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71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包括基材层,基材层包括功能区和手持区,基材层功能区的一侧表面设有反光层,基材层功能区的另一侧表面设有荧光层,反光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粘胶层,第二粘胶层远离反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型层,荧光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粘胶层,第一粘胶层远离荧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型层;基材层、荧光层、第一粘胶层均采用透光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粘接固定的第二粘胶层为圆点状,贴附后容易撕下且涂胶面积小,制造成本低,同时,基材层设有手持区,避免进行贴附操作时手与第一粘胶层或第二粘胶层接触,操作更方便,再者,通过设置反光层可以辅助提升荧光层亮度。

An easy-to-use insecticide sti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虫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
技术介绍
夏季是昆虫较多的季节,昆虫不仅可能叮咬人体,造成痒痛等不适反应,也会影响环境卫生和传染疾病。家庭使用的驱虫、灭虫手段多样,使用灭虫贴是常见的灭虫方式。现有灭虫贴的结构多为一层基材层和涂覆在基材层两侧的粘胶层(一面粘胶层用于固定、另一面粘胶层用于粘虫),缺陷在于,用于粘接固定的粘胶层覆盖满基材层的表面,贴附后不容易撕下且涂胶面积大,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基材层两侧均设有粘胶层,手持灭虫贴进行贴附操作时,容易粘手,贴附操作较为不便。再者,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基材层上设置荧光层的方式诱导昆虫靠近,但是未设置辅助提升荧光层亮度的结构,荧光层发光的利用率还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功能区和手持区,所述基材层功能区的一侧表面设有反光层,所述基材层功能区的另一侧表面设有荧光层,所述反光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为矩阵排布的圆点状且在所述反光层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粘胶层远离所述反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型层,所述荧光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远离所述荧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基材层的手持区至少位于基材层的一侧边缘;所述基材层、荧光层、第一粘胶层均采用透光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荧光层由蓄光自发光荧光粉和透光快干胶粘剂混合后涂覆在基材层上形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层由反光涂料涂覆在基材层上形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粘胶层的总面积为反光层面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持区的宽度为1-1.5厘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用于粘接固定的第二粘胶层为圆点状,可以将第二粘胶层的粘力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贴附后容易撕下且涂胶面积小,制造成本低。同时,基材层设有手持区,用手捏住手持区进行贴附操作,进行贴附操作时手不与第一粘胶层或第二粘胶层直接接触,避免粘手现象,操作更方便。再者,荧光层作为光源,其向两侧均有发光,而朝向第二粘胶层一侧的光线通常都被遮挡浪费,通过设置反光层可以反射这部分光线,辅助提升荧光层亮度,荧光层的发光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撕去第二离型层后的平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下提供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2,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包括基材层1,所述基材层1包括功能区11和手持区12,所述基材层1功能区11的一侧表面设有反光层2,所述基材层1功能区11的另一侧表面设有荧光层3,所述反光层2远离所述基材层1的一侧设有第二粘胶层5,所述第二粘胶层5为矩阵排布的圆点状且在所述反光层2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粘胶层5远离所述反光层2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型层6,所述荧光层3远离所述基材层1的一侧设有第一粘胶层7,所述第一粘胶层7远离所述荧光层3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型层8;所述基材层1的手持区12至少位于基材层1的一侧边缘;所述基材层1、荧光层3、第一粘胶层7均采用透光材质制成。第二离型层6、第二粘胶层5、反光层2、基材层1的功能区11、荧光层3、第一粘胶层7、第一离型层8依次层叠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层3由蓄光自发光荧光粉和透光快干胶粘剂混合后涂覆在基材层1上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蓄光自发光荧光粉和透光快干胶黏剂的混合物为现有材料,涂覆在基材层1上干透后即成为荧光层3。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2由反光涂料(现有材料)涂覆在基材层1上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胶层5的总面积为反光层2面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区12的宽度(露出于层叠结构的宽度)为1-1.5厘米。本技术制造时,在基材层1的功能区11两侧分别涂覆制备反光层2和荧光层3(手持区12不涂覆),然后在反光层2上设置第二粘胶层5,在荧光层3上设置第一粘胶层7,最后在第二粘胶层5上贴附第二离型层6,在第一粘胶层7上贴附第一离型层8即得。使用时,用一只手捏住手持区12,另一只手将第二离型层6撕下,通过第二粘胶层5贴附在墙面、家具等附着物上,由第一离型层8一侧略微按压贴牢,最后将第一离型层8撕下。夜晚荧光层3发光并通过反光层2增幅,通过光亮吸引昆虫靠近,当昆虫落在第一粘胶层7上时被粘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用于粘接固定的第二粘胶层5为圆点状,可以将第二粘胶层5的粘力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贴附后容易撕下且涂胶面积小,制造成本低。同时,基材层1设有手持区12,用手捏住手持区12进行贴附操作,进行贴附操作时手不与第一粘胶层7或第二粘胶层5直接接触,避免粘手现象,操作更方便。再者,荧光层3作为光源,其向两侧均有发光,而朝向第二粘胶层5一侧的光线通常都被遮挡浪费,通过设置反光层2可以反射这部分光线,辅助提升荧光层3亮度,荧光层3的发光利用率更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功能区和手持区,所述基材层功能区的一侧表面设有反光层,所述基材层功能区的另一侧表面设有荧光层,所述反光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为矩阵排布的圆点状且在所述反光层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粘胶层远离所述反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型层,所述荧光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远离所述荧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基材层的手持区至少位于基材层的一侧边缘;所述基材层、荧光层、第一粘胶层均采用透光材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使用的灭虫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功能区和手持区,所述基材层功能区的一侧表面设有反光层,所述基材层功能区的另一侧表面设有荧光层,所述反光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为矩阵排布的圆点状且在所述反光层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粘胶层远离所述反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型层,所述荧光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远离所述荧光层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基材层的手持区至少位于基材层的一侧边缘;所述基材层、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