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流自动控制阀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20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双液流自动控制阀块,该阀块包括阀体、控制阀件,其中的控制阀件均为整体式插装阀,且所述的控制阀件至少包括一组控制阀件,该组阀件包括:溢流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阀体上的主要油口包括:进油口、工作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分别与单向阀和溢流阀连通,且单向阀出口又与工作油口和液控单向阀连通,所有阀的回油都与回油口连通,其优点是质量可靠、技术性能参数可选择,便于组织大批量生产,每个插装阀均可直接拆出并更换,安装维修、更换很方便,控制油路简单,密封件数量少,减少了泄漏故障的发生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起重机用的液压抓斗,以及用于工程机械、矿山及港口设备使用的液压装置,还有用于石油及地质钻探设备等液压装置中的双液流自动控制阀块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压抓斗采用一根动力电缆使电机正反转来驱动一个双向液压泵,用两个方向的液压油源(双液流)完成了液压抓斗的液压动力供应与交替控制抓斗打开和闭合的问题,减少了外部控制给设备使用中带来的附件多及控制部分故障率高等难题,该双向液压泵自动控制的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元件包括DV1先导型卸荷溢流阀,DV2先导型溢流阀,RV1、RV2单向阀,SV1、SV2液控单向阀,油口P1、P2分别为抓斗闭合与打开的液压泵压力油源口,油口A接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时使抓斗闭合,用液压产生的力来平衡抓斗内物料的重力或产生抓取物料的力。油口B接到工作油缸的有杆腔,进油时,使抓斗打开,打开时由于抓斗本身的重量等原因,始终会使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中产生一个液体压力。油口R是回油口,MP1、MP2、MA、MB分别为测量各油口压力用的油口。DV1的作用是,当抓斗闭合时提供不超过设定的最高压力以下的液体压力,超过最高压力时产生溢流,防止工作机构损坏、液压泵及电动机超压过载等原因造成的损坏。当油口A达到最高设定压力值时,DV1便卸荷,使P1口的油流以极低的压力流向R口,停止了向A油口供油,大大降低了电机消耗功率与流体的发热量。由于RV1的原因,油口A的压力得到保持。当油口A中压力由于工作油缸的内部泄漏或物料松动变化等原因,降低到一个DV1设定的最低压力时,DV1停止卸荷,重新向A油口中补充油液以提高A油口的压力,直到达到DV1设定的最高压力值后再次卸荷。在油口P1的压力通过油道ST2控制,,SV2单向阀打开,工作油缸有杆腔内的油可以回油箱,否则关闭,保持抓斗的形态不变。油口P2进油的工作原理与油口P1进油时相似,只是阀DV2是一个普通的溢流阀,由于抓斗打开时需要的压力较低,故该阀的设定压力较DV1低,抓斗爪子打开到极限位置时DV2溢流,维持工作油路内的压力为DV2的设定压力不再上升,防止元件的超载损坏。该控制阀块的内部结构如图2、3所示,采用了由分列元件组成的插装阀,设计比较灵活,但存在着液压元件数量多、密封件多、控制油腔体积大、动作速度慢、控制灵敏度低、加工要求高、故障率也高,并且不能预先组装调节,维修时更换不方便,发热量大,工作油缸在受到外部力量冲击时不能得到保护等缺点,如由先导压力阀芯DV1、主阀芯DV1a和卸荷控制活塞DV1b三个分列的元件组成了先导式卸荷溢流阀DV1,为实现相互之间配合完成一个整体阀的功能,加工时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严格,不易加工,还需要钻若干个控制油道,才能传递控制压力,每个分列的阀芯与阀块本体的结合部位都需要有密封材料进行密封,才不致于产生控制压力的损失和防止液压油的为泄漏,因此使用的密封件数量比较多。再如SV1、SV1a两部分阀芯组成了液控单向阀SV1,且每个部分都还有数个独立的元件组成,由于SV1a中的顶杆只能向SV1的主阀芯传递压力,不能传递拉力,为解决加工及安装误差,还需要留有一定的空行程,当该阀的控制压力突然变小时,不能帮助主阀芯立即关闭,只能靠主阀芯的回位弹簧力将其关闭,因此动作速度慢,有时出现液压颤振现象,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用了调节螺钉,采取调节主阀芯开启度(节流)的方法予以解决,但增加了正常工作时的液体阻力,也增加了发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液流自动控制阀块,该阀块采用整体式具有独立功能的插装阀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分列式插装阀,同时采用负荷保持阀来平衡工作油缸中因外部负载而产生的液体压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双液流自动控制阀块,包括阀体、控制阀件,各阀件相应连接与泵和油箱的供油或回油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件均为整体式插装阀,且所述的控制阀件至少包括一组控制阀件,该组阀件包括溢流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阀体上的主要油口包括进油口、工作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分别与单向阀和溢流阀连通,且单向阀出口又与工作油口和液控单向阀连通,所有阀的回油都与回油口连通。