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剑波专利>正文

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793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ssDNA与螯合剂p‑SCN‑Bn‑NOTA进行偶联;将2mCi溶于0.1M HCl溶液的铜‑64,与100μ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加入500μL的NOTA‑ssDNA,在37℃下反应1小时,在反应期间,放射性标记率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NAP‑5脱盐柱进行纯化,0.05M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用作流动相,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

Copper-64 labeling method for single strand D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
技术介绍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是所有已知生物和一些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基于Watson-Crick碱基配对原则,DNA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构成了DNA多面体结构的可编程性及DNA纳米技术的基础。通过DNA纳米技术,DNA分子能够自组装配成人工纳米结构,即DNA多面体结构。这些DNA多面体结构具有一些独特性质:明确定义的尺寸(纳米级),几何形状(精确、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生物相容性(由DNA组成),易于修饰(利用化学手段对组成DNA多面体结构的单链DNA进行修饰)。这些特性使得DNA成为各种应用的理想选择,其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材料组合用于多种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目前,一些DNA多面体结构已被用于生物传感,分子成像或药物载带等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ssDNA与螯合剂p-SCN-Bn-NOTA进行偶联首先对ssDNA的5’端进行氨基修饰;然后将一定量的氨基修饰ssDNA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配成0.1mM的ssDNA溶液;再量取0.5mgp-SCN-Bn-NOTA粉末溶解在DMSO中,将其加入ssDNA溶液中,并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节pH至8.5-9.0;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持续振荡2小时,反应结束后,利用NAP-5脱盐柱对反应溶液进行纯化,1xPBS作为洗脱缓冲液,得到纯化后的偶联NOTA的ssDNA,即为NOTA-ssDNA;S2、将2mCi溶于0.1MHCl中溶液的铜-64,与100μ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加入500μL的NOTA-ssDNA后,在37℃下反应1小时,在反应期间,放射性标记率通过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NAP-5脱盐柱进行纯化,0.05M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用作流动相,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64Cu-ssDNA。本专利技术所得的铜-64标记DNA单链可用于制备基于DNA多面体结构的PET分子探针,所得的PET分子探针使用的是正电子核素,能够同时发射两个背向光子,可实现病灶的精准定位,分辨率高,图像清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所得的铜-64标记DNA单链(64Cu-ssDNA),与不同结构的含有手臂链的DNA多面体混合杂交,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的铜-64标记DNA多面体。而所得的铜-64标记DNA多面体可用于制备基于DNA多面体的PET分子探针,所得的PET分子探针使用的是正电子核素,能够同时发射两个背向光子,可实现病灶的精准定位,分辨率高,图像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铜-64标记DNA单链的制备方法的路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铜-64标记DNA单链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首先将氨基修饰ssDNA与双功能螯合剂p-SCN-Bn-NOTA进行偶联,得到NOTA-ssDNA溶液;再将NOTA-ssDNA溶液与铜-64溶液混匀,反应1h后TLC检测,放化标记率为66.4±2.85%(n=3);利用NAP-5脱盐柱对反应溶液进行纯化,得到64Cu-ssDNA溶液,放化纯度>95%。具体的:为了对DNA单链(ssDNA)进行铜-64标记,需要先将ssDNA与螯合剂p-SCN-Bn-NOTA进行偶联。首先对ssDNA的5’端进行氨基修饰;然后将一定量的氨基修饰ssDNA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PBS)中,配成0.1mM的ssDNA溶液;再量取0.5mgp-SCN-Bn-NOTA粉末溶解在DMSO中,将其加入ssDNA溶液中,并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节pH至8.5-9.0。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持续振荡2小时。反应结束后,利用NAP-5脱盐柱对反应溶液进行纯化,1xPBS作为洗脱缓冲液,得到纯化后的偶联NOTA的ssDNA(NOTA-ssDNA)。DNA的浓度由UV-VIS光谱仪(AgilentCary60,AgilentTechnologies,SantaClara,CA,USA)测量,用于后续标记实验。将2mCi铜-64溶液(溶于0.1MHCl)与100μL的醋酸钠溶液(0.05M,pH5.5)混匀,加入500μL的NOTA-ssDNA后,在37℃下反应1小时。在反应期间,放射性标记率通过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NAP-5脱盐柱进行纯化,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0.05M)用作流动相,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64Cu-ssDNA。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ssDNA与螯合剂p‑SCN‑Bn‑NOTA进行偶联首先对ssDNA的5’端进行氨基修饰;然后将一定量的氨基修饰ssDNA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配成0.1mM的ssDNA溶液;再量取0.5mg p‑SCN‑Bn‑NOTA粉末溶解在DMSO中,将其加入ssDNA溶液中,并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节pH至8.5‑9.0;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持续振荡2小时,反应结束后,利用NAP‑5脱盐柱对反应溶液进行纯化,1xPBS作为洗脱缓冲液,得到纯化后的偶联NOTA的ssDNA,即NOTA‑ssDNA;S2、将2mCi溶于0.1M HCl溶液的铜‑64,与100μ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加入500μL的NOTA‑ssDNA后,在37℃下反应1小时,在反应期间,放射性标记率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NAP‑5脱盐柱进行纯化,0.05M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用作流动相,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铜-64标记DNA单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ssDNA与螯合剂p-SCN-Bn-NOTA进行偶联首先对ssDNA的5’端进行氨基修饰;然后将一定量的氨基修饰ssDNA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配成0.1mM的ssDNA溶液;再量取0.5mgp-SCN-Bn-NOTA粉末溶解在DMSO中,将其加入ssDNA溶液中,并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节pH至8.5-9.0;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持续振荡2小时,反应结束后,利用NA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波段晓燕都义日翁兆平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剑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