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琬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19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包括沥青涂层、外管道、吸声层、保温层、加强层、隔音层、内管道、隔流板、中心管、副管、固定块、第一通孔、活塞板、弹簧和第二通孔。隔音层采用的是阻尼隔音材料与吸声海绵复合组成,能够有效的减轻水流冲撞管道引起的管道共振噪音,吸声层采用的是内部为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当噪音声波入射到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的表面时激发其微孔内部的空气振动,使振动空气的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从而声能被衰减;通过将高压水流注入副管内部,高压水流会从第一通孔内部进入,从而压缩活塞板向底部运动,高压水流会喷射至中心管内部底端,对中心管内部底端沉淀的污泥进行冲刷。

A Convenient Maintenance Structure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结构,具体是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属于给排水管道

技术介绍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排水管道长度按所有排水总管、干管、支管及检查井,连接井进出口等长度和计算,不包括雨水口至排水管道间的连接管、进户管及明渠;计算时应按单管计算,即在同一条街道上如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并排的排水管道时,应按每条排水管道之和的长度计算。给排水管道在使用时,内部污水在流动时会撞击管壁而发出噪音,特别是在晚上,较大的噪音会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且在污水中存在着很多的污泥,长时间使用时会使得污泥在管道的底部沉淀,容易造成堵塞,管道内部不便于维护,会增加排水的难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安装的外管道、加强层、中心管和导流结构;所述外管道外侧面设有沥青涂层,所述外管道内侧面套接有吸声层,且所述吸声层内侧面套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接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面,且所述加强层的内侧面套接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有隔流板,所述隔流板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隔音层的内侧壁上,所述隔流板另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且所述隔音层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为内管道;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副管、固定块、第一通孔、活塞板、弹簧和第二通孔,所述副管设在所述内管道的内部,且所述副管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隔音层、所述中心管固接;所述副管内部开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侧壁开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中心管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内腔底部固接有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顶部固接有所述活塞板;通过所述副管、所述活塞板、所述弹簧和所述中心管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向所述副管内部注入高压水流的同时高压水流会压缩所述活塞板底部的所述弹簧再经过所述第二通孔对喷射至所述中心管内部,以此来达到了高压水流对所述中心管内壁冲刷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外管道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且其外表面复合有所述沥青涂层。优选的,所述吸声层采用的是玻璃棉材料,其内部为多孔结构。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的是聚氨酯保温材料,且所述加强层采用的是钢塑复合管。优选的,所述隔流板为弧形结构,所述隔流板的数目为三个,且等距离分布在所述中心管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副管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副管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等距离分布在所述副管内部底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其内部设有吸声层和隔音层,隔音层采用的是阻尼隔音材料与吸声海绵复合组成,隔音层能够有效的减轻水流冲撞管道引起的管道共振噪音,一些未被隔绝的噪音会经过吸声层,吸声层采用的是内部为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当噪音声波入射到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的表面时激发其微孔内部的空气振动,使空气与固体筋络音产生相对运动,由空气的粘滞性在微孔内产生相应的粘滞阻力,使振动空气的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从而声能被衰减。2、本技术的内部安装有副管,副管的内部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中心管内部相互连通,通过将高压水流注入副管内部,高压水流会从第一通孔内部进入,从而压缩活塞板向底部运动,此时弹簧被压缩,高压水流会从第二通孔内部喷射至中心管内部底端,从而对中心管内部底端沉淀的污泥进行冲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沥青涂层,2、外管道,3、吸声层,4、保温层,5、加强层,6、隔音层,7、内管道,8、隔流板,9、中心管,10、副管,11、固定块,12、第一通孔,13、活塞板,14、弹簧,15、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安装的外管道2、加强层5、中心管9和导流结构。所述外管道2外侧面设有沥青涂层1,所述外管道2内侧面套接有吸声层3,且所述吸声层3内侧面套接有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套接在所述加强层5的外侧面,且所述加强层5的内侧面套接有隔音层6;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中心管9之间设有隔流板8,所述隔流板8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隔音层6的内侧壁上,所述隔流板8另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中心管9的外侧壁,且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中心管9之间设为内管道7。