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70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包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所述的第二支撑架(2)固定于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架(2)顶部设有进料输送带(3);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顶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4);所述的出料输送带(4)一端置于第二支撑架(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架(2)外侧;所述进料输送带(3)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架(5);所述第三支撑架(5)内部设有压膜包装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双向进料能有效提高包装的效率。

A Pac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机。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袋制品厂家的标准生产流程是印刷、制袋、包装。在无纺布袋的包装流程阶段,目前均为人工包装。但是人工包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操作人员长时间做单一重复性的动作容易引发疲劳,如今人力成本日渐高涨,人工包装在经济上已没优势;于是很多包装机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诞生,但是传统的无纺布包装机采用单向进料包装,这导致无纺布包装效率低,并且传统的包装机结构复杂,占用面积过大,在生产中经济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包装效率高的优点。一种包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的第二支撑架固定于第一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设有进料输送带;所述的第一支撑架顶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所述的出料输送带一端置于第二支撑架的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架外侧;所述进料输送带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内部设有压膜包装装置;所述压膜包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烫头和第二烫头;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称固定于第三支撑架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交错设置且对称置于第三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交界处设有螺栓组件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于进料输送带两侧;所述第二烫头固定于相互对称的第一转杆底部之间;所述相互对成的第一转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气缸活动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烫头固定于相互对称的第二转杆底部之间;所述相互对称的第二转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气缸活动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料输送带置于第二支撑架的一端置于第一烫头和第二烫头的下方。便于无纺布在压膜包装后直接通过出料输送带进行收集。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弹簧能避免第一烫头和第二烫头长时间接触,提高压膜的质量。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同步电机;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同步电机电性连接。同步电机使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能同步动作,保证无纺布的压膜质量。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叠加连接,能减小该包装机的实际占用面积,压膜包装装置设置于进料输送带的中部,可从进料输送带的两侧同时供料,有效提高包装的效率;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控制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使得整体的结构大大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进料输送带;4-出料输送带;5-第三支撑架;6-通孔;7-第一转杆;8-第二转杆;9-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1-螺栓组件;12-第一烫头;13-第二烫头;14-弹簧;15-同步电机;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2固定于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第二支撑架2顶部设有进料输送带3;第一支撑架1顶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4;出料输送带4一端置于第二支撑架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架2外侧;进料输送带3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5内部设有压膜包装装置;压膜包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杆7、第二转杆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第一烫头12和第二烫头13;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对称固定于第三支撑架5的内侧壁;第一转杆7与第二转杆8交错设置且对称置于第三支撑架5的两端,第一转杆7与第二转杆8交界处设有螺栓组件11并通过螺栓组件11固定于进料输送带3两侧;第二烫头13固定于相互对称的第一转杆7底部之间;相互对成的第一转杆7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6;第二气缸10活动端与第一固定板16连接;第一烫头12固定于相互对称的第二转杆8底部之间;相互对称的第二转杆8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7;第一气缸9活动端与第二固定板17连接;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的叠加连接,能减小该包装机的实际占用面积,压膜包装装置设置于进料输送带3的中部,可从进料输送带3的两侧同时供料,有效提高包装的效率;通过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控制第一转杆7和第二转杆8,使得整体的结构大大简化;出料输送带4置于第二支撑架2的一端置于第一烫头12和第二烫头13的下方,便于无纺布在压膜包装后直接通过出料输送带4进行收集;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4;弹簧14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的两端,弹簧14能避免第一烫头12和第二烫头13长时间接触,提高压膜的质量;第三支撑架5的顶部固定有同步电机15;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均与同步电机15电性连接,同步电机15使得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能同步动作,保证无纺布的压膜质量。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所述的第二支撑架(2)固定于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顶部设有进料输送带(3);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顶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4);所述的出料输送带(4)一端置于第二支撑架(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架(2)外侧;所述进料输送带(3)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架(5);所述第三支撑架(5)内部设有压膜包装装置;所述压膜包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杆(7)、第二转杆(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第一烫头(12)和第二烫头(13);所述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对称固定于第三支撑架(5)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转杆(7)与第二转杆(8)交错设置且对称置于第三支撑架(5)的两端,所述第一转杆(7)与第二转杆(8)交界处设有螺栓组件(11)并通过螺栓组件(11)固定于进料输送带(3)两侧;所述第二烫头(13)固定于相互对称的第一转杆(7)底部之间;所述相互对成的第一转杆(7)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6);所述第二气缸(10)活动端与第一固定板(16)连接;所述第一烫头(12)固定于相互对称的第二转杆(8)底部之间;所述相互对称的第二转杆(8)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一气缸(9)活动端与第二固定板(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所述的第二支撑架(2)固定于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顶部设有进料输送带(3);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顶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4);所述的出料输送带(4)一端置于第二支撑架(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支撑架(2)外侧;所述进料输送带(3)的顶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架(5);所述第三支撑架(5)内部设有压膜包装装置;所述压膜包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杆(7)、第二转杆(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第一烫头(12)和第二烫头(13);所述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0)对称固定于第三支撑架(5)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转杆(7)与第二转杆(8)交错设置且对称置于第三支撑架(5)的两端,所述第一转杆(7)与第二转杆(8)交界处设有螺栓组件(11)并通过螺栓组件(11)固定于进料输送带(3)两侧;所述第二烫头(13)固定于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杉特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