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天高专利>正文

二合一两开式折叠办公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0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二合一两开式折叠办公桌,采用前后主架、前后桌面板、前后主横梁、前后左右支架对称分布,包括前后主架、前后主横梁、前后桌面板、板架和侧板架、前后左右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方便的折叠和展开,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折叠后占用空间少,展开折叠操作简单,易于存放,使用效果好和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二合一两开式折叠办公桌。 體絲目前,传统的办公桌或电脑台均采用木质一体固定式结构,这种固定式办公 桌占用空间大,体积大,重量沉,搬运起来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出厂或需要搬 家时,搬动这种固定式办公桌占用运输工具空间大,需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进行搬运,十分麻烦和不便。同时这种固定式办公桌广泛应用在公司、 网吧、写字楼内,由于办公桌体积大,占用空间固定不变,不能随人员变动随 时增减桌的占用空间和布局变化,影响室内空间有效利用率。为此,有人曾设 计出拼装或折叠式办公桌的结构。拼装式办公桌是在工厂将办公桌拆分制造, 分体运输,使用时再组装成完整的办公桌,虽减少搬运重量,但必须具备专人 组装成,反而造成成本上升,也不能随人员变动随时增减桌的占用空间和布局变化,影响室内空间有效利用率;现有的折叠式办公桌折叠麻烦,折叠后松散, 折叠后体积仍过大,且结构过于复杂,使用范围小,不能彻底的解决上述问题, 很难得到推广使用。細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二合一两开式折叠办公桌,能方便的折叠和展开, 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折叠后占用空间少,展开折叠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存放, 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前后主架、前后桌面板、前后主横梁、前后左右支架对称 分布,主要包括前后主架,前后主架为管状体,管状体上端形成供架支杆插 入的插接口,两前主架一侧上端连接呈U形的前主横梁两端,两后主架一侧上 端连接呈U形的后主横梁两端,两前后主架另一侧之间通过加强柱连成一体, 与前主横梁平行的两底部加强柱之间设有主架底梁;前后主横梁,前主横梁和 后主横梁呈U形,前主横梁两端连接两前主架一侧上端,后主横梁两端连接两 后主架—,J上端;前后桌面板,前后桌面板后端分别通过支板合页与前后主横 梁轴接,前后桌面板下侧面设有抽屉滑轨和位于抽屉滑轨上的抽屉,折叠存放 时位于同边的板架和侧板架与支架之间;板架和侧板架,两板架和侧板架下端分别与前后主横梁轴接,折叠存放时位于各桌面板外侧,板架和侧板架上设有 活动顶板和活动侧板,两端竖置的板架和侧板架上套设有架支杆一端,架支杆另--端的直经小于插接口直径;前后左右支架,折叠存放时位于前后桌面板内 侧,各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横梁的一端,上下横梁的另一端通过柱合页 与对应部位的前后主架轴接,底板一端与下横梁轴接,底板另一端设有底板支 柱。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方便的折叠和展开,展开后即可使用。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折叠后占用空间少,紧凑,折叠后占用空间仅是传统固定式办公桌占用空间 的12%,展开折叠操作简单,搬运方便和易于存放,制作成本和售价低、使用效 果好和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折叠和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二合一两开式折叠办公桌,主要由前后主架、前后 桌面板、前后左右支架、板架和抽屉所组成。前后主架、前后桌面板、前后主 横梁、前后左右支架对称分布,主要包括前后主架,前后主架为管状体,管状体上端形成供架支杆插入的插接口 7, 两前主架9 一侧上端连接呈U形的前丰横梁18两端。两后主架26 --侧上端连 接呈U形的后主横梁22两端。两前后主架另一侧之间通过加强柱25连成一体, 与前主横梁平行的两底部加强柱之间设有主架底梁13。为便于存放物品,在所 述的主架底梁上轴接底板11 一端,底板另一端设有底板支柱.10。底板周边可为 框架,板或网封其内,底板支柱一端与外侧框架轴接,其作用是支顶底板。为 便于稳定前后主架,在所述的前后主架下部设有加强腿30。加强腿与主架呈近 似垂直设置,加强腿一端与主架固接或轴接,另一端与主架下端同支于地面上。