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板卡测试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可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测试人员的高度调节到测试人员舒适的高度,能够缓解测试人员的颈椎疲劳,通过驱动装置、从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配合,可对支撑架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调节,从而方便了测试人员测试固定在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的板卡。
A Test Tool Based on Standard Motor Vehicle Board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
本技术属于板卡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板卡,电子学名词。板卡是一种印制电路板,简称PCB板,制作时带有插芯,可以插入计算机的主电路板(主板)的插槽中,用来控制硬件的运行,比如显示器、采集卡等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后,即可实现相应的硬件功能。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的控制室内控制系统中板卡起到了控制的作用,而板卡在生产完成是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通常板卡都是放置在试验台或托架上使用测试仪连接板卡进行测试,而传统试验台或托架大多不能调节高度和角度,实验人员长期保持固定姿势进行板卡测试,容易产生颈椎僵硬,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具有可调高度和角度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左侧,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支撑架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矩形。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抱闸电机,所述抱闸电机机身的右侧面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抱闸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左端与支撑架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桶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弹簧与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右端与挤压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和滑杆的形状均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抱闸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可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测试人员的高度调节到测试人员舒适的高度,能够缓解测试人员的颈椎疲劳,通过驱动装置、从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配合,可对支撑架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调节,从而方便了测试人员测试固定在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的板卡。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测试人员可向左按压第一缓冲垫,使挤压板带动滑杆向左移动,使弹簧缩短,然后将板卡放置在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然后扶住板卡并松开第一缓冲垫,便可使弹簧利用自身弹力向右推动滑杆,使挤压板和第一缓冲垫向右移动对板卡进行挤压固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滑套和滑杆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动推杆;3、壳体;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从动齿轮;9、驱动装置;91、抱闸电机;92、主动齿轮;10、支撑架;11、固定装置;111、桶体;112、滑套;113、滑杆;114、挡板;115、弹簧;12、挤压板;13、第一缓冲垫;14、第二缓冲垫;15、蓄电池;16、第一开关;17、第二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通过设置电动推杆2,可对支撑架10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测试人员的高度调节到测试人员舒适的高度,能够缓解测试人员的颈椎疲劳,所述电动推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二轴承5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与驱动装置9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9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壳体3的左侧,且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所述挤压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3,所述支撑架10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4,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垫13和第二缓冲垫14,当第一缓冲垫13和第二缓冲垫14对板卡进行挤压固定时,能够对板卡起到保护作用。具体的,所述壳体3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撑架10的形状为矩形。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抱闸电机91,通过设置抱闸电机91,使抱闸电机91停止工作,抱闸电机91的输出轴便不会再转动,从而保证了板卡角度调整好之后不会在改变,方便了测试人员的操作,抱闸电机91的型号为YDT60-2所述抱闸电机91机身的右侧面与壳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抱闸电机9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2,所述主动齿轮92与从动齿轮8相啮合。具体的,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桶体111,所述桶体111的左端与支撑架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桶体1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套112,所述滑套112的内部套接有滑杆113,所述滑杆1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14,挡板114的尺寸大于滑套112的内孔尺寸,从而防止滑杆113与滑套112分离,所述挡板114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弹簧115与桶体1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13的右端与挤压板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滑套112和滑杆113的形状均为矩形,通过设置滑套112和滑杆113的形状,滑杆113在左右滑动时不会发生旋转,从而使挤压板12和第一缓冲垫13在左右移动时不会旋转,从而方便了测试人员对板卡的固定,通过设置固定装置11,测试人员可向左按压第一缓冲垫13,使挤压板12带动滑杆113向左移动,使弹簧115缩短,然后将板卡放置在第一缓冲垫13和第二缓冲垫14之间,然后扶住板卡并松开第一缓冲垫13,便可使弹簧115利用自身弹力向右推动滑杆113,使挤压板12和第一缓冲垫13向右移动对板卡进行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二轴承(5)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与驱动装置(9)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9)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壳体(3)的左侧,且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所述挤压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3),所述支撑架(10)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二轴承(5)的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与驱动装置(9)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9)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壳体(3)的左侧,且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所述挤压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3),所述支撑架(10)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形状为U形,所述支撑架(10)的形状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准动车车载板卡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抱闸电机(91),所述抱闸电机(91)机身的右侧面与壳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艾博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