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12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包括高架桥、待设计道路以及若干条匝道,高架桥预设有第一立交接口、第二立交接口及第三立交接口,待设计道路包括左向地面道路和右向地面道路,匝道包括第一匝道、第二匝道及第三匝道,第二匝道连通在第二立交接口与右向地面道路之间,第二匝道的主体部分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三匝道连通在第三立交接口与左向地面道路之间,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一匝道与第一立交接口连通后与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接合;第二匝道和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互为同心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短距离内大高度差的有效过渡。

A concentric circle interchang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taggered layers with small reserv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
本技术涉及立交桥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城市道路丁字交叉口中的立交匝道,主要为定向匝道和圆形匝道,其中右转多采用定向匝道,左转多采用定向匝道或圆形匝道,而圆形匝道的转向角度为270°。以上的匝道类型既用于新建道路的立交,也用于在现状道路的基础上增加的立交。一般的立交匝道连接地面和桥梁、桥梁和桥梁、地面和隧道,它们之间的高差一般为一层行车净空,匝道全线需要过渡的高差约为7m。特别对于城市道路来讲,用地比较紧张,或者限制条件较多,不宜通过匝道过渡两层高差,因为行车坡度一致的前提下,高差越大,需要的匝道长度越长,占地面积越大,影响越大,特别是桥梁形式的匝道。所以,对于存在较大高度差的交叉路口而言,现有的立交匝道均需要设置的很长,但是这又与有限的预留空间存在矛盾,导致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包括实现上、下通行的高架桥、位于高架桥一侧且与高架桥交叉形成交叉路口的待设计道路以及连接高架桥与待设计道路之间的若干条匝道,所述高架桥沿下行方向由上至下间隔预设有第一立交接口和第二立交接口,所述高架桥沿上行方向预设有第三立交接口;所述待设计道路为双向道路且包括左向地面道路和右向地面道路;所述第二立交接口与第三立交接口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基本呈上、下布置;所述第一立交接口位于左向地面道路的一侧;所述匝道包括第一匝道、第二匝道以及第三匝道,第二匝道的上端部与第二立交接口连通,第二匝道的下端部连接至右向地面道路,第二匝道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三匝道的上端部与第三立交接口连通,第三匝道的下端部连接至左向地面道路,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一匝道与第一立交接口连通后延伸至与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接合;第二匝道和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互为同心圆。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立交接口的高度高于第三立交接口的高度,所述第三立交接口的高度高于第一立交接口的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匝道的圆形匝道与右向地面道路在接合处呈相切状,所述第三匝道的圆形匝道与左向地面道路在接合处呈相切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匝道设置成弧形,所述第一匝道的下端部在左向地面道路的上方与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呈相切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待设计道路还包括连通隧道的左向隧道匝道和右向隧道匝道。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立交接口与第三立交接口的高度差为7m,所述第二立交接口与第一立交接口的高度差为15m,所述左向隧道匝道和右向隧道匝道的靠近高架桥端与高架桥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0m。有益效果:本技术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情形,当需要过渡的高度差很大且预留空间较小时,采取本技术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达到高度差的有效过渡。本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地布置匝道,最终使得匝道长度可以满足过渡高差的要求,同时实现了三个交通转向,包括一个左转和两个右转,使得待设计道路与高架桥的合理连通,满足了预先设定的半互通立交的交通功能,进而解决了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中第一立交接口13、第二立交接口14以及第三立交接口15在图中通过实心圆点来表示,并且N表示北向。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包括实现上、下通行的高架桥、位于高架桥一侧且与高架桥交叉形成交叉路口的待设计道路以及连接高架桥与待设计道路之间的若干条匝道,高架桥沿下行方向由上至下间隔预设有第一立交接口13和第二立交接口14,高架桥沿上行方向预设有第三立交接口15。待设计道路为双向道路且包括左向地面道路21和右向地面道路22;第二立交接口14与第三立交接口15位于右向地面道路22的一侧且基本呈上、下布置;第一立交接口13位于左向地面道路2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高架桥呈南北走向,待设计道路呈东西走向。