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一号防护网,且两个一号防护网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内罐,所述内罐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柱,所述转柱的外壁设置有三至四个分隔层,且分隔层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个隔离架,所述隔离架的一端焊接于转柱的外壁,且隔离架远离转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筒,三个所述固定筒的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盖,且固定筒的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卡口,滑盖的一侧粘接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进料管在内罐与盒体之间放置活性炭等除潮吸附剂,可有效保护茶叶不受外界湿气污染而发霉,提高了茶叶的储存质量和储存时长。
A Multifunctional Tea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
本技术涉及茶叶盒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喜爱品茶的人大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使茶叶保持干燥经常利用密闭的茶叶罐对茶叶进行密封保存,在需要取出茶叶时,打开盖子倒出茶叶或者用手取出茶叶。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20401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防潮茶叶盒,包括茶叶盒体和茶叶盒盖,所述茶叶盒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提手和两个旋转螺栓,所述茶叶盒体的内表面还固定安装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用于干燥盒体的干燥箱。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多功能的防潮茶叶盒存在以下不足:在取用茶叶时,将茶叶罐内茶叶全部暴露于空气中进行茶叶的取放,不仅容易使茶叶受潮变质,并且取放不便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一号防护网,且两个一号防护网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内罐,所述内罐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柱,所述转柱的外壁设置有三至四个分隔层,且分隔层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个隔离架,所述隔离架的一端焊接于转柱的外壁,且隔离架远离转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筒,三个所述固定筒的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盖,且固定筒的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卡口,滑盖的一侧粘接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密封卡口的规格相适配,所述盒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相向一侧外壁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提手架,提手架的中轴线位置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盒体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且盒体底部外壁的四角均设置有底脚筒,底脚筒远离盒体的一端和进料管的顶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搭架,且搭架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罐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开有通口,且通口的内壁通过橡胶套密封有密封盖。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盖的一侧外壁开有半圆槽,且半圆槽的内壁设置有拉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架的一侧外壁开有开口,且开口的内壁设置有二号防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架的顶端外壁开有储放槽,且储放槽为矩形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两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三至四个盒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盒体和内罐,将茶叶储存至内罐中,从而间接的与外界隔离,并且设置一号防护网与进料管,可通过进料管在内罐与盒体之间放置活性炭等除潮吸附剂,可有效保护茶叶不受外界湿气污染而发霉;2、通过设置转柱和隔离架,能够将茶叶分隔放置,从而避免取用茶叶时将大量茶叶暴露在外部,降低了茶叶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并且设置二号防护网和储放槽,能够在内部放置活性炭等除潮剂,内外双重保护,提高了茶叶的储存质量和储存时长;3、通过设置固定架和提手架,能够方便茶叶盒的拿取盒存放,并且半圆换结构的提手架,提高了提拿的舒适度,并且设置搭架,能够在盒体上放置檫杯布和檫杯等物品,提高了茶叶盒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的内罐内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中:1盒体、2内罐、3密封盖、4固定架、5提手架、6搭架、7密封塞、8进料管、9一号防护网、10滑盖、11底脚筒、12拉头、13固定筒、14底板、15隔离架、16储放槽、17二号防护网、18半圆槽、19转柱、20盒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一号防护网9,且两个一号防护网9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内罐2,内罐2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柱19,转柱19的外壁焊接有三至四个分隔层,且分隔层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三个隔离架15,隔离架15的一端焊接于转柱19的外壁,且隔离架15远离转柱19的一端焊接有固定筒13,三个固定筒13的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盖10,且固定筒13的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卡口,滑盖10的一侧粘接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密封卡口的规格相适配,盒体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固定架4,且两个固定架4相向一侧外壁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提手架5,提手架5的中轴线位置为半圆环结构,盒体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焊接有进料管8,且盒体1底部外壁的四角均焊接有底脚筒11,底脚筒11远离盒体1的一端和进料管8的顶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塞7。本技术中,盒体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搭架6,且搭架6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架4的一侧外壁,内罐2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开有通口,且通口的内壁通过橡胶套密封有密封盖3,滑盖10的一侧外壁开有半圆槽18,且半圆槽18的内壁焊接有拉头12,隔离架15的一侧外壁开有开口,且开口的内壁焊接有二号防护网17,隔离架15的顶端外壁开有储放槽16,且储放槽16为矩形结构,盒体1两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三至四个盒盖20。工作原理:通过进料管8将活性炭等除潮剂加入至内罐2和盒体1之间,并通过一号防护网9防护避免漏出,当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打开底脚筒11上的密封塞7即可倒出,打开盒盖20,并通过拉头12拉开滑盖10,即可将茶叶放置在内罐2内,转动固定筒13从而转动分隔区间,进行单独区间的放茶动作,并打开顶端的密封盖3在储放槽16内放置活性炭等除潮剂达到内外除潮的效果,即可完成茶叶的存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一号防护网(9),且两个一号防护网(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内罐(2),所述内罐(2)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柱(19),所述转柱(19)的外壁设置有三至四个分隔层,且分隔层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个隔离架(15),所述隔离架(15)的一端焊接于转柱(19)的外壁,且隔离架(15)远离转柱(1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筒(13),三个所述固定筒(13)的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盖(10),且固定筒(13)的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卡口,滑盖(10)的一侧粘接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密封卡口的规格相适配,所述盒体(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架(4),且两个固定架(4)相向一侧外壁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提手架(5),提手架(5)的中轴线位置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盒体(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8),且盒体(1)底部外壁的四角均设置有底脚筒(11),底脚筒(11)远离盒体(1)的一端和进料管(8)的顶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塞(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一号防护网(9),且两个一号防护网(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内罐(2),所述内罐(2)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柱(19),所述转柱(19)的外壁设置有三至四个分隔层,且分隔层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个隔离架(15),所述隔离架(15)的一端焊接于转柱(19)的外壁,且隔离架(15)远离转柱(1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筒(13),三个所述固定筒(13)的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盖(10),且固定筒(13)的一侧外壁开有密封卡口,滑盖(10)的一侧粘接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密封卡口的规格相适配,所述盒体(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架(4),且两个固定架(4)相向一侧外壁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提手架(5),提手架(5)的中轴线位置为半圆环结构,所述盒体(1)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8),且盒体(1)底部外壁的四角均设置有底脚筒(11),底脚筒(11)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双镖,
申请(专利权)人:赖双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