前后主横梁,前主横梁和后主横梁呈U形,前主横梁两端连接两前主架一 侧上端,后主横梁两端连接两后主架一侧上端,从而形成由前后主架和前后主 横梁组成的固定架体结构。前后桌面板,前后桌面板后端分别通过支板合页与前后主横梁轴接,前后桌面板下侧面设有抽屉滑轨和位于抽屉滑轨上的抽屉,折叠存放时位于同边的板架和侧板架与支架之间。B卩前桌面板19后端通过支板合页31与前主横梁 轴接,前桌面板下侧面设有抽屉滑轨27和位于抽屉滑轨上的抽屉17。折叠存放 时,前桌面板位于同边的板架和侧板架与前左支架16和前右支架14之间。后 桌面板23、后左支架21和后右支架24的结构对称相同,故不再累述。所述的 前后桌面板与前后左右支架对应部位设有供各支架卡固的支顶槽28,供对应支 架上端插固。板架2和侧板架28,两板架和侧板架下端分别与前后主横梁轴接。折叠存 放时,板架和侧板架位于各桌面板外侧。板架上设有活动顶板l,活动顶板周边 可为框架,板或网封其内,板架上设有一横梁3,活动顶板的内端与横梁轴接, 活动顶板一侧边轴设T形轴接管4,与该T形轴接管对应的竖向板架上轴设板支 杆5,板支杆头端顶持在T形轴接管内时,水平固定活动顶板,供其上放物用。 侧板架呈L形,其上端与板架连成一体,侧板架上设有活动侧板20,活动侧板 内侧与侧板架轴接,仍可用板支杆支顶方式,故不再累述。两端竖置的板架和 侧板架上套设有架支杆6 —端,架支杆另一端的直经小于插接口直径,以供架 支杆插入该端对应的前后主架上的插接口中,完成板架和侧板架与前后桌面板 近似垂直固定。前后左右支架,折叠存放时位于前后桌面板内侧,各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连 接各自的上横梁15和下横梁12的一端,上下横梁的另一端通过各自的柱合页8 与对应部位的前后主架轴接。底板一端与下横梁轴接,底板另一端设有底板支 柱。显然,供放物用的底板根据需要可设2 6个。所述的前后桌面板在前后主横梁上各自旋转角度90°-120° 。所述的前后桌 面板折叠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供放物用的底板为6个,分 别设在下横梁和主架底梁上。前后左右支架上端分别顶持与前后桌面板的支顶 槽内,形成前后左右支架顶持前后桌面板的使用状态。同对,各架支杆插入该 端对应的前后主架上的插接口中,完成板架和侧板架与前后桌面板近似垂直固 定。顶板和侧板侧通过板支杆固定,供放物用。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前板架和侧板架折叠状态和后部结构打开状态结 构示意图。折叠时,先将各底板向上折起至上下横梁之间,底板支柱亦折起与 底板平行。再将板架和侧板架向桌面板方向绕主横梁折收。而后,再将抽屉锁闭,'微微上抬桌面板使其下端的支顶槽与支架上端脱离,向内将左右支架推 入主架底梁方向,使左右支架和上下横梁同位于主横梁下端并则紧主架底梁。而后再放下桌面板、板架和侧板架。使其呈如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显然,甜 后桌面板亦可不设抽屉,故不再累述。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显然,前后桌面板折叠方 向相反。两板架和侧板架位于前后桌面板外侧,且同轴设在主横梁上。为使同 主横梁匕的板架和侧板架及桌面板互不影响,桌面板上端是通过支板合页设在 主横梁内侧,板架和侧板架下端则与主横梁直接轴接。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两端竖置的板架和侧板架上套 设有架支杆一端,架支杆另-端的直经小于插接口直径,以供架支杆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合一两开式折叠办公桌,主要由前后主架、前后桌面板、前后左右支架、板架和抽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前后主架、前后桌面板、前后主横梁、前后左右支架对称分布,主要包括:    前后主架,前后主架为管状体,管状体上端形成供架支杆插入的插接口,两前主架一侧上端连接呈U形的前主横梁两端,两后主架一侧上端连接呈U形的后主横梁两端,两前后主架另一侧之间通过加强柱连成一体,与前主横梁平行的两底部加强柱之间设有主架底梁;    前后主横梁,前主横梁和后主横梁呈U形,前主横梁两端连接两前主架一侧上端,后主横梁两端连接两后主架一侧上端;    前后桌面板,前后桌面板后端分别通过支板合页与前后主横梁轴接,前后桌面板下侧面设有抽屉滑轨和位于抽屉滑轨上的抽屉,折叠存放时位于同边的板架和侧板架与支架之间;    板架和侧板架,两板架和侧板架下端分别与前后主横梁轴接,折叠存放时位于各桌面板外侧,板架和侧板架上设有活动顶板和活动侧板,两端竖置的板架和侧板架上套设有架支杆一端,架支杆另一端的直经小于插接口直径;    前后左右支架,折叠存放时位于前后桌面板内侧,各支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横梁的一端,上下横梁的另一端通过柱合页与对应部位的前后主架轴接,底板一端与下横梁轴接,底板另一端设有底板支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天高
申请(专利权)人:蓝天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