其中高架桥的左侧为下行通道11,右侧为上行通道12,待设计道路在高架桥的左侧通过匝道与高架桥连通。车辆在左向地面道路21上往西向行驶,在右向地面道路22上往东向行驶。高架桥上预留的第一立交接口13位于待设计道路的北面,高架桥上预留的第二立交接口14和第三立交接口15位于待设计道路的南面。匝道包括第一匝道31、第二匝道32以及第三匝道33,第二匝道32的上端部与第二立交接口14连通,第二匝道32的下端部连接至右向地面道路22,第二匝道32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右向地面道路22上的车辆驶入至第二匝道32并绕圆形匝道逐渐提升高度,最后经第二立交接口14驶入至高架桥的下行通道11,完成右向地面道路22上车辆的右转。第三匝道33的上端部与第三立交接口15连通,第三匝道33的下端部连接至左向地面道路21,第三匝道33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高架桥的上行通道12内的车辆经第三立交接口15驶出,进入第三匝道33并绕圆形匝道逐渐降低高度,最后驶入左向地面道路21,完成高架桥的上行通道12内的车辆的左转。第一匝道31与第一立交接口13连通后延伸至与第三匝道33的主体部分接合;高架桥的下行通道11内的车辆经第一立交接口13驶出并沿着第一匝道31行驶,直至驶入至第三匝道33,进入第三匝道33并绕圆形匝道逐渐降低高度,最后驶入左向地面道路21,完成高架桥的下行通道11内的车辆的右转。第二匝道32的圆形匝道与右向地面道路22在接合处呈相切状,第三匝道33的圆形匝道与左向地面道路21在接合处呈相切状。第一匝道31设置成弧形,第一匝道31的下端部在左向地面道路21的上方与第三匝道33的主体部分呈相切状。通过大致相切的方式实现连通,过渡圆滑。本技术中,第二匝道32和第三匝道33的主体部分均位于右向地面道路22的一侧且互为同心圆。即第二匝道32和第三匝道33的主体部分基本处于高架桥与待设计道路所围成的象限中。该象限所在的区域即为设置匝道的预留空间。本技术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情形,当需要过渡的高度差很大且预留空间较小时,采取本技术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达到高度差的有效过渡。本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地布置匝道,最终使得匝道长度可以满足过渡高差的要求,同时实现了三个交通转向,包括一个左转和两个右转,使得待设计道路与高架桥的合理连通,满足了预先设定的半互通立交的交通功能,进而解决了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立交接口14的高度高于第三立交接口15的高度,第三立交接口15的高度高于第一立交接口13的高度。通过该高度差的设置,使得两个圆形匝道的高程不同,并实现两个圆形匝道的错层分布,以便实现有限空间内的结构合理布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待设计道路还包括连通隧道的左向隧道匝道23和右向隧道匝道24。在左向隧道匝道23和右向隧道匝道24的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上、下通行的高架桥、位于高架桥一侧且与高架桥交叉形成交叉路口的待设计道路以及连接高架桥与待设计道路之间的若干条匝道,所述高架桥沿下行方向由上至下间隔预设有第一立交接口和第二立交接口,所述高架桥沿上行方向预设有第三立交接口;所述待设计道路为双向道路且包括左向地面道路和右向地面道路;所述第二立交接口与第三立交接口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基本呈上、下布置;所述第一立交接口位于左向地面道路的一侧;所述匝道包括第一匝道、第二匝道以及第三匝道,第二匝道的上端部与第二立交接口连通,第二匝道的下端部连接至右向地面道路,第二匝道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三匝道的上端部与第三立交接口连通,第三匝道的下端部连接至左向地面道路,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一匝道与第一立交接口连通后延伸至与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接合;第二匝道和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互为同心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预留空间较小的上下行错层的同心圆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上、下通行的高架桥、位于高架桥一侧且与高架桥交叉形成交叉路口的待设计道路以及连接高架桥与待设计道路之间的若干条匝道,所述高架桥沿下行方向由上至下间隔预设有第一立交接口和第二立交接口,所述高架桥沿上行方向预设有第三立交接口;所述待设计道路为双向道路且包括左向地面道路和右向地面道路;所述第二立交接口与第三立交接口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基本呈上、下布置;所述第一立交接口位于左向地面道路的一侧;所述匝道包括第一匝道、第二匝道以及第三匝道,第二匝道的上端部与第二立交接口连通,第二匝道的下端部连接至右向地面道路,第二匝道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三匝道的上端部与第三立交接口连通,第三匝道的下端部连接至左向地面道路,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环绕形成上下错开的圆形匝道;第一匝道与第一立交接口连通后延伸至与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接合;第二匝道和第三匝道的主体部分位于右向地面道路的一侧且互为同心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预留空间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新宁平华王蓓熊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