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63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条和后框条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框条,前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框条的前端连接,后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框条的后端连接,前框条包括前板和围板,前板的两端延伸出围板,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框条的侧面相抵,前板的两端分别覆盖于两个侧框条的端面,且前板与两个侧框条之间均设有插缝;面板,面板贴合前板设置,且面板的两端延伸出前板;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设于前板的两端,每个连接板的一端插入并限位于插缝中,另一端也与面板贴合,连接板与面板连接。该置物篮框架的面板与框架主体之间装配紧密,结实可靠,提升了装配效果和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
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的品种和结构不断推陈出新。为了在柜体中放置越来越多的穿戴用品,其内一般设有置物篮,其由框架和篮体组成。因为置物篮具有可相对柜体自由推拉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橱柜、消毒柜及衣柜等其他储物柜中。现有的一种置物篮框架包括面板和框架主体,面板与框架主体之间通过合页或其他连接件连接,面板与框架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导致该置物篮框架整体装配不够紧密,影响装配效果和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该置物篮框架的面板与框架主体之间装配紧密,结实可靠,提升了装配效果和外观效果。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条和后框条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框条,所述前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前端连接,所述后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框条包括相连接的前板和围板,所述前板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围板,所述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侧面相抵,所述前板的两端分别覆盖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端面,且所述前板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插缝;面板,所述面板贴合所述前板设置,且所述面板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前板;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前板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插入并限位于所述插缝中,另一端也与所述面板贴合,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面板连接。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框条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前转接条,所述前转接条与所述侧框条垂直连接,所述前板和所述围板围合形成与所述前转接条尺寸相配合的第一空腔,所述前转接条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内且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围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框条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后转接条,所述后转接条与所述侧框条垂直连接,所述后框条内设有与所述后转接条尺寸相配合的第二空腔,所述后转接条插入所述第二空腔内且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后框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框条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后框条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为条形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设于所述前框条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孔设于所述后框条的下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条的内侧面设有前卡槽和后卡槽,所述前卡槽延伸至所述侧框条的前端,所述后卡槽延伸至所述侧框条的后端,所述前转接条设有与所述前卡槽相配合的前卡块,且所述前转接条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侧框条连接,所述后转接条设有与所述后卡槽相配合的后卡块,且所述后转接条通过第四紧固件与所述侧框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转接条面向所述前板的一侧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板经过所述插缝并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与所述连接板形状相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外露端和插入端,所述插入端经过所述插缝并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外露端朝所述面板的方向突出于所述插入端设置,所述外露端的侧面与所述前板的端面相抵,且所述外露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前板的外表面相平齐,所述外露端上开设有与所述面板连接的第五连接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框条、所述后框条、所述侧框条均设有用于支撑篮体的台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框条和所述后框条的上表面均嵌设有缓冲条。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所述置物篮框架,其框架主体设置有前板,该前板与面板贴合,并且前板与侧框条之间有插缝,可以插入连接板,连接板未插入该插缝的一端则可与面板贴合,再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实现了框架主体与面板的连接。并且,面板与框架主体以及连接板均贴合,有效地消除或充分减小了传统的面板与框架主体的间隙,使得该置物篮框架整体装配紧密,装配效果好,更加结实可靠,并且也具有更好的美观性。2、前框条与两个侧框条之间通过前转接条实现连接,前转接条插入前框条的第一空腔中,从而将前转接条隐藏,进一步促进了置物篮框架的简洁化设计。同理,后框条与两个侧框条之间通过后转接条实现连接,后转接条插入后框条的第二空腔中,从而将后转接条隐藏。3、前框条和后框条上均设有条形孔来实现与前转接条和后转接条的连接,从而实现置物篮框架的伸缩调节,用于调节置物篮框架的大小,以与不同的篮体相适配,获得较大的适用性。4、前转接条通过第三紧固件实现了与侧框条的连接,同时通过其上的前卡块与侧框条上的前卡槽相配合,实现限位功能,使得其位置固定,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同理,后转接条通过第四紧固件实现了与侧框条的连接,同时通过其上的后卡块与侧框条上的后卡槽相配合,实现限位功能,使得其位置固定,保证连接的可靠性。5、前转接条设置插槽用于对连接板进行竖向的限位,并且连接板上外露端本身与前板相抵,具有横向的限位作用,再配合与面板的连接,既能保证框架主体、面板和连接板三者之间连接牢靠。6、该置物篮框架中,前框条、后框条以及侧框条中均有台阶部来支撑篮体,使得篮体安装牢固,同时也使得该置物篮框架具有盛放较大的篮体,保证更大的容纳空间。7、前框条和后框条均嵌设有缓冲条,用于对置物篮框架以及篮体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置物篮框架与滑轨的装配关系图;图2为图1中框架主体与连接板的装配关系图;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的前框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后框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侧框条与前转接条及后转接条的装配关系图;图7为图3中的侧框条与前转接条及连接板的装配关系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置物篮框架,110、框架主体,111、前框条,1111、前板,1112、围板,1113、第一空腔,1114、第一连接孔,112、后框条,1121、第二空腔,1122、第二连接孔,113、侧框条,1131、前卡槽,1132、后卡槽,1133、第三连接孔,1134、第四连接孔,114、前转接条,1141、前卡块,1142、插槽,115、后转接条,1151、后卡块,116、缓冲条,117、台阶部,120、连接板,121、插入端,122、外露端,1221、第五连接孔,130、面板,200、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除非特别指出,本文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另外,本文的描述中,术语“上”、“下”、“顶”、“底”、“内”、“外”、“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条和后框条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框条,所述前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前端连接,所述后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框条包括相连接的前板和围板,所述前板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围板,所述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侧面相抵,所述前板的两端分别覆盖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端面,且所述前板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插缝;面板,所述面板贴合所述前板设置,且所述面板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前板;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前板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插入并限位于所述插缝中,另一端也与所述面板贴合,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面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条和后框条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框条,所述前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前端连接,所述后框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后端连接,所述前框条包括相连接的前板和围板,所述前板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围板,所述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侧面相抵,所述前板的两端分别覆盖于两个所述侧框条的端面,且所述前板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插缝;面板,所述面板贴合所述前板设置,且所述面板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前板;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前板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插入并限位于所述插缝中,另一端也与所述面板贴合,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面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前转接条,所述前转接条与所述侧框条垂直连接,所述前板和所述围板围合形成与所述前转接条尺寸相配合的第一空腔,所述前转接条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内且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围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条与两个所述侧框条之间均设有后转接条,所述后转接条与所述侧框条垂直连接,所述后框条内设有与所述后转接条尺寸相配合的第二空腔,所述后转接条插入所述第二空腔内且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后框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柜的置物篮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后框条设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解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