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呈水平放置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呈竖直放置在底座上,且还位于第一传输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二传输机构相交且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快速的传输,还能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有效提高传输的工作效率。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uitable for transmission co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料盒的传输不能实现自动化的传输,从而需要人为的进行干预后,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传输,该种操作,其工作效率比较低,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且提高了工作成本。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呈水平放置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呈竖直放置在底座上,且还位于第一传输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二传输机构相交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平台,所述传输平台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传输平台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装有传输皮带,沿传输平台的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上还设置有料盒感应器,位于传输平台的中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料盒感应器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传输平台的一端设置,所述底板上竖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置有料盒储存装置,所述料盒储存装置包括支杆,所述支杆水平固定在安装板的顶端上,所述支杆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竖板,在左右两端的各自第一竖板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底端与第一竖板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直角挂钩,所述直角挂钩凸出于第二竖板的底端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料盒移动装置,位于料盒储存装置之间设置,所述料盒移动装置包括竖直传输架,位于安装板的背面设置,所述竖直传输架内设置有料盒支撑杆,所述竖直传输架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并与料盒支撑杆相驱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料盒支撑杆上移与料盒储存装置内的料盒相碰触,并能将带离至第一传输机构上设置。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防护罩。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直角挂钩上设置有料盒感应器。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直角挂钩上设置有挡板。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通过调节杆相连,位于上方设置。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下方设置有辅助固定块。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中,所述料盒支撑杆于凹槽相一一对应设置。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第二传输机构能实现对料盒自动的卸料,而第一传输机构能将第二传输机构上被卸的料将其自动的传输至指定的位置,实现自动的传输,有效的提高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本技术还能通过调节杆来实现对不同料盒尺寸的储存,节约了替换的时间,方便操作和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2,呈水平放置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3,呈竖直放置在底座1上,且还位于第一传输机构2的一端,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与第二传输机构3相交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平台21,所述传输平台2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传输平台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装有传输皮带23,沿传输平台21的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21上还设置有料盒感应器24,位于传输平台21的中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2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位于料盒感应器24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设置在传输平台21的一端设置,所述底板31上竖直的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的两侧设置有料盒储存装置33,所述料盒储存装置33包括支杆332,所述支杆332水平固定在安装板32的顶端上,所述支杆332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竖板331,在左右两端的各自第一竖板331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竖板333,所述第二竖板333的底端与第一竖板331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竖板333上设置有直角挂钩334,所述直角挂钩334凸出于第二竖板333的底端设置;所述安装板32上还设置有料盒移动装置34,位于料盒储存装置33之间设置,所述料盒移动装置34包括竖直传输架341,位于安装板32的背面设置,所述竖直传输架341内设置有料盒支撑杆342,所述竖直传输架34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343,并与料盒支撑杆342相驱动连接,在驱动电机343的驱动下,料盒支撑杆342上移与料盒储存装置33内的料盒相碰触,并能将带离至第一传输机构2上设置。本技术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本技术中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防护罩22,同时防护罩22也将主动轮一起罩设在防护罩22内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还能防止设备不会被中断。本技术中所述直角挂钩334上设置有料盒感应器,与传输平台21上还设置有料盒感应器24为相同的感应器,而该感应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感应器。本技术中所述直角挂钩334上设置有挡板335,通过挡板335能可以确保料盒不会掉落。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竖板331和第二竖板333之间通过调节杆相连,位于上方设置,同时所述第一竖板331和第二竖板333的下方设置有辅助固定块,通过调节杆和辅助固定块能实现不同尺寸的料盒,来降低使用的成本。本技术中所述料盒支撑杆342于凹槽25相一一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2),呈水平放置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3),呈竖直放置在底座(1)上,且还位于第一传输机构(2)的一端,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与第二传输机构(3)相交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平台(21),所述传输平台(2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传输平台(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装有传输皮带(23),沿传输平台(21)的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21)上还设置有料盒感应器(24),位于传输平台(21)的中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2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位于料盒感应器(24)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设置在传输平台(21)的一端设置,所述底板(31)上竖直的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的两侧设置有料盒储存装置(33),所述料盒储存装置(33)包括支杆(332),所述支杆(332)水平固定在安装板(32)的顶端上,所述支杆(332)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竖板(331),在左右两端的各自第一竖板(331)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竖板(333),所述第二竖板(333)的底端与第一竖板(331)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竖板(333)上设置有直角挂钩(334),所述直角挂钩(334)凸出于第二竖板(333)的底端设置;所述安装板(32)上还设置有料盒移动装置(34),位于料盒储存装置(33)之间设置,所述料盒移动装置(34)包括竖直传输架(341),位于安装板(32)的背面设置,所述竖直传输架(341)内设置有料盒支撑杆(342),所述竖直传输架(34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343),并与料盒支撑杆(342)相驱动连接,在驱动电机(343)的驱动下,料盒支撑杆(342)上移与料盒储存装置(33)内的料盒相碰触,并能将带离至第一传输机构(2)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传输涂覆系统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2),呈水平放置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传输机构(3),呈竖直放置在底座(1)上,且还位于第一传输机构(2)的一端,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与第二传输机构(3)相交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平台(21),所述传输平台(2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传输平台(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装有传输皮带(23),沿传输平台(21)的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21)上还设置有料盒感应器(24),位于传输平台(21)的中轴线设置,所述传输平台(2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位于料盒感应器(24)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设置在传输平台(21)的一端设置,所述底板(31)上竖直的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的两侧设置有料盒储存装置(33),所述料盒储存装置(33)包括支杆(332),所述支杆(332)水平固定在安装板(32)的顶端上,所述支杆(332)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竖板(331),在左右两端的各自第一竖板(331)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竖板(333),所述第二竖板(333)的底端与第一竖板(331)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竖板(333)上设置有直角挂钩(334),所述直角挂钩(334)凸出于第二竖板(333)的底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志,陈耀欣,
申请(专利权)人:朗微士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