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4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控制阀总成。它与起重机多级吊臂的驱动油缸相连,它由阀体、阀芯、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五、电磁换向阀六、梭阀、溢流阀、单向阀组成;阀体表面设有A、B、B1、T、D、C油口,阀体内设有阀腔、油道,形成吊臂伸、吊臂缩、卸荷、补油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油路设置,能适应大载荷起重机吊臂的操控;其中的各电磁换向阀,能实现各油路的切换,进而实现各动作的要求。在D口上设置了单向补油阀,可以从三、四、五级臂的无杆腔补油。同时设置了一个串联的溢流阀与电磁阀,使无杆腔的压力得到了控制,防止当压力过高时损坏其他部件;油缸回缩时,当背压阀用,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防止抖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操控起重机多级吊 臂动作的控制阀总成。技术背景现有的起重机吊臂多为多级液压伸縮结构,它的每级臂分别设有油缸。 工作时,各级油缸依次工作,达到需要高度时,停止进油,臂即停止在该高度上;复位时,反向运行该油路。该动作由设置在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中的 一电液换向阀操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吊臂有负载,且其有一定自重,吊 臂在复位或起降动作时,易发生振颤,造成工作不平稳,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控大吨位起重机吊臂多级伸縮油缸,使吊臂伸 縮时运行平稳、可靠的控制阀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与起重机多级吊臂的驱动油缸相连,它由 阀体、阀芯、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 二通插装阀三、电磁换向阀四、 电磁换向阀五、电磁换向阀六、梭阀、溢流阀、单向阀组成;阀体表面设有 A、 B、 Bl、 T、 D、 C油口,阀体内设有阀腔、油道,形成吊臂伸、吊臂縮、 卸荷、补油油路;所述的吊臂伸油路为A口连通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 二、 二通插装阀三;二通插装阀二连接C 口, 二通插装阀三连接D 口, 二 通插装阀一连接T口; 二通插装阀二、 二通插装阀三连接电磁换向阀四;其 中C 口连接起重机的二级吊臂油缸的无杆腔;D 口连接起重机的后级吊臂油 缸的无杆腔;所述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A、 B油口,梭阀的出口连接电磁换向 阀四、电磁换向阀五的进口。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六与溢流阀串联在D 口与T 口之间。 所述的单向阀连接在D 口与T 口之间。方向为可以从T 口向D 口补油。 在阀体上还设置有与D 口连通的D1油口。该油口作为测压用。 本技术的多油路设置,能适应大载荷起重机吊臂的操控;其中的各 电磁换向阀,能实现各油路的切换,进而实现各动作的要求。在D口上设置 了单向补油阀,可以从三、四、五级臂的无杆腔补油。同时设置了一个串联 的溢流阀与电磁阀,使无杆腔的压力得到了控制,防止当压力过高时损坏其 他部件;油缸回縮时,当背压阀用,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防止抖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是二通插装阀一,2是二通插装阀二, 3是二通插装阀三,4是电 磁换向阀四,5是电磁换向阀五,9是阀体;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7是阀芯,8是溢流阀;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6是电磁换向阀六;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IO是梭阀。 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本技术与起重机多级吊臂的驱动油缸相连,它由阀体9、 阀芯7、 二通插装阀一l、 二通插装阀二2、 二通插装阀三3、电磁换向阀四 4、电磁换向阀五5、电磁换向阀六6、梭阀IO、溢流阀8、单向阀组成;控 制器连接各电磁换向阀;阀体9表面设有A、 B、 Bl、 T、 D、 Dl、 C油口, 阀体9内设有阀腔、油道;形成吊臂伸、吊臂縮、卸荷、补油油路。