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触控显示器和触控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31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41
本揭示提供触控板、触控显示器和触控板的制作方法。触控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弹性介电材料。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互相绝缘。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重迭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上。所述弹性介电材料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之间。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and Touch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板、触控显示器和触控板的制作方法
本揭示涉及触控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板、触控显示器和触控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移动式装置,例如手机,最新的技术是屏幕指纹解锁感知功能,但是如何判断用户在屏幕上按压以启动指纹识别及显示对应的解锁提示图案较少被提及。另外,电容式触控板对于按压力道比较无法提供感知反馈。故,有需要提供一种触控板、触控显示器和触控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的一目的在于提供触控板、触控显示器和触控板的制作方法,能实现按压辨识的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示提供一种触控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互相绝缘。所述触控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弹性介电材料。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上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重迭设置。所述弹性介电材料,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之间。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其中所述弹性介电材料包覆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一厚度。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一厚度。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其中所述弹性介电材料为高介电系数弹性高分子材料。本揭示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一控制电路、及一触控板。所述触控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显示面板与触控板。所述触控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互相绝缘。所述触控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及一弹性介电材料。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上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重迭设置。所述弹性介电材料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之间。所述控制电路用以依据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之间的一电容及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一电容的差异来判断所述触控板是否凹入或凸出。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中所述弹性介电材料包覆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一厚度。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一厚度。本揭示还提供一种触控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一基板上形成图案化的至少一驱动电极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蚀刻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以降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一厚度;以一弹性介电材料覆盖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并曝露出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上方形成图案化的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重迭设置;及以所述弹性介电材料覆盖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及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并平坦化所述弹性介电材料的一表面。由于本揭示的实施例的触控板,于使用者按压时,弹性介电材料随之形变造成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距离不同,使得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不同。因此,本揭示的实施例能有效实现按压辨识的效果。为让本揭示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方块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以及图4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揭示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揭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层、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而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参照图1,本揭示提供一种触控板100包括一基板30、至少一驱动电极20、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设置于所述基板30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设置于所述基板30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互相绝缘。所述触控板100更包括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及一弹性介电材料40。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上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重迭设置。所述弹性介电材料40,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之间。具体的,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的材料可包括氧化铟锡(ITO),镍金金属薄层等。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100,其中所述弹性介电材料40包覆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100,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的一厚度。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100,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的一厚度。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板100,其中所述弹性介电材料40为高介电系数弹性高分子材料。参照图4及1,本揭示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1000,包括一显示面板200、一控制电路300、及一触控板100。所述触控板10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所述控制电路300电连接显示面板200与触控板100。所述触控板100包括一基板30、至少一驱动电极20、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设置于所述基板30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设置于所述基板30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互相绝缘。所述触控板100更包括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及一弹性介电材料40。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上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重迭设置。所述弹性介电材料40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之间。所述控制电路300用以依据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之间的一电容及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12之间的一电容的差异来判断所述触控板100是否凹入或凸出。具体的,当触摸板100凹入时,弹性介电材料随之形变造成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11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20的距离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互相绝缘,其中,所述触控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上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重迭设置;及一弹性介电材料,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互相绝缘,其中,所述触控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上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重迭设置;及一弹性介电材料,设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介电材料包覆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的一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的一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感应电极的一厚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介电材料为高介电系数弹性高分子材料。6.一种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控制电路、及一触控板,其中,所述触控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显示面板与触控板,其中,所述触控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及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至少一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电极互相绝缘,其中,所述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