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电机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2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2: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及压缩机,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转轴、第一端环和第二端环。所述转子铁芯为圆柱体,中间具有装配孔,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的圆周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限定出第一平衡端面;所述第二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的圆周在所述第二端面上限定出第二平衡端面;所述第一平衡端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所述第一平衡端面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设有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凹陷的平衡部。以实现所述转子铁芯的动平衡调节,提高转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Rotor assembly, motor and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电机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到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装置的动力源。电机包括定子(图中未示出)和转子1,电机运转时,转子1相对于定子做旋转运动,作为旋转体的转子1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分布在各表面的质量不均匀性,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造成转子1不平衡,若转子1在运动过程中不平衡,往往会导致扫膛、蹿动异常以及异常发热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和寿命,因此电机转子1在运动过程中的动平衡十分重要。如图1所示,为解决转子1不平衡问题,通常是在电机的转子上加装平衡环或平衡块2,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现场安装操作工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加装的平衡环或平衡块2可能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落,这样会加剧转子运转不平衡,对电机支撑结构主要是轴承(图中未示出)以及转子1本身产生一个压力,并导致电机震动,造成噪音,影响电机安全稳定性能,降低电机使用寿命。而且,加装的平衡环或平衡块2会增加所述转子1的高度,从而增加电机的尺寸,浪费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组件,以解决转子组件在运动过程中不平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为圆柱体,中间具有装配孔,用于装配一转轴,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第一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转子铁芯装配孔内径的圆周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限定出第一平衡端面;以及,第二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的圆周在所述第二端面上限定出第二平衡端面;所述第一平衡端面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凹陷的平衡部。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所述平衡部的面积S满足以下条件:0.02*п*(d22-d12)/2>S>0.02*п*(d22-d12)/4;其中,S为平衡部的面积,d1为转子铁芯内径,d2为端环内径。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所述平衡部是由至少一个圆孔组成。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所述圆孔内设有内螺纹,用于安装平衡钉,所述平衡钉用以调整所述转子铁芯的重心。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所述平衡部由至少一个平衡槽组成。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当在所述第一平衡端面上或者所述第二平衡端面上设有平衡部时,所述第一平衡端面上的所述平衡部分布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截面的同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平衡端面上的所述平衡部分布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截面的同一侧。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当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平衡部时,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所述平衡部分布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截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面上的所述平衡部分布在轴向截面的另一侧。可选的,在所述转子组件中,当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设有平衡部时,所述第一端面上的平衡部和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平衡部分布在轴向截面的同一侧。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转子组件。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转子组件,通过在转子铁芯的第一平衡端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上设置平衡部,以实现所述转子铁芯的动平衡调节,提高转子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由于无需在所述转子组件上额外的增加平衡块,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和现场安装操作工时以及节约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转子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第一端面设置平衡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转子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平衡部的主视图;图5是图3的转子组件的仰视图;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第一端面设置平衡部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转子组件的俯视图;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平衡部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转子组件的仰视图。其中,附图1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转子;2-平衡块。附图2-9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转子铁芯;12-第一端环;13-第二端环;14-第一平衡端面;15-第二平衡端面;16-装配孔;17-圆孔;18-平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2-9对本技术提出的转子组件、电机及压缩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参阅图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11、转轴(图中未示出)、第一端环12和第二端环13。所述转子铁芯11为圆柱体,中间具有装配孔16,用于装配所述转轴,所述转子铁芯11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所述第一端环12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11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环12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16的圆周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限定出第一平衡端面14;所述第二端环13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11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环13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16的圆周在所述第二端面上限定出第二平衡端面15;所述第一平衡端面14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15沿所述转子铁芯11轴向凹陷的平衡部。具体的,所述转子铁芯11是由若干个环状结构的矽钢片由上到下依次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圆柱形叠加体;各矽钢片的内孔形成转子铁芯11与转轴相配合的装配孔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11是圆柱体结构,所述转子铁芯11的第一端面的内径尺寸和外径尺寸对应与所述第二端面的内径尺寸和外径尺寸相同以及两端的外径尺寸也相同,所述第一端环12和所述第二端环13均具有一个内圆和一个外圆,为了与所述转子铁芯1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配合,所述第一端环12与所述第二端环13的内径尺寸相同以及外径尺寸也相同,且所述第一端环12与所述第二端环13的外径一般不大于所述转子铁芯11的外径,所述第一端环12与所述第二端环13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子铁芯11的内径,这样,所述第一端环12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16的圆周才能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限定出第一平衡端面14,所述第二端环13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16的圆周才能在所述第二端面上限定出第二平衡端面15。通过所述第一平衡端面14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15沿所述转子铁芯11轴向凹陷的平衡部,以实现所述转子铁芯11的动平衡调节,提高转子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由于无需在所述转子组件上额外的增加平衡块,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和现场安装操作工时以及节约安装空间。其中,所述平衡部由至少一个圆孔17组成,当在所述第一平衡端面14上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15上设有所述圆孔17时,所有所述圆孔17沿所述转子铁芯11径向的横截面的面积总和表示为s,s满足以下条件:0.02*п*(d22-d12)/2>S>0.02*п*(d22-d12)/4;其中,d1为转子铁芯11内径,d2为所述第一端环12和所述第二端环13的内径。当所述第一平衡端面14和所述第二平衡端面15均设有所述圆孔17时,分别计算第一平衡端面14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为圆柱体,中间具有装配孔,用于装配一转轴,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第一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转子铁芯装配孔内径的圆周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限定出第一平衡端面;以及,第二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的圆周在所述第二端面上限定出第二平衡端面;所述第一平衡端面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设有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凹陷的平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为圆柱体,中间具有装配孔,用于装配一转轴,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第一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转子铁芯装配孔内径的圆周在所述第一端面上限定出第一平衡端面;以及,第二端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环的内圆的圆周与所述装配孔的圆周在所述第二端面上限定出第二平衡端面;所述第一平衡端面和/或所述第二平衡端面设有沿所述转子铁芯轴向凹陷的平衡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部的面积S满足以下条件:0.02*п*(d22-d12)/2>S>0.02*п*(d22-d12)/4;其中,S为平衡部的面积,d1为转子铁芯内径,d2为端环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部是由至少一个圆孔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内设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司暾王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