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25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包括底座、上金属弹片、下金属弹片、线圈载体一体件、永磁铁和外壳,底座封装在外壳底部,上金属弹片通过胶水与永磁铁和外壳相连接,下金属弹片与底座通过胶水粘接,线圈载体一体件设置于上金属弹片与下金属弹片之间,永磁铁固定于外壳上构成磁场发生装置,线圈载体一体件上缠绕设有通电的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以及不通电的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带动线圈载体一体件运动,第二线圈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线圈、第三线圈通入电流后驱动线圈载体一体件运动,从而第二线圈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形成一种新的闭环马达。

A Closed Loop Motor with Three Coils for Mobile Phone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
本技术涉及音圈马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
技术介绍
在大推力闭环马达中,AF驱动马达采用双侧面线圈,此方式可以提升推力,但是侧面还是需要霍尔原件来实现位置控制,此霍尔原件价格高,且对装配环境要求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线圈切割磁感线的方式产生感应电流,因为此感应电流在每个切割位置的电流不一样,这样可以通过电流变化,来感应载体位置,从而实现快速对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包括底座、上金属弹片、下金属弹片、线圈载体一体件、永磁铁和外壳,所述底座封装在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上金属弹片、所述下金属弹片、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和所述永磁铁,所述上金属弹片通过胶水与所述永磁铁和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下金属弹片与所述底座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设置于所述上金属弹片与所述下金属弹片之间,所述永磁铁固定于所述外壳构成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上缠绕设有通电的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以及不通电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采用串联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带动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运动,所述第二线圈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设置在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的不同表面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圈的线头、所述第二线圈的线头和线尾、所述第三线圈的线尾分别通过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的绕线柱与所述下金属弹片相连。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圈的线尾和所述第三线圈的线头为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的串联方式。进一步,所述下金属弹片的个数为4个。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圈的线头、所述第三线圈的线尾分别与所述底座的电连接点相连。进一步,所述上金属弹片与所述电连接点相连。进一步,所述永磁铁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一一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线圈、第三线圈通入电流后驱动线圈载体一体件运动,从而第二线圈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检测感应电流从而得到载体组件在音圈马达中的相对位置,故可根据位置差异量调整线圈的驱动电流,进行适量的电流补偿,从而保证载体组件运动到需求位置,形成一种新的闭环马达。普遍的设有两组线圈,驱动线圈和感应线圈位置比较接近,通电后线圈产生的磁场会相互干扰,影响马达的驱动能力和感应马达位置的能力;本技术中三个线圈设置在不同的面,相互之间的有足够的空间,可解决两个线圈通电后的磁场干扰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技术爆炸图;图3是线圈载体一体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4个下金属弹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A-A’面的截面图;图中:1、底座;2、下金属弹片;3、线圈载体一体件;4、永磁铁;5、上金属弹片;6、外壳;A1、第一线圈;A2、第二线圈;A3、第三线圈;A4、A5、A6、A7、绕线柱;D1、D2、D3、D4、电连接点;C1、C2、C3、C4、下金属弹片连接点;B1、B2、B3、B4、下金属弹片固定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包括底座1、上金属弹片5、下金属弹片2、线圈载体一体件3、永磁铁4和外壳6,线圈载体一体件3、永磁铁4设置在外壳6的内部,线圈载体一体件3设置于上金属弹片5和下弹金属片2之间,底座1封装在外壳6底部,永磁铁4固定于外壳6上构成磁场发生装置,线圈载体一体件3上缠绕设有通电的第一线圈A1和第三线圈A3以及不通电的第二线圈A2,第一线圈A1和第三线圈A3采用串联方式相连接,第一线圈A1和第三线圈A3带动线圈载体一体件3运动,第二线圈A2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永磁铁4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A1、第二线圈A2、第三线圈A3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线圈A1、第二线圈A2、第三线圈A3设置在线圈载体一体件3的不同表面上。第一线圈A1的线头、第二线圈A2的线头和线尾、第三线圈A3的线尾分别通过线圈载体一体件3的绕线柱与下金属弹片2相连,下金属弹片2的个数为4个。第一线圈A1的线头、第三线圈A3的线头分别与底座1的电连接点相连,第一线圈A1的线尾和第三线圈A3的线头为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的串联方式。A1线圈的线头和A3的线尾通过绕线柱A4、A5、A6、A7和下金属弹片的B2、B3相连,A2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和下金属弹片的B1、B4相连。C1、C2、C3、C4下金属弹片连接点分别和底座中的D1、D2、D3、D4电连接点相连;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实现A1线圈的线头和A3线圈的线尾和底座的D2、D3相连,A2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和底座的D1、D4相连。工作原理:拍照设备通过底座的D2、D3给A1、A3线圈驱动电流,A1、A3线圈中的驱动电流在永磁铁的作用下会带动载体组件上下运动,A2线圈上下运动后会在永磁铁的作用下产生电流信号,此电流信号通过底座的D1、D4反馈给拍照设备,拍照设备根据测量反馈信号可计算出载体组件在音圈马达中的相对位置,如果载体组件的位置和需求位置有差异时,可根据位置差异量调整A1、A3线圈的驱动电流,进行适量的电流补偿,从而保证载体组件运动到需求位置。通过此设计可实现拍照设备对音圈马达运动位置的智能控制。提高马达的调焦精度和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包括底座、上金属弹片、下金属弹片、线圈载体一体件、永磁铁和外壳,所述底座封装在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上金属弹片、所述下金属弹片、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和所述永磁铁,所述上金属弹片通过胶水与所述永磁铁和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下金属弹片与所述底座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设置于所述上金属弹片与所述下金属弹片之间,所述永磁铁固定于所述外壳构成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上缠绕设有通电的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以及不通电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采用串联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带动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运动,所述第二线圈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包括底座、上金属弹片、下金属弹片、线圈载体一体件、永磁铁和外壳,所述底座封装在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上金属弹片、所述下金属弹片、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和所述永磁铁,所述上金属弹片通过胶水与所述永磁铁和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下金属弹片与所述底座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设置于所述上金属弹片与所述下金属弹片之间,所述永磁铁固定于所述外壳构成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上缠绕设有通电的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以及不通电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采用串联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带动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运动,所述第二线圈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摄像模组三线圈的闭环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设置在所述线圈载体一体件的不同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柏芝卢煌杰刘雨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贵鑫磁电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