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77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杆,包括:固定于检测操作台的底部杆;调节杆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杆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杆的顶端之间可拆卸连接;顶部杆,所述顶部杆的底端与所述调节杆组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顶部杆的顶端设有采样探头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杆,通过调整调节杆组件的长度使得安装在顶部杆上的采样探头的高度保持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对被检过滤器进行移动扫描,可以匹配不同高度的厂房;而且底部杆、调节杆组件和顶部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当不用时,可以将检测杆拆解,便于携带和保存。

A Detec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杆
本技术涉及洁净室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所使用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而产品的生产环境对其质量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更为优质的产品,诸如电子、制药、医疗等领域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有着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因此需要实现空气净化的装置。现在,主要运用风机过滤单元作为过滤空气的末端设备,其由风机和高效过滤器等部件组成。其中,高效过滤器本身的过滤效率一般由生产厂家检测,出厂时附有滤器过滤效率报告单和合格证明。对制药企业来说,高效过滤器检漏是指高效过滤器及其系统安装后的现场检漏,主要是检查过滤器滤材中的小针孔和其他损坏,如框架密封、垫圈密封以及过滤器构架上的漏缝等。检漏的目的是通过检查高效过滤器及其与安装框架连接部位等处的密封性,及时发现高效过滤器本身及安装中存在的缺陷,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区域的洁净度。GB243-2016中规定,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检测,宜采用扫描法。过滤器下风侧用粒子计数器等动力采样头应放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以5~20mm/s的速度呈“S”形移动,对被检过滤器整个断面、封胶头和安装框架处进行移动扫描。由于高效过滤器安装在洁净室吊顶,由于产品及工艺的差异,洁净室吊顶距离地面一般4-10米不等,需要针对不同高度的洁净室来调整采样头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杆,用于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检测,能够匹配不同厂房高度,令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头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移动,对被检过滤器进行移动扫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杆,包括:固定于检测操作台的底部杆;调节杆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杆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杆的顶端之间可拆卸连接;顶部杆,所述顶部杆的底端与所述调节杆组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顶部杆的顶端设有采样探头安装机构。上述检测杆,将底部杆固定在检测操作台上,顶部杆上安装有采样探头,调节杆组件的长度可调,并且分别与底部杆和顶部杆可拆卸式连接,当开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检测时,根据厂房的高度改变调节杆组件的长度,使得采样探头的高度保持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通过推动检测操作台,对被检过滤器进行扫描。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通过改变调节杆组件的长度使得安装在顶部杆上的采样探头的高度保持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对被检过滤器进行移动扫描,可以匹配不同高度的厂房;而且底部杆、调节杆组件和顶部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当不用时,可以将检测杆拆解,便于携带和保存。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组件包括若干根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每相邻的两个调节杆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组件中,每相邻的两个调节杆之间,前一级调节杆的末端设有外螺纹,后一级调节杆的首端设有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底部杆与所述调节杆组件之间螺纹连接,和/或,所述调节杆组件与所述顶部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底部杆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组件和所述顶部杆连接的部分分别具有相匹配的内外螺纹;或,所述底部杆与所述调节杆组件连接的部分设有内螺纹,其余部分车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组件和所述顶部杆连接的部分分别具有相匹配的内外螺纹。优选地,所述底部杆上设有与所述底部杆外表面设有的外螺纹配合的螺母以用于调整所述底部杆漏出检测操作台的长度。优选地,所述采样探头安装机构包括所述顶部杆顶端开设有的一螺丝孔,所述采样探头通过穿过所述螺丝孔的螺丝安装于所述顶部杆的顶端,且采样探头相对于所述检测杆角度可调。优选地,所述底部杆、所述调节杆组件和所述顶部杆内部开有通孔,以使采样管穿过。优选地,所述顶部杆的顶端开设有穿出孔,所述穿出孔位于所述螺丝孔下方,所述采样管由所述穿出孔穿出并与所述采样探头连接。优选地,所述底部杆、所述调节杆组件具有的调节杆以及所述顶部杆的长度相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的底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的顶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操作台;2-底部杆;21-螺母;3-调节杆组件;31-调节杆;4-顶部杆;41-穿出孔;42-螺丝;5-采样探头;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杆,包括:固定于检测操作台1的底部杆2;调节杆组件3,其中,调节杆组件3的底端与底部杆2的顶端之间可拆卸连接;顶部杆4,其中,顶部杆4的底端与调节杆组件3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且顶部杆4的顶端设有采样探头安装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将底部杆2固定于检测操作台1上,调节杆组件3与底部杆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顶部杆4与调节杆组件3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且顶部杆上安装有采样探头5。当使用检测杆进行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检测时,通过改变调节杆组件3的长度以使得检测杆的整体的长度适应不同的厂房高度,同时使得采样探头5的高度保持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对被检过滤器进行移动扫描。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杆通过改变调节杆组件3的长度使得安装在顶部杆4上的采样探头5的高度保持在距离被检测部位20mm~30mm处,对被检过滤器进行移动扫描,可以匹配不同高度的厂房;而且底部杆2、调节杆组件3和顶部杆4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当不用时,可以将检测杆拆解,便于携带和保存。具体地,调节杆组件3包括若干根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31,每相邻的两个调节杆31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将调节杆组件3拆分成若干根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杆31,根据不同的厂房高度,选择相应的调节杆31的数量,有效地控制了调节杆组件3的长度,进而调节了检测杆的整体长度,来匹配相应的厂房高度。其中,如图3所示,调节杆组件3中,每相邻的两个调节杆31之间,前一级调节杆31的末端设有外螺纹,后一级调节杆的首端设有内螺纹,调节杆3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便连接和拆卸,可有效地调整调节杆组件的长度。进一步地,底部杆2与调节杆组件31之间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调节杆组件3与顶部杆4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当通过螺纹连接时,由于各杆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制作时比较方便。具体地,底部杆2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用以与检测操作台配合并固定,调节杆组件3和顶部杆4连接的部分分别具有相匹配的内外螺纹;或,底部杆2与调节杆组件3连接的部分设有内螺纹,其余部分车有外螺纹,调节杆组件3和顶部杆4连接的部分分别具有相匹配的内外螺纹。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底部杆2外周面的螺纹,操作方便。其中,如图2所示,底部杆2上设有与底部杆2外表面设有螺母21,该螺母21与底部杆2的外螺纹配合,用于调整底部杆2漏出检测操作台的长度,并起到固定底部杆2的作用,同时也可调整检测杆整体的高度。具体地,如图4所示,采样探头安装机构包括顶部杆4顶端开设有的一螺丝孔,该螺丝孔中穿有一根螺丝42,螺丝42一端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检测操作台的底部杆;调节杆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杆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杆的顶端之间可拆卸连接;顶部杆,所述顶部杆的底端与所述调节杆组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顶部杆的顶端设有采样探头安装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检测操作台的底部杆;调节杆组件,其中,所述调节杆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杆的顶端之间可拆卸连接;顶部杆,所述顶部杆的底端与所述调节杆组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顶部杆的顶端设有采样探头安装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组件包括若干根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每相邻的两个调节杆之间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组件中,每相邻的两个调节杆之间,前一级调节杆的末端设有外螺纹,后一级调节杆的首端设有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杆与所述调节杆组件之间螺纹连接,和/或,所述调节杆组件与所述顶部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杆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组件和所述顶部杆连接的部分分别具有相匹配的内外螺纹;或,所述底部杆与所述调节杆组件连接的部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娟章忠飞田炳欢闻义翟传明张超李晨寇应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投工程研究检测评定中心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