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副管10、固定块11、第一通孔12、活塞板13、弹簧14和第二通孔15,所述副管10设在所述内管道7的内部,且所述副管10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固定块11与所述隔音层6、所述中心管9固接;所述副管10内部开有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内侧壁开有第二通孔15,且所述第二通孔15与所述中心管9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2内腔底部固接有所述弹簧14,且所述弹簧14顶部固接有所述活塞板13。通过所述副管10、所述活塞板13、所述弹簧14和所述中心管9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向所述副管10内部注入高压水流的同时高压水流会压缩所述活塞板13底部的所述弹簧14再经过所述第二通孔15对喷射至所述中心管9内部,以此来达到了高压水流对所述中心管9内壁冲刷的目的。所述外管道2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且其外表面复合有所述沥青涂层1,提高本技术的保温效果和抗腐蚀能力;所述吸声层3采用的是玻璃棉材料,其内部为多孔结构,当噪音声波入射到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的表面时激发其微孔内部的空气振动,使空气与固体筋络音产生相对运动,由空气的粘滞性在微孔内产生相应的粘滞阻力,使振动空气的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从而声能被衰减;所述保温层4采用的是聚氨酯保温材料,且所述加强层5采用的是钢塑复合管,增强本技术的保温能力;所述隔流板8为弧形结构,所述隔流板8的数目为三个,且等距离分布在所述中心管9的表面,所述隔流板8能够对内部流水进行分割,避免堵塞;所述固定块11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副管10的表面,起到固定所述副管10的作用;所述副管10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且等距离分布在所述副管10内部底端,使得所述中心管9内部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增强其维护能力。本技术的做外层设有沥青涂层1,沥青涂层1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保温层4采用的是聚氨酯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隔音层6采用的是阻尼隔音材料与吸声海绵复合组成,隔音层6能够有效的减轻水流冲撞管道引起的管道共振噪音,一些未被隔绝的噪音会经过吸声层3,吸声层3采用的是内部为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当噪音声波入射到多孔结构的玻璃棉材料的表面时激发其微孔内部的空气振动,使空气与固体筋络音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安装的外管道(2)、加强层(5)、中心管(9)和导流结构;所述外管道(2)外侧面设有沥青涂层(1),所述外管道(2)内侧面套接有吸声层(3),且所述吸声层(3)内侧面套接有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套接在所述加强层(5)的外侧面,且所述加强层(5)的内侧面套接有隔音层(6);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中心管(9)之间设有隔流板(8),所述隔流板(8)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隔音层(6)的内侧壁上,所述隔流板(8)另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中心管(9)的外侧壁,且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中心管(9)之间设为内管道(7);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副管(10)、固定块(11)、第一通孔(12)、活塞板(13)、弹簧(14)和第二通孔(15),所述副管(10)设在所述内管道(7)的内部,且所述副管(10)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固定块(11)与所述隔音层(6)、所述中心管(9)固接;所述副管(10)内部开有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内侧壁开有第二通孔(15),且所述第二通孔(15)与所述中心管(9)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2)内腔底部固接有所述弹簧(14),且所述弹簧(14)顶部固接有所述活塞板(13);通过所述副管(10)、所述活塞板(13)、所述弹簧(14)和所述中心管(9)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了向所述副管(10)内部注入高压水流的同时高压水流会压缩所述活塞板(13)底部的所述弹簧(14)再经过所述第二通孔(15)对喷射至所述中心管(9)内部,以此来达到了高压水流对所述中心管(9)内壁冲刷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维护的给排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安装的外管道(2)、加强层(5)、中心管(9)和导流结构;所述外管道(2)外侧面设有沥青涂层(1),所述外管道(2)内侧面套接有吸声层(3),且所述吸声层(3)内侧面套接有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套接在所述加强层(5)的外侧面,且所述加强层(5)的内侧面套接有隔音层(6);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中心管(9)之间设有隔流板(8),所述隔流板(8)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隔音层(6)的内侧壁上,所述隔流板(8)另一端端面固接在所述中心管(9)的外侧壁,且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中心管(9)之间设为内管道(7);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副管(10)、固定块(11)、第一通孔(12)、活塞板(13)、弹簧(14)和第二通孔(15),所述副管(10)设在所述内管道(7)的内部,且所述副管(10)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固定块(11)与所述隔音层(6)、所述中心管(9)固接;所述副管(10)内部开有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内侧壁开有第二通孔(15),且所述第二通孔(15)与所述中心管(9)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2)内腔底部固接有所述弹簧(14),且所述弹簧(14)顶部固接有所述活塞板(13);通过所述副管(10)、所述活塞板(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琬肖维民何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