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明专利>正文

多位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33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多位油缸,进缸3与活塞杆2上的活塞14配合。进缸3与定缸连接。活塞杆2贯穿油缸,定缸内有活塞11套在活塞杆2上,活塞11的延伸端21有止动面,活塞杆2的右端有调位装置7作为死挡限位装置。(*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与流体工作装置有关,尤其与机床液压驱动装置有关。现有的液压机床,多采用单缸结构,只有两个位置,即原位与终位,因此限制了机床的功能,也限制了机床的应用与发展。也有的液压机床的驱动油缸为缸体轴向相连的驱动缸和套缸,两缸之间的缸盖不为分离件,制造困难。活塞杆贯穿两缸,套缸活塞套于活塞杆上与其滑动配合。活塞杆左端部有可调锁紧装置与套缸活塞尾端接触,当套缸活塞左移时可通过锁紧装置带动活塞杆左移,死挡定位件为两缸缸盖。停留位置不多,调整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停留多个位置,可连续或间隙动作,行程调节方便的多位油缸。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向计算机输入信号的多位油缸。本技术进缸3和与其配合的活塞杆2上的活塞14,进缸3与定缸连接,活塞杆2贯穿油缸,定缸内有活塞11套在活塞杆2上,其延伸端21有止动面,活塞杆2的右端有调位装置7作为死挡限位装置。进缸3与定缸通过中间端盖13连接,活塞11的延伸端19上有调位装置9。定缸为内、外定缸,内定缸1与外定缸4之间为进缸3。活塞11有两个延伸端21,19,其左延伸端上有调节套9与其螺纹配合,活塞20的延伸端23上有端盖16和调节螺母8与其螺纹配合,活塞杆2右端有调节螺母7与其螺纹配合。右端盖16,17上有圈形凹槽15与圈形摇杆5配合,摇杆5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端盖连接,其上有发讯磁钢18与油缸和活塞延伸端23上的霍尔开关22配合。进缸3和外定缸4构成,活塞20的延伸端23上有端盖16和调节螺母8与延伸端23螺纹配合,活塞杆2右端有调节螺母7与活塞杆2右端螺纹配合。由右端盖16、17上有圈形凹槽15,圈形摇杆5与凹槽15配合,其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端盖连接,其上连接有发讯磁钢18与油缸和延伸端23端盖上的霍尔开关22配合。由进缸3和内定缸1构成,活塞11有两个延伸端,其左延伸端19上有调节套9和螺母10与其螺纹配合,活塞杆2右端有调节螺母7与其螺纹配合。油缸右端盖17,上有圈形凹槽15,圈形摇杆15与凹槽5配合,其一端与端盖17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端盖连接,其上有发讯磁钢与油缸上的霍尔开关22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分离的中间端盖作为共同端盖,制造容易。可停留多个位置,还可以连续或间隙动作,而且可控制不同进给速度。行程调整十分方便。采用压杆式发讯装置,机床计算机为开关量控制,机床每到一个位置都可向计算机输入一个信号,在调整行程时可不必调整开关位置,使用方便。可扩大机床功能,生产较复杂的零件。如下是本技术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图4为图1的A向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如下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作为液压机床驱动部件,缸体固定在机床的某个部位,活塞杆2的左端与机床运动部件(如滑板、拖板)相连接,以驱动其工作。缸体由三组油缸组成,中间为进缸3,左端为内定缸1,右端为外定缸4,其间用分离的中间端盖13相隔。两端有分离的左端盖23和右端盖17。油缸与端盖用螺钉连接,为防止液压油泄漏,用O形橡胶圈24密封。定缸的直径大于进缸的直径,其液压推力也较大。定缸活塞不能带动活塞杆运动,只对运动件起止动定位作用。内定缸的止动面在缸内,外定缸的止动面在缸外。但内定缸的活塞左端19上的调节套也有止动作用。三个缸在一直线上,油缸、活塞、端盖要求同轴线。其工作循环如下原位(一位)为图1所示状态。