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5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不锈钢反应釜体,不锈钢反应釜盖,陶瓷内衬,连通管,爆破片装置,压力表;爆破片装置包括爆破片和爆破片夹持器;陶瓷内衬置入不锈钢反应釜体内;不锈钢反应釜盖通过连通管连接到压力表和爆破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克服现有超临界水不锈钢反应釜工作寿命短的不足,而且可以避免反应釜体金属元素对实验的干扰,相比较贵金属内衬,陶瓷内衬具有低成本,方便拆卸更换的优点。

A Ceramic-lined Supercritical Water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其反应过程一般在高温高压的反应釜中进行。不锈钢因其高强度、耐腐蚀、不易生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反应釜的制造中。但是,超临界水对金属氧化物有一定的萃取作用,不锈钢反应釜中的铁或者其他主要金属元素将被萃取进入反应体系中,可能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应用于超临界水反应的钢管使用时间久了,也特别容易腐蚀,从而导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虽然目前有部分产品设有保护层保护不锈钢釜体,但是保护层经腐蚀穿孔后便丧失保护作用,保护层难以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包括不锈钢釜体、不锈钢釜盖、陶瓷内衬、连通管、爆破片装置和压力表,所述陶瓷内衬可拆卸式置于不锈钢釜盖内;所述不锈钢釜盖盖设在不锈钢釜体上端,不锈钢釜盖上设置有连通管,不锈钢釜体的腔体通过连通管与爆破片装置和压力表连通。进一步改进,所述爆破片装置包括爆破片和用于固定爆破片的夹持器,不锈钢釜体内压力超过限定值时爆破片破碎,降低反应釜内气压。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釜盖与不锈钢釜体通过螺纹紧密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内衬外壁上开设有一轴向凹槽,在置入不锈钢釜体内时起到排气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耐高温高压的陶瓷内衬由氧化锆与二氧化硅材质制成。爆破装置工作时可在反应压力高于限定值时起到泄压作用,保证使用安全。压力表工作时可以实时显示反应体系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陶瓷内衬,相对于金、银、铂内衬来说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方便拆卸更换,而且还能起到耐腐蚀作用。陶瓷内衬3外侧具有一轴向凹槽,有利于置入不锈钢釜体时排出釜内气体。本技术适用于目前广泛使用的不锈钢釜体,只需要生产出尺寸适合于不锈钢釜体的陶瓷内衬即可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超临界水反应釜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改造的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示意图。图2是爆破片装置示意图。图3是陶瓷内衬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所示,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陶瓷内衬3可置入不锈钢釜体4内,不锈钢釜盖2与不锈钢釜体4通过螺纹连接,不锈钢釜盖2通过连通管5与爆破装置和压力表1相连,工作时釜体内气体可由不锈钢釜盖2进入连通管5。图2所示爆破片7装置,爆破片7夹持器6将爆破片7固定。图3所示陶瓷内衬3横截面,其外侧有一轴向凹槽8。工作前将陶瓷内衬3置入不锈钢釜体4内,将反应物放入陶瓷内衬3后,将不锈钢釜盖2盖在不锈钢釜体4上沿螺纹拧紧。随着反应的进行,蒸发的气体通过不锈钢釜盖2上的气孔进入连通管5,压力表1可实时反映反应体系压力。若反应体系压力超过爆破片7设定值,则爆破片7被破坏,反应体系压力下降,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其特征是:包括不锈钢釜体(4)、不锈钢釜盖(2)、陶瓷内衬(3)、连通管(5)、爆破片装置和压力表(1),所述陶瓷内衬(3)可拆卸式置于不锈钢釜盖(2)内;所述不锈钢釜盖(2)盖设在不锈钢釜体(4)上端,不锈钢釜盖(2)上设置有连通管(5),不锈钢釜体(4)的腔体通过连通管(5)与爆破片装置和压力表(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其特征是:包括不锈钢釜体(4)、不锈钢釜盖(2)、陶瓷内衬(3)、连通管(5)、爆破片装置和压力表(1),所述陶瓷内衬(3)可拆卸式置于不锈钢釜盖(2)内;所述不锈钢釜盖(2)盖设在不锈钢釜体(4)上端,不锈钢釜盖(2)上设置有连通管(5),不锈钢釜体(4)的腔体通过连通管(5)与爆破片装置和压力表(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内衬超临界水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爆破片装置包括爆破片(7)和用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杰许晓逸齐伟擎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