上述的控制阀件可以包括二组控制阀件,两组之间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即包括两个溢流阀、两个单向阀、两个液控单向阀,阀体上的主要油口包括两个进油口、两个工作油口和一个回油口,其中一个方向的进油口与一个单向阀和溢流阀连通,且单向阀出口又与该方向的工作油口以及液控单向阀连通,另一个方向的进油口和一个单向阀和溢流阀连通,该单向阀出口又与该方向的工作油口以及液控单向阀连通,所有阀的回油都与回油口连通。其中至少有一个方向上的液控单向阀可以采用压力平衡阀替代,该压力平衡阀可以为负荷保持阀。其中至少有一个方向上的溢流阀可以选用卸荷溢流阀。所述的整体式插装阀与阀体之间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的整体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插装阀为标准化阀件,其质量可靠、技术性能参数可选择,便于组织大批量生产,结构上,所有需要更换的阀件都外露在阀体的表面,不用拆卸任何其他元件,每个插装阀均可直接拆出并更换,安装维修、更换很方便,控制油路简单,密封件数量少,减少了泄漏故障的发生频率。由于使用了负荷保持阀,能够平衡工作油缸中因外部负载而产生的液体压力,当受到外部负载的冲击,工作油缸的内部压力超过调定的压力时,能够自动卸荷,保证工作油缸的负荷不超过规定值。当工作油缸的两个油腔都将会受到外部负荷的冲击时,使用两个负荷保持阀,能使工作油缸的两个油腔均得到保护。负荷保持阀是一种压力自动控制阀,由工作油缸进油侧的压力来操纵工作油缸回油侧的流量,无进油压力时,另一侧也无回油。当工作油缸进油侧的压力的K倍小于负荷保持阀调定压力值与回油侧重力负载等产生的压力的差值时,负荷保持阀处于将要开启的状态,但也无回油(K为负荷保持阀的控制压力比值,大于1),起到平衡重力负载不致下滑的作用,当继续升高进油侧压力时,负荷保持阀的开启度逐步增大。在回油侧无负载压力并且进口侧压力的K倍等于或大于负荷保持阀的设定压力时,负荷保持阀全部开启,阀的回油阻力最小。负荷保持阀的流量(或回油阻力)的调节是由进油压力、回油侧负载压力两个参数的,联合作用下自动进行的,不会产生回油阀开启过大,负载自动下落,再关闭回油阀而产生的液压颤振现象,也不存在调小回油阀(节流原理)的开启度以防止负载自行下落的工况下回造成阻力大、油液发热的缺点,调节过程中不受油温影响,调节效果稳定可靠。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液压抓斗液压控制原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控制原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块结构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先导型卸荷溢流阀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先导型溢流阀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单向阀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液控单向阀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负荷保持阀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液压控制原理图;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液压控制原理图;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液压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11所示,标号1-25分别表示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液流自动控制阀块,包括阀体、控制阀件,各阀件相应连接与泵和油箱的供油或回油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件均为整体式插装阀,且所述的控制阀件至少包括一组控制阀件,该组阀件包括:溢流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阀体上的主要油口包括:进油口、工作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分别与单向阀和溢流阀连通,且单向阀出口又与工作油口和液控单向阀连通,所有阀的回油都与回油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鸣朱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昂丰矿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