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971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包括硬钢板层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硬钢板层的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内部卡合有扇形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位于硬钢板层左右两侧,且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卡合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底部焊接有合钢板层,且合钢板层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且第三限位槽的内部卡合有弧形插脚,所述限位凸块的上方安装有插杆,且插杆的外侧安装有磁石片,所述限位凸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杆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榫头。该表面加硬钢板的合钢板层采用扇形凸块及弧形插脚,通过扇形凸块增加硬钢板层与合钢板层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在合钢板层压合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

A Compressed Steel Plate with Hard Plat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
本技术涉及压合钢板设备
,具体为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
技术介绍
钢架结构在现实使用中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用于房屋与桥梁的结构设计。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压合钢板大多存在以下缺点,钢板的柔度大,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差,长期使用后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在压合钢板外侧进行加固连接时,难以快速对相应对板材进行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钢板的柔度大,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差,而在压合钢板外侧进行加固连接时,难以快速对相应对板材进行固定连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包括硬钢板层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硬钢板层的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内部卡合有扇形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位于硬钢板层左右两侧,且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卡合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底部焊接有合钢板层,且合钢板层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且第三限位槽的内部卡合有弧形插脚,所述限位凸块的上方安装有插杆,且插杆的外侧安装有磁石片,所述限位凸块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插杆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榫头,且第一榫头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榫头,所述硬钢板层的外侧开设有受压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贯穿开设在硬钢板层上,且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共设置有两组,且第一限位槽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凸块的长度与硬钢板层的长度一致,且限位凸块与硬钢板层通过插杆和限位槽连接,并且插杆与限位槽通过磁石片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槽与弧形插脚关于合钢板层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弧形插脚的宽度为合钢板层宽度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第一榫头与第二榫头为相互平行,且第一榫头与第二榫头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榫头与第二榫头的纵截面为“T”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受压槽等距离分布在硬钢板层上,且受压槽整体呈波浪形结构,并且受压槽与第一榫头相互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1、采用扇形凸块及弧形插脚,通过扇形凸块增加硬钢板层与合钢板层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在合钢板层压合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利用弧形插脚增加硬钢板层与合钢板层内部固定的强度,提升合钢板层避免结构的强度;2、第一榫头与插杆,通过第一榫头加强限位凸块与硬钢板层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硬钢板层与合钢板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偏移的情况,并利用插杆及磁石片增加限位凸块与硬钢板层边缘连接的结合强度,避免了钢板与混凝土脱落影响整体的止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硬钢板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榫头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硬钢板层;2、第一限位槽;3、扇形凸块;4、第二限位槽;5、限位凸块;6、合钢板层;7、第三限位槽;8、弧形插脚;9、磁石片;10、插杆;11、限位通孔;12、第一榫头;13、第二榫头;14、受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包括硬钢板层1、第一限位槽2、扇形凸块3、第二限位槽4、限位凸块5、合钢板层6、第三限位槽7、弧形插脚8、磁石片9、插杆10、限位通孔11、第一榫头12、第二榫头13和受压槽14,硬钢板层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第一限位槽2内部卡合有扇形凸块3,第二限位槽4开设位于硬钢板层1左右两侧,且第二限位槽4的内部卡合有限位凸块5,限位凸块5的底部焊接有合钢板层6,且合钢板层6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7,且第三限位槽7的内部卡合有弧形插脚8,限位凸块5的上方安装有插杆10,且插杆10的外侧安装有磁石片9,限位凸块5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11,插杆10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榫头12,且第一榫头1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榫头13,硬钢板层1的外侧开设有受压槽14。第一限位槽2与第二限位槽4贯穿开设在硬钢板层1上,且第一限位槽2与第二限位槽4共设置有两组,且第一限位槽2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增加硬钢板层1与合钢板层6中部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钢板的结构强度。限位凸块5的长度与硬钢板层1的长度一致,且限位凸块5与硬钢板层1通过插杆10和限位通孔11连接,并且插杆10与限位通孔11通过磁石片9构成拆卸结构,通过插杆10与限位通孔11增加硬钢板层1与合钢板层6边缘连接强度,有利于控制了钢板的变形。第三限位槽7与弧形插脚8关于合钢板层6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弧形插脚8的宽度为合钢板层6宽度的三分之二,利用弧形插脚8增加对合钢板层6内部卡合便捷性,增强了合钢板层6整体的稳定性。第一榫头12与第二榫头13为相互平行,且第一榫头12与第二榫头13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榫头12与第二榫头13的纵截面为“T”字形结构,通过第一榫头12与第二榫头13对硬钢板层1进行连接,减少加工过程所需对时间及步骤。受压槽14等距离分布在硬钢板层1上,且受压槽14整体呈波浪形结构,并且受压槽14与第一榫头12相互垂直,利用受压槽14大大增加了硬钢板层1表层的摩擦力,避免受力强度过大影响合钢板层6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时,根据图1及图2所示,操作人员将硬钢板层1底部的弧形插脚8卡合到合钢板层6外侧的第三限位槽7内部,同时将合钢板层6外侧的扇形凸块3及限位凸块5分别卡合到第一限位槽2与第二限位槽4的内部,随后根据图3及图4所示,操作人员将第一榫头12与第二榫头13插入到硬钢板层1的内部,利用第一榫头12下方的插杆10插入到限位通孔11内部,从而完成硬钢板层1与限位凸块5的固定,并利用插杆10外侧的磁石片9对限位通孔11进行吸附固定,操作人员将硬钢板层1与合钢板层6完成固定后,操作人员通过对硬钢板层1进行压合,从而提升硬钢板层1与合钢板层6固定的稳定性,并利用受压槽14提升硬钢板层1与合钢板层6受力的均匀性,避免硬钢板层1与合钢板层6因受到的压合力度过大发生变形的情况,提升合钢板层6表面的结构性强度。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包括硬钢板层(1)和第二限位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钢板层(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第一限位槽(2)内部卡合有扇形凸块(3),所述第二限位槽(4)开设位于硬钢板层(1)左右两侧,且第二限位槽(4)的内部卡合有限位凸块(5),所述限位凸块(5)的底部焊接有合钢板层(6),且合钢板层(6)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7),且第三限位槽(7)的内部卡合有弧形插脚(8),所述限位凸块(5)的上方安装有插杆(10),且插杆(10)的外侧安装有磁石片(9),所述限位凸块(5)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11),所述插杆(10)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榫头(12),且第一榫头(1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榫头(13),所述硬钢板层(1)的外侧开设有受压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包括硬钢板层(1)和第二限位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钢板层(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第一限位槽(2)内部卡合有扇形凸块(3),所述第二限位槽(4)开设位于硬钢板层(1)左右两侧,且第二限位槽(4)的内部卡合有限位凸块(5),所述限位凸块(5)的底部焊接有合钢板层(6),且合钢板层(6)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槽(7),且第三限位槽(7)的内部卡合有弧形插脚(8),所述限位凸块(5)的上方安装有插杆(10),且插杆(10)的外侧安装有磁石片(9),所述限位凸块(5)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11),所述插杆(10)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榫头(12),且第一榫头(1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榫头(13),所述硬钢板层(1)的外侧开设有受压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加硬钢板的压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与第二限位槽(4)贯穿开设在硬钢板层(1)上,且第一限位槽(2)与第二限位槽(4)共设置有两组,且第一限位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义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吉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