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10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及装置,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通过对依次改变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然后根据模拟时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改变时的储层参数,最终根据各注水井对应的储层参数判定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其中,最大储层参数对应的注水井即为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压力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判断水来源于哪一口注水井的问题。

Discri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in Water Direction of Fractured Vertica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开发
,具体地涉及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和确定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性参数、生产动态,判断测试井附近的边界情况,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试井解释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压裂直井的储层评价。压裂直井在增加可采储量、提高单井产量、减少开采成本以及复杂油气藏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因此对压裂直井的压力监测、效果评价以及增产改造等已成为当今油气藏开发领域的热点问题。使用压裂井试井解释模型对压裂直井测压数据进行典型曲线拟合可以计算出储层及裂缝的参数,从而对压裂效果以及储层情况进行评价以制定进一步的调整措施。直井注水、压裂直井采油的联合注采方式在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压裂直井一旦见水,含水率将迅速上升。通过试井分析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出水量。在一个注采单元中,一口压裂直井对应多口注水井,虽然可以确定压裂直井的出水量,但现有的压力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地判断这些水来源于哪一口注水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通过对依次改变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然后根据模拟时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改变时的储层参数,最终根据各注水井对应的储层参数判定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其中,最大储层参数对应的注水井即为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改变所述压裂直井周围的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分别测量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变化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测量的所述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调节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对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获取使得分别模拟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通过计算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吻合时的初始参数;以及使用获取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改变时的储层参数,将最大所述储层参数对应的注水井判定为所述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可选的,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压裂直井的油井的产量、裂缝半长、油层厚度、孔隙度、综合压缩系数、导压系数,原油的体积系数,地层原油黏度,地层渗透率,裂缝表皮系数。可选的,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表达为:其中,Δp2为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qo为所述压裂直井的油井的产量,xf为裂缝半长,h为油层厚度,φ为孔隙度,Ct为综合压缩系数,t为模拟时长,η为导压系数,Bo为原油的体积系数,μ为地层原油黏度,k为地层渗透率,Sf为裂缝表皮系数,qj为第j个注水井的注入量,(xj,yj)为第j个注水井的井底坐标位置。可选的,所述储层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几者:地层渗透率、流动系数、导压系数,其中,所述流动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动系数=(地层渗透率×油层厚度)/地层原油黏度。可选的,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通过参考油藏资料和/或根据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拟合时的设定参数给定,根据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拟合时的设定参数给定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包括:测量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所述测量的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模拟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如果通过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模拟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计算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相吻合,则将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中的设定参数确定为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可选的,如果计算得到的压差在每一时刻的值与对应时刻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模拟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的值之间的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则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通过计算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吻合,所述误差范围为0atm至1×10-5atm。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模拟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绘制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分析图版。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注水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依次改变所述压裂直井周围的各注水井的注水量;测量模块,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变化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模块测量的所述各注水井注水量变化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用于对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判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分别模拟依次改变所述压裂直井的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时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各注水井注水量改变时的储层参数,并将最大所述储层参数对应的注水井判定为所述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可选的,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通过参考油藏资料和/或根据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拟合时的设定参数给定;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测量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的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模拟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如果通过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模拟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计算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相吻合,则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中的设定参数确定为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图版绘制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模拟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绘制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分析图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依次改变压裂直井周围的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分别测量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变化后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并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调节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对依次改变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并根据使得模拟及计算得到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吻合时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依次改变所述压裂直井周围的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分别测量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变化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测量的所述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调节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对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获取使得分别模拟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通过计算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吻合时的初始参数;以及使用获取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改变时的储层参数,将最大所述储层参数对应的注水井判定为所述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直井主要来水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依次改变所述压裂直井周围的各注水井的注水量,分别测量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变化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测量的所述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调节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对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进行模拟,获取使得分别模拟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通过计算得到的依次改变所述各注水井的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后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吻合时的初始参数;以及使用获取的初始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各注水井中每一注水井的注水量改变时的储层参数,将最大所述储层参数对应的注水井判定为所述压裂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压裂直井的油井的产量、裂缝半长、油层厚度、孔隙度、综合压缩系数、导压系数、原油的体积系数、地层原油黏度、地层渗透率、裂缝表皮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表达为:其中,Δp2为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qo为所述压裂直井的油井的产量,xf为裂缝半长,h为油层厚度,φ为孔隙度,Ct为综合压缩系数,t为模拟时长,η为导压系数,Bo为原油的体积系数,μ为地层原油黏度,k为地层渗透率,Sf为裂缝表皮系数,qj为第j个注水井的注入量,(xj,yj)为第j个注水井的井底坐标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几者:地层渗透率、流动系数、导压系数,其中,所述流动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动系数=(地层渗透率×油层厚度)/地层原油黏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通过参考油藏资料和/或根据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拟合时的设定参数给定,根据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拟合时的设定参数给定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包括:测量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所述测量的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计算得到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模拟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如果通过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模拟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与计算得到的所述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差及压差导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相吻合,则将所述常规压裂直井模型中的设定参数确定为所述压裂直井压力模型的初始参数的初始值。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时清秦佳正芦鑫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