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648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包括导风罩、轴流风机、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导风管;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路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双重温控系统,在电池分容柜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及时检测电池分容柜内的温度,温度检测准确及时。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启动,迅速将电池分容柜内的温度降低至合理范围,温度越高,轴流风机和水泵电机的转速越高,从而保证电池分容柜内的温度恒定,对电池分容柜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Battery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为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化成、分容工序是电能消耗的重要环节,锂电池的化成、分容工序对环境温度有严格要求,一般环境温度需控制在18~25℃,而电池分容柜在正常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流,且热流在车间内形成环流或涡流,使车间环境温度达到35℃甚至50℃以上。室内空调为了维持所需要的温度(18~25℃)将持续长期的工作,耗费大量的电能,且空调控制温度不能在短时间内使电池分容柜内局部温度迅速降低至合适的温度区间,这种温度控制不及时的分容方式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发挥不稳定,对批量生产的电池一致性控制不到位,产品批次之间性能产生偏差,进而造成电池容量不一致,浪费原材料,每批次电池的性能不一致从而影响组装时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电池因分容中温度变化大造成电池容量的不一致,从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同批次电池的性能不一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用于将电池分容柜内的热量排至车间外,所述排风系统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下端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开口尺寸小于下端开口尺寸;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位于所述导风罩的顶端,且所述轴流风机的壳体的进风端与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密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分容柜,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侧壁,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和轴流风机,用于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轴流风机的转速;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轴流风机的壳体的出风端密接,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车间外面;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为弯曲的金属管,所述循环水路均布在电池分容柜各层的顶部下方,用于将电池分容柜内热量吸收经水路循环带走;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循环水路的进水口,用于带动循环水路内的水流动,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水泵的启停。如上所述的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优选,所述导风罩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显示屏幕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实时显示电池分容柜内温度。如上所述的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优选,所述导风罩上设置有报警系统,所述报警系统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如上所述的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均布于电池分容柜内。如上所述的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变频器。如上所述的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报警系统包括蜂鸣器和闪灯。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本技术采用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双重温控系统,在电池分容柜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及时检测电池分容柜内的温度,温度检测准确及时。通过控制系统对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启动进行控制,迅速将电池分容柜内的温度降低至合理范围,温度越高,轴流风机和水泵电机的转速越高,从而保证电池分容柜内的温度恒定,对电池分容柜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排风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水冷系统排布示意图。图中:1、导风罩;11、温度显示屏;12、蜂鸣器;13、闪灯;2、轴流风机;3、温度传感器;4、控制模块;5、导风管;6、循环水路;7、水泵;8、电池分容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用于将电池分容柜内的热量排至车间外,排风系统包括:导风罩1,导风罩1下端位于电池分容柜8的顶部开口处,导风罩1的顶端开口尺寸小于下端开口尺寸;导风罩1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屏11,温度显示屏11幕与控制模块4连接,实时显示电池分容柜8内温度,便于车间工作人员及时查看电池分容柜8内的温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导风罩1上还设置有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蜂鸣器12和闪灯13。报警系统与控制模块4连接,当电池分容柜8温度超出预设范围,且5分钟内温度没有降至预设范围,控制模块4控制报警系统进行警报显示,蜂鸣器12蜂鸣,闪灯13闪烁,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由于电池分容柜8在运行过程中因电池损坏会导致热量急剧上升最终起火,该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将不正常的温升经过警报显示出来,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避免起火事故。轴流风机2,轴流风机2位于导风罩1的顶端,且轴流风机2的壳体的进风端与导风罩1的顶端密接;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位于电池分容柜8内部,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模块4连接;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设置有3个,均布于电池分容柜8内,实时测量电池分容柜8内各个部位的温度,控制模块4将温度进行综合处理。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位于电池分容柜8的顶部侧壁,控制模块4连接温度传感器3和轴流风机2,用于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轴流风机2的转速;控制模块4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变频器,温度传感器3将温度传输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温度数据进行控制,控制变频器工作,变频器控制轴流风机2和水泵7进行工作,根据温度的变化,变频器实时控制轴流风机2和水泵7电机的转速,温度越高,轴流风机2和水泵7电机的转速越高,从而保证电池分容柜8内的温度恒定。导风管5,导风管5的一端与轴流风机2的壳体的出风端密接,导风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车间外面;水冷系统,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路6,循环水路6为弯曲的金属管,循环水路6均布在电池分容柜8各层的顶部下方,用于将电池分容柜8内热量吸收经水路循环带走;车间统一布置进水主管道和回水主管道,将电池分容柜8内的循环水路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接入车间的进水主管道和回水主管道,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高的这一特性,从而通过水循环,将电池分容柜8内的热量带走。水泵7,水泵7位于循环水路6的进水口,用于带动循环水路6内的水流动,水泵7与控制模块4连接,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水泵7的启停。本技术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用于将电池分容柜内的热量排至车间外,所述排风系统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下端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开口尺寸小于下端开口尺寸;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位于所述导风罩的顶端,且所述轴流风机的壳体的进风端与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密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分容柜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侧壁,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和轴流风机,用于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轴流风机的转速;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轴流风机的壳体的出风端密接,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车间外面;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为弯曲的金属管,所述循环水路均布在电池分容柜各层的顶部下方,用于将电池分容柜内热量吸收经水路循环带走;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循环水路的进水口,用于带动循环水路内的水流动,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水泵的启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分容柜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排风系统和水冷系统;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用于将电池分容柜内的热量排至车间外,所述排风系统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下端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开口尺寸小于下端开口尺寸;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位于所述导风罩的顶端,且所述轴流风机的壳体的进风端与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密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分容柜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位于电池分容柜的顶部侧壁,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和轴流风机,用于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轴流风机的转速;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轴流风机的壳体的出风端密接,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车间外面;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为弯曲的金属管,所述循环水路均布在电池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忠军于忠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骏龙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