吊臂伸油路为A 口连通二通插装阀一 1、 二通插装阀二2、 二通插装阀三 3; 二通插装阀二2连接C口, 二通插装阀三3连接D口, 二通插装阀一l 连接T口; 二通插装阀二2、 二通插装阀三3连接电磁换向阀四4;其中C 口连接起重机的二级吊臂油缸的无杆腔;D 口连接起重机的后级吊臂油缸的 无杆腔;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A、 B油口 ,梭阀的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四4、 电磁换向阀五5的进口。电磁换向阀六6与溢流阀8串联在D 口与T 口之间。单向阀连接在D 口与T 口之间,方向为右T向D。在阀体9上还设置有与D 口连通的D1油口。该油口作为测压用。卸荷油路为A 口连接梭阀10,梭阀10连接电磁换向阀五5,电磁换向阀 五5连接T 口。吊臂缩油路为B 口连接梭阀10,再与各阀反向连接。补油油路为在D 口上设置有单向阀,与单向阀并联设置有电磁换向阀六 6、溢流阀8。如图5,本技术用于控制汽车起重机多级臂的伸縮控制,通过换向阀分别向本技术的控制阀总成的A、 B口供油。向A口供油时通过C 口向二级臂油缸的无杆腔供油,实现二级臂伸的 动作;电磁换向阀四4得电时,通过D口向三、四、五级臂油缸的无杆腔供 油,实现三、四、五级臂伸的动作,电磁换向阀五5得电时,A口卸荷,系统停止工作。向B口供油时实现二级臂縮的动作,电磁换向阀四4得电时,实现三、 四、五级臂缩的动作。在D 口上设置了单向补油阔,可以从油箱向三、四、五级臂的无杆腔补 油。同时设置了一个串联的溢流阀8与电磁换向阀六6,使无杆腔的压力得 到了控制,防止当压力过高时损坏其他部件;油缸回縮时,当背压阀用,以 提高工作的平稳性,防止抖动;电磁换向阀六6得电时溢流阀8不起作用。 在D口还设置了D1油口,当做测压口用,可测试D腔压力。权利要求1. 控制阀总成,它与起重机多级吊臂的驱动油缸相连,其特征在于,它由阀体、阀芯、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五、电磁换向阀六、梭阀、溢流阀、单向阀组成;阀体表面设有A、B、B1、T、D、C油口,阀体内设有阀腔、油道,形成吊臂伸、吊臂缩、卸荷、补油油路;所述的吊臂伸油路为A口连通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二通插装阀二连接C口,二通插装阀三连接D口,二通插装阀一连接T口;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连接电磁换向阀四;其中C口连接起重机的二级吊臂油缸的无杆腔;D口连接起重机的后级吊臂油缸的无杆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梭阀的 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A、 B油口,梭阀的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四、电 磁换向阀五的进口。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 换向阀六与溢流阀串联在D 口与T 口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单向阀连接在D 口与T 口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还 设置有与D 口连通的D1油口。专利摘要控制阀总成。它与起重机多级吊臂的驱动油缸相连,它由阀体、阀芯、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五、电磁换向阀六、梭阀、溢流阀、单向阀组成;阀体表面设有A、B、B1、T、D、C油口,阀体内设有阀腔、油道,形成吊臂伸、吊臂缩、卸荷、补油油路。本技术的多油路设置,能适应大载荷起重机吊臂的操控;其中的各电磁换向阀,能实现各油路的切换,进而实现各动作的要求。在D口上设置了单向补油阀,可以从三、四、五级臂的无杆腔补油。同时设置了一个串联的溢流阀与电磁阀,使无杆腔的压力得到了控制,防止当压力过高时损坏其他部件;油缸回缩时,当背压阀用,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防止抖动。文档编号F15B13/044GK201080932SQ200720037079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锦富 申请人:江苏鼎晟液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制阀总成,它与起重机多级吊臂的驱动油缸相连,其特征在于,它由阀体、阀芯、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五、电磁换向阀六、梭阀、溢流阀、单向阀组成;阀体表面设有A、B、B1、T、D、C油口,阀体内设有阀腔、油道,形成吊臂伸、吊臂缩、卸荷、补油油路;所述的吊臂伸油路为A口连通二通插装阀一、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二通插装阀二连接C口,二通插装阀三连接D口,二通插装阀一连接T口;二通插装阀二、二通插装阀三连接电磁换向阀四;其中C口连接起重机的二级吊臂油缸的无杆腔;D口连接起重机的后级吊臂油缸的无杆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晟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