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478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涉及机械设备的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工作设备,在工作设备内设置的储油腔,在储油腔外设置油箱,在储油腔与油箱之间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在进油管或回油管上串接供油泵,在油箱内布置热交换器,在油箱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压缩机制冷器连通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冷却均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构造简单成本较低、能源利用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风冷或水冷却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工作设备整机的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液压油冷却

技术介绍
大多机械设备的机械工作都要发热,而高温对系统工作环境又造成了一系列弊端。如在有些设备中应用液压油,如液压油受热,易变稀,其粘稠性降低,易出现漏油现象。还有的机械设备因设备高速运转,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迫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为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严重的还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水冷或风冷的方式对循环液压油进行冷却。但是水冷却系统降温速度慢、构造复杂、成本较高、出故障的机会也多,而且由于有风扇、水泵等耗能装置,发动机功率损耗大,能源利用率低,降温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能适应高效率生产、提高降温效率的液压油冷却系统。本专利技术包括工作设备,在工作设备内设置的储油腔,在储油腔外设置油箱,在储油腔与油箱之间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在进油管或回油管上串接供油泵,在油箱内布置热交换器,在油箱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压缩机制冷器连通式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在压缩机制冷器内充以制冷剂,通过制冷剂使热交换器内的介质降温,由于热交换器是布置在油箱内的,热交换器则吸收油箱内的热油热量,使油箱内油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得到降温的液压油经供油泵打入工作设备的储油腔内循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及时对工作设备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以确保其工作寿命。本专利技术具有冷却均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构造简单成本较低、能源利用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风冷或水冷却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工作设备整机的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例为应用在制作混凝土管生产设备的芯模振动制管装置上。如图1所示,在振动棒体1通过轴承布置在振动芯轴2内,振动棒体1与振动芯轴2之间设置空腔3。在振动棒体1侧壁设置与空腔3连通的供油管4和回油管5,供油管4和回油管5之间连接油箱6和供油泵7。在油箱6内布置热交换器9,在油箱6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8,热交换器9与压缩机制冷器8连通式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工作设备,在工作设备内设置的储油腔,在储油腔外设置油箱,在储油腔与油箱之间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在进油管或回油管上串接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油箱内布置热交换器,在油箱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压缩机制冷器连通式连接。全文摘要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涉及机械设备的冷却
包括工作设备,在工作设备内设置的储油腔,在储油腔外设置油箱,在储油腔与油箱之间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在进油管或回油管上串接供油泵,在油箱内布置热交换器,在油箱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压缩机制冷器连通式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冷却均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构造简单成本较低、能源利用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解决了风冷或水冷却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工作设备整机的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文档编号F15B21/00GK101059141SQ200710022790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勇 申请人:张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工作设备,在工作设备内设置的储油腔,在储油腔外设置油箱,在储油腔与油箱之间连接进油管和回油管,在进油管或回油管上串接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油箱内布置热交换器,在油箱外布置压缩机制冷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压缩机制冷器连通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