。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 控制气缸由气缸帽(1)、活塞(2)和阀芯(3)构成,活塞(2)设置于气压 腔室(14)内的阀芯(3)顶部的外侧;换向分油机构为阀芯(3)上的凸行 密封机构,该凸行密封机构与压力油输入通道(9)的输油口 U2)、(13)表 面密贴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机械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3)底端的控制端(15),套装于阀芯(3)下部 表面、且由限位机构限位的复位弹簧(6)构成。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 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3)下部外周、且与阀体(4)底端固定装配的套管(7),固定装配于套管(7)内的阀芯(3)下部表面的垫围(5),以及固定 于套管(7)底部与闽芯(3)下部外表面之间的防尘堵(8),复位弹簧(6) 设置于套管(7)内的垫圈(5)和防尘堵(8)之间,阀芯(3)底端延伸出 套管(7)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液压系统控制的举升装置配套使用的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它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主控制气缸、以及由主控制气缸控制通断的压力油分配腔室,在压力油分配腔室的下端还装配一辅助控制其通断的机械机构,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的限位气控分配阀,它包括阀体(4)、设于阀体(4)内的主控制气缸、以及由主控制气缸控制通断的压力油分配腔室,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油分配腔室的下端还装配一辅助控制其通断的机械机构,机械机构所控制的换向分油机构设于压力油分配腔室的输入油室和输出油室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培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