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
本技术涉及汽车隔热垫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通过车身底板传导入车内,为提高乘驾舒适性,要求减少热量对车内环境的影响;为了适应现有技术的需要,很多生产厂家研制出了汽车隔热垫,即设置于车身底板的下方,将车身底板与发动机隔开;由于车身底板下方设置有一些线束与气管,这些线束与气管有些需要从车身底板下方引入车身底板内部,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汽车隔热垫与车身底板上开口,将线束与底板从开口处引入车身底板内部,这样,虽然汽车隔热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发动机热量向车身底板的传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热量能通过隔热垫上的开口向车身底板传递;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隔热垫,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隔热垫带有开口,不能很好的阻隔发动机的热量向车身底板内部传递这一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包括隔热层和耐热底层,所述隔热层缝制在耐热底层的上表面中部,且隔热层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等距离分布且互相平行的半圆槽,所述耐热底层相对两侧外壁均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沉槽,且矩形沉槽内均插接有钢丝,所述钢丝远离矩形沉槽的一端均焊接有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上表面中部均预留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和耐热底层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有吸音棉,且吸音棉内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均开有第二沉孔,且第二沉孔内均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包括隔热层(2)和耐热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缝制在耐热底层(1)的上表面中部,且隔热层(2)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等距离分布且互相平行的半圆槽(5),所述耐热底层(1)相对两侧外壁均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沉槽(8),且矩形沉槽(8)内均插接有钢丝(10),所述钢丝(10)远离矩形沉槽(8)的一端均焊接有矩形块(4),且矩形块(4)的上表面中部均预留有第一沉孔(3),所述第一沉孔(3)的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9),所述隔热层(2)的下表面和耐热底层(1)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有吸音棉(12),且吸音棉(12)内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均开有第二沉孔(6),且第二沉孔(6)内均卡接有压缩弹簧(13),所述耐热底层(1)的下表面卡接有耐磨层(14),且耐磨层(14)的面积等于耐热底层(1)的面积,所述压缩弹簧(13)两端的疏密度不同,且压缩弹簧(13)靠近顶端的密度小于压缩弹簧(13)靠近底端的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包括隔热层(2)和耐热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缝制在耐热底层(1)的上表面中部,且隔热层(2)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等距离分布且互相平行的半圆槽(5),所述耐热底层(1)相对两侧外壁均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沉槽(8),且矩形沉槽(8)内均插接有钢丝(10),所述钢丝(10)远离矩形沉槽(8)的一端均焊接有矩形块(4),且矩形块(4)的上表面中部均预留有第一沉孔(3),所述第一沉孔(3)的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9),所述隔热层(2)的下表面和耐热底层(1)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有吸音棉(12),且吸音棉(12)内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均开有第二沉孔(6),且第二沉孔(6)内均卡接有压缩弹簧(13),所述耐热底层(1)的下表面卡接有耐磨层(14),且耐磨层(14)的面积等于耐热底层(1)的面积,所述压缩弹簧(13)两端的疏密度不同,且压缩弹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远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