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FRP格栅、煤矸石填充材料、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步骤包括:顶分层开采后沿采空区底板铺设第一层FRP格栅;将粉碎后的煤矸石进行充填;然后铺设第二层FRP格栅;继续充填煤矸石;充填完成后在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一次性充填煤矸石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轻质高强耐腐蚀的FRP格栅,能够有效地约束散体煤矸石材料的横向变形,提高煤矸石散体材料的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并且使用自密实混凝土填充煤矸石散体材料的空隙,可以有效地抑制散体骨料的非均匀性沉降。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形成的再生顶板稳定性好。
A FRP grille-gangue-self-compacting concrete recycled roof for min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上分层垮落的岩层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胶结而形成的顶板叫做再生顶板。再生顶板的形成包括垮落岩层的压实和胶结两个过程。为减少自然胶结所需的时间,通常采用黄泥浆或水玻璃作为胶结材料。为提高再生顶板的稳定性,通常沿上分层顶板铺设一层金属网或塑料网。由于金属网容易腐蚀,塑料网强度不够,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的再生顶板通常存在稳定性不足,破碎岩体之间的黏结特性差的特征。在下分层开采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锚杆支护技术由于无法锚固到稳定岩层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再生顶板的稳定,给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带来威胁。同时,对于极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上部煤层开采对底板带来的扰动也将导致下位巷道支护没有稳定可靠的锚固区。为确保锚杆可以锚固到稳定岩层,有必要开发一种施工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再生顶板,改变现有分层开采支护难度大、稳定性不足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包括上分层,所述上分层上端为上覆岩层,所述上分层下端为预留区岩层,所述预留区岩层下端为下分层,所述预留区岩层之间设有锚杆,所述上分层底部设有FRP格栅,所述FRP格栅上端设有人工填充煤矸石,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FRP格栅,第二层所述FRP格栅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填充至所述上覆岩层底部,所述FRP格栅设有网孔,所述上覆岩层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所述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与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之间注有自密实混凝土。优选的,所述FRP格栅的最大所述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的平均直径。优选的,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可通过砂石、沙子,水泥和水搅拌而成,也可以通过煤矸石、沙子、水泥和水搅拌而成。优选的,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可以为井下直接粉碎的煤矸石,也可以是从地面通过垂直投料系统运输至井下的煤矸石,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的直径范围可以大于200mm。优选的,两层所述FRP格栅之间间距为所述上分层厚度的一半。优选的,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待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全部充满上分层之后,一次性整体浇筑完成。优选的,所述FRP格栅可根据实际开采高度架设两层或三层。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的施工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实施:步骤一:所述FRP格栅沿所述上分层底部铺设,随后在所述FRP格栅上方铺设第一层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步骤二:当第一层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铺设完成后,铺设第二层所述FRP格栅。步骤三:当第二层所述FRP格栅铺设完成后,在所述第二层FRP格栅的上方填充第二层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直至接触到所述上覆岩层。步骤四:填充完成全部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之后,注入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形成最终的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轻质高强耐腐蚀的FRP格栅,能够有效地约束散体煤矸石材料的横向变形,提高煤矸石散体材料的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并且使用自密实混凝土填充煤矸石散体材料的空隙,可以有效地抑制散体骨料的非均匀性沉降。