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072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包含二个遮蔽层、二个控制层、二个第一黏着层、二个介电层、二个第二黏着层、二个绝缘层及至少一个导体。二个控制层设于二个遮蔽层之间,且控制层由不导电胶体及纳米材料构成。二个第一黏着层设于二个控制层之间。二个介电层设于二个第一黏着层之间。二个第二黏着层设于二个介电层之间。二个绝缘层设于二个第二黏着层之间。至少一个导体被二个绝缘层包覆。

Flexible Flat Arrang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扁平排线,特别涉及一种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来说,扁平排线中通常会具有被绝缘层及其他层状体包覆的导体,而导体本身会产生电磁波。承上所述,导体产生的电磁波会经由上下两层遮蔽层而在扁平排线内进行反射;然而,由于扁平排线中的导体个数可能不只一个,是以,反射中的电磁波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导体,进而产生远程串音。因此,如何更进一步地改善远程串音的问题,将是相关产业亟需研究探讨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已知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包含二个遮蔽层、二个控制层、二个第一黏着层、二个介电层、二个第二黏着层、二个绝缘层及至少一个导体。二个控制层设于二个遮蔽层之间,且控制层由不导电胶体及纳米材料混合所构成。二个第一黏着层设于二个控制层之间。二个介电层设于二个第一黏着层之间。二个第二黏着层设于二个介电层之间。二个绝缘层设于二个第二黏着层之间。至少一个导体被二个绝缘层包覆。优选地,遮蔽层可为金属层。优选地,金属层可为铝金属层。优选地,不导电胶体可为硅胶或环氧树脂。优选地,纳米材料可为纳米石墨、纳米碳球、纳米石墨烯、纳米氮化硅、纳米氮化硼、纳米氮化铝或其组合。优选地,第一黏着层可为亚克力胶层。优选地,介电层可为聚乙烯层。优选地,第二黏着层可为亚克力胶层。优选地,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可由一个遮蔽层、一个控制层、一个第一黏着层、一个介电层、一个第二黏着层、一个绝缘层、另一个绝缘层、另一个第二黏着层、另一个介电层、另一个第一黏着层、另一个控制层、另一个遮蔽层依序迭合构成。承上所述,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藉由控制层削减导体产生的电磁波,减少电磁波于二个遮蔽层之间反射后的量,进而达到改善远程串音之问题的功效。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为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为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的不具有控制层的实验测试示意图;图3是为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的具有控制层的实验测试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110:遮蔽层120:控制层130:第一黏着层140:介电层150:第二黏着层160:绝缘层170: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了解本技术之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之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之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之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之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本技术之优点、特征以及达到之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附图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技术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
具有基本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技术的范畴,且本技术的申请范围将仅为权利要求书所定义。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100包括二个遮蔽层110、二个控制层120、二个第一黏着层130、二个介电层140、二个第二黏着层150、二个绝缘层160及至少一个导体170。续言之,上述所提到的二个控制层120设于二个遮蔽层110之间,且控制层120由不导电胶体及纳米材料混合所构成。更详细地说,不导电胶体可为硅胶或环氧树脂,而纳米材料可为纳米石墨、纳米碳球、纳米石墨烯、纳米氮化硅、纳米氮化硼、纳米氮化铝或其组合。其中,纳米碳相关之纳米材料可以胶合或蒸镀的方法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承上所述,不导电胶体及纳米材料的混合物经过特殊的工艺制成后,将形成由六角形所组成的紧密数组结构,以通过六角形所组成的紧密数组结构对噪声及串音形成良好的抑制及防止效果。然而,二个第一黏着层130设于二个控制层120之间。二个介电层140设于二个第一黏着层130之间。二个第二黏着层150设于二个介电层140之间。二个绝缘层160设于二个第二黏着层150之间。至少一个导体170被二个绝缘层160包覆。因此,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100是由一个遮蔽层110、一个控制层120、一个第一黏着层130、一个介电层140、一个第二黏着层150、一个绝缘层160、另一个绝缘层160、另一个第二黏着层150、另一个介电层140、另一个第一黏着层130、另一个控制层120、另一个遮蔽层110依序迭合构成。至少一个导体170设于绝缘层160与另一个绝缘层160之间,由二个绝缘层160包覆。承上所述,当导体170产生的电磁波经过控制层120到遮蔽层110或是经遮蔽层110反射后再经过控制层120时,所述电磁波将会被控制层120削减,进而减轻对其他导体170产生远程串音的影响。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技术中不具有控制层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的实验测试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具有控制层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的实验测试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系为对不具有控制层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进行实验测试的曲线图,而图3所示的系为对本案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即具有控制层)进行测试的曲线图。表一如表一所示的实验测试数据可看出,在各组测试的起始频率-结束频率中,具有控制层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中点P0的数值皆是优于不具有控制层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中点P0的数值。由此可知,控制层的设置确实能达到降低远程串音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遮蔽层110可为金属层,进一步地可为铝金属层;第一黏着层130可为亚克力胶层;介电层140可为聚乙烯层;第二黏着层150可为亚克力胶层。然而,上述仅为示例性举例说明,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承上所述,本技术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藉由控制层削减导体产生的电磁波,减少电磁波于二个遮蔽层之间反射后的量,进而达到改善远程串音的问题的功效。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系为说明本技术之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之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之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技术之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遮蔽层;二个控制层,其设于所述二个遮蔽层之间,且所述控制层由不导电胶体及纳米材料混合所构成;二个第一黏着层,其设于所述二个控制层之间;二个介电层,其设于所述二个第一黏着层之间;二个第二黏着层,其设于所述二个介电层之间;二个绝缘层,其设于所述二个第二黏着层之间;以及至少一个导体,其被所述二个绝缘层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0 TW 1072062511.一种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遮蔽层;二个控制层,其设于所述二个遮蔽层之间,且所述控制层由不导电胶体及纳米材料混合所构成;二个第一黏着层,其设于所述二个控制层之间;二个介电层,其设于所述二个第一黏着层之间;二个第二黏着层,其设于所述二个介电层之间;二个绝缘层,其设于所述二个第二黏着层之间;以及至少一个导体,其被所述二个绝缘层包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为金属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铝金属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扁平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导电胶体为硅胶或环氧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城陈国书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