工作开始,进缸3液压换向,活塞杆2向左移动,当其活塞14端面与定缸活塞11的右延伸端21端面相抵(行程为a)时,止动到达二位。然后内定缸1液压换向,活塞11左移,活塞杆2继续左移进给,当活塞杆2的右端调节螺母7与外定缸4的活塞20的右延伸端23端面相抵时(行程为b),活塞杆2止动,到达三位。外定缸4液压换向,其活塞20左移,活塞杆2继续进给,直到延伸端上的调节螺母8与右端盖17相抵(行程为c),止动,到达终位四位。然后,各缸液压换向一复位。采用霍尔开关22,当磁钢18接近霍尔开关时导通。磁钢位于环形摇杆5上,摇杆5通过销轴装在端盖上,使摇杆可以摆动。调节螺母7,8可推动摇杆发出信号,此时摇杆在端盖槽15内。实施例2缸体由二组油缸组成,左端为进缸3,右端为外定缸4,其间由中间端盖13相隔。外定缸4右端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工作循环如下图2所示状态为原位(一位)。工作开始,进缸3液压换向,活塞杆2向左移动,其右端调节螺母7与延伸端23的端面相抵时(行程为b),活塞杆2止动,到达二位。外定缸4液压换向,活塞20左移,活塞杆2继续左移,直到调节螺母8与端盖17相抵(行程为c),到达终位三位。然后,各缸液压换向一复位。实施例3缸体左端为内定缸1,右端为进缸3,其间由中间端盖13相隔。内定缸1及其活塞11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进缸3的右端盖上有环形摇杆5。其工作循环如下图3所示为原位(一位)。工作开始,进缸3活塞杆2左移行程a到活塞11右延伸端21端面抵死止动,到达二位。内定缸1液压换向,活塞11左移,活塞杆2继续左移,直到调节螺母7与右端盖17靠死(行程b)到达终位三位。然后,各缸液压换向一复位。权利要求1.多位油缸,包括进缸(3)和与其配合的活塞杆(2)上的活塞(14),进缸(3)与定缸连接,活塞杆(2)贯穿油缸,定缸内有活塞(11)套在活塞杆(2)上,其延伸端(21)有止动面,其特征在于活塞杆(2)的右端有调位装置(7)作为死挡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进缸(3)与定缸通过中间端盖(13)连接,活塞(11)的延伸端(19)上有调位装置(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定缸为内、外定缸,内定缸(1)与外定缸(4)之间为进缸(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活塞(11)有两个延伸端(21),(19),其左延伸端上有调节套(9)与其螺纹配合,活塞(20)的延伸端(23)上有端盖(16)和调节螺母(8)与其螺纹配合,活塞杆(2)右端有调节螺母(7)与其螺纹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右端盖(16),(17)上有圈形凹槽(15)与圈形摇杆(5)配合,摇杆(5)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端盖连接,其上有发讯磁钢(18)与油缸和活塞延伸端(23)上的霍尔开关(22)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由进缸(3)和外定缸(4)构成,活塞(20)的延伸端(23)上有端盖(16)和调节螺母(8)与延伸端(23)螺纹配合,活塞杆(2)右端有调节螺母(7)与活塞杆(2)右端螺纹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右端盖(16)、(17)上有圈形凹槽(15),圈形摇杆(5)与凹槽(15)配合,其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端盖连接,其上连接有发讯磁钢(18)与油缸和延伸端(23)端盖上的霍尔开关(22)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油缸,其特征在于由进缸(3)和内定缸(1)构成,活塞(11)有两个延伸端,其左延伸端(19)上有调节套(9)和螺母(10)与其螺纹配合,活塞杆(2)右端有调节螺母(7)与其螺纹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位油缸,包括进缸(3)和与其配合的活塞杆(2)上的活塞(14),进缸(3)与定缸连接,活塞杆(2)贯穿油缸,定缸内有活塞(11)套在活塞杆(2)上,其延伸端(21)有止动面,其特征在于活塞杆(2)的右端有调位装置(7)作为死挡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