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形成的再生顶板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厚煤层分层开采工艺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然垮落法形成的再生顶板;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施工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分层,2-预留区岩层,3-下分层,4-上覆岩层,5-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6-锚杆,7-人工充填煤矸石,8-FRP格栅,9-网孔,10-自密实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包括上分层1,上分层1上端为上覆岩层4,上分层1下端为预留区岩层2,预留区岩层2下端为下分层3,预留区岩层2之间设有锚杆6,上分层1底部设有FRP格栅8,FRP格栅8上端设有人工填充煤矸石7,人工填充煤矸石7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FRP格栅8,第二层FRP格栅8上端设有第二层人工填充煤矸石7,人工填充煤矸石7填充至上覆岩层4底部,FRP格栅8设有网孔9,上覆岩层4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5,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5与人工填充煤矸石7之间注有自密实混凝土10。优选的,FRP格栅8的最大网孔9的直径小于人工充填煤矸石7的平均直径。优选的,自密实混凝土10可通过砂石、沙子,水泥和水搅拌而成,也可以通过煤矸石、沙子、水泥和水搅拌而成。优选的,人工充填煤矸石7可以为井下直接粉碎的煤矸石,也可以是从地面通过垂直投料系统运输至井下的煤矸石,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的直径范围可以大于200mm。优选的,两层FRP格栅8之间间距为上分层1厚度的一半。优选的,自密实混凝土10待人工填充煤矸石7全部充满上分层之后,一次性整体浇筑完成。优选的,FRP格栅8可根据实际开采高度架设两层或三层。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的施工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实施:步骤一:FRP格栅8沿上分层1底部铺设,随后在FRP格栅8上方铺设第一层人工充填煤矸石7。步骤二:当第一层人工充填煤矸石7铺设完成后,铺设第二层FRP格栅8。步骤三:当第二层FRP格栅8铺设完成后,在第二层FRP格栅8的上方填充第二层人工充填煤矸石7,直至接触到上覆岩层4。步骤四:填充完成全部人工充填煤矸石7之后,注入自密实混凝土10形成最终的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厚煤层分层开采通常先开采上分层,再开采下分层,为确保下分层的安全稳定,通常在上分层和下分层之间留设一定厚度的预留区岩层。上分层开采过后,上覆岩层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将进一步压实和胶结,最终形成再生顶板。当开采下分层时,锚杆由于长度限制,无法锚固到稳定的上覆岩层,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FRP格栅由具有轻质高强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通过挤拉成型工艺得到,FRP格栅的最大网孔的直径应该小于人工充填煤矸石的平均直径。人工充填煤矸石可以为井下直接粉碎的煤矸石,也可以是从地面通过垂直投料系统运输至井下的煤矸石。不同于传统矸石充填所用的煤矸石,煤矸石直径范围可以大于200mm,FRP格栅通过限制人工充填煤矸石的侧向移动,提高人工充填煤矸石的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FRP格栅沿上分层底部铺设,随后在FRP格栅上方铺设第一层人工充填煤矸石,随后铺设第二层FRP格栅,其中两层FRP格栅的纵向间距为一米。之后在第二层FRP格栅的上方填充满人工充填煤矸石直至接触到上覆岩层。在完成人工充填煤矸石之后,注入自密实混凝土,形成最终的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分层(1),所述上分层(1)上端为上覆岩层(4),所述上分层(1)下端为预留区岩层(2),所述预留区岩层(2)下端为下分层(3),所述预留区岩层(2)之间设有锚杆(6),所述上分层(1)底部设有FRP格栅(8),所述FRP格栅(8)上端设有人工填充煤矸石(7),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FRP格栅(8),第二层所述FRP格栅(8)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填充至所述上覆岩层(4)底部,所述FRP格栅(8)设有网孔(9),所述上覆岩层(4)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5),所述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5)与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之间注有自密实混凝土(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分层(1),所述上分层(1)上端为上覆岩层(4),所述上分层(1)下端为预留区岩层(2),所述预留区岩层(2)下端为下分层(3),所述预留区岩层(2)之间设有锚杆(6),所述上分层(1)底部设有FRP格栅(8),所述FRP格栅(8)上端设有人工填充煤矸石(7),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FRP格栅(8),第二层所述FRP格栅(8)上端设有第二层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填充至所述上覆岩层(4)底部,所述FRP格栅(8)设有网孔(9),所述上覆岩层(4)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5),所述自然堆积的垮落岩石(5)与所述人工填充煤矸石(7)之间注有自密实混凝土(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FRP格栅(8)的最大所述网孔(9)的直径小于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7)的平均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混凝土(10)可通过砂石、沙子,水泥和水搅拌而成,也可以通过煤矸石、沙子、水泥和水搅拌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FRP格栅-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充填煤矸石(7)可以为井下直接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超,刘洪林,王宏志,李国栋,刘洋,万威,康海通,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