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25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包括熔炼炉、挤压轮,熔炼炉和挤压轮之间设置有收卷装置、校直装置和清洗装置,挤压轮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表面设置有键槽,挤压轮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挤压槽,挤压轮上设置有模腔,模腔上设置有模具放置槽,模具放置槽内设置有阳模和阴模,挤压槽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挤压槽一和挤压槽二,熔炼炉设置有两个与挤压槽一、挤压槽二相互配合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挤压轮上设置两个挤压槽,材料沿着两个挤压槽传输到阳模的第一阳模进料口、第二阳模进料口后进入阴模内进行无缝焊接成型,整个过程可以不间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加工成型长管、连续性好。

A Radial Continuous Extrusion Fabrication Device for Special-shaped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异形管的制备
,具体为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简单断面厚壁方管制备一般采用普通挤压法,圆管采用轧制法或普通挤压法。而复杂断面异形管制备,由于成形形状复杂,无法通过挤压穿孔和轧制穿孔法制成无缝管。有缝管材可通过冷弯带材加焊接的方法成形。由于成形温度高,模具分流桥强度问题,一直是连续挤压成形的难点。专利2015101353147公开了一种锌铝合金焊丝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将水平连铸和连续挤压进行了结合,但是该专利仅进行了单槽的挤压制备,对分流难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对于异形管的制备该方法和装备不能完成。专利申请号:201710578878.7公开了一种大长尺度异形铜管生产线,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1、阳模直接装在模腔上,更换时需要两者同时更换,适应性差,产品更改难;2、由于空间限制,其难加工截面复杂的管材;3、工艺只有连续挤压工序,没有结合水平连铸工艺,对溢料和废料无法重复利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可一次成型、不需要拉拔、长度不受限制地制备异形管,且可对生产过程产生的溢料和废料在线重复利用,提高资源的整合效率,整个工艺过程流程短、生产灵活、高效、节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包括熔炼炉、挤压轮,熔炼炉和挤压轮之间设置有收卷装置、校直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挤压轮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表面设置有键槽,挤压轮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挤压槽,所述挤压轮上设置有模腔,模腔上设置有模具放置槽,模具放置槽内设置有阳模和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挤压槽一和挤压槽二,所述阳模上设置有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一侧均和设置在阴模上的阴模进料口配合,阳模进料口一另一侧和挤压槽一相互配合,阳模进料口二另一侧和挤压槽二相互配合,所述熔炼炉设置有两个与挤压槽一、挤压槽二相互配合的出料口。作为上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阳模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模芯。作为上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模腔上设置有固定孔、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第一堵头和挤压槽一相互配合,第二堵头和挤压槽二相互配合。作为上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堵头前方设置有模腔进料口一,第二堵头前方设置有模腔进料口二,模腔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一连通且相互配合,模腔进料口二和阳模进料口二连通且相互配合。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挤压轮上设置两个挤压槽,材料沿着两个挤压槽传输到阳模的第一阳模进料口、第二阳模进料口后进入阴模内进行无缝焊接成型,整个过程可以不间断,本技术可以加工成型长管、连续性好。2、本技术较单槽连续挤压,无需分流桥,降低模具材料要求,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寿命。3、本技术结合水平连铸,流程短,两根金属管同时挤压,节约占地面积;本技术可以通过在线熔炼工艺以控制合金的成分;本技术中水平连铸可以在线提供具有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圆整度以及较低生产成本的径向连续挤压用杆坯。4、本技术的连续挤压采用的是一种径向连续挤压技术,具有连续生产、能耗低、组织性能均匀、生产效率高以及易实现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并通过在阳模和阴模内无缝焊接,能实现自动化控制。5、本技术中径向连续挤压技术与水平连铸技术的结合,可以得到组织性能优良、几乎无限长的线坯,相比于切向挤压,本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6、本技术模具装配灵活,更改产品容易。7、本技术对产生的废料及时重复利用,避免废料因受到氧化、灰尘、杂质的污染而需的清洁处理,提高资源整合效率,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效益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挤压轮和模腔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挤压轮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阳模和阴模连接视角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阳模和阴模连接视角二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阳模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模腔视角一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模腔视角二立体结构图。图中:1、挤压轮,2、模腔,3、阴模,4、阳模,5、清洗装置,6、校直装置,7、收卷装置,8、熔炼炉,11、通孔,12、键槽,13、挤压槽一,14、挤压槽二,21、固定孔,22、模具放置槽,23、第一堵头,24、第二堵头,25、模腔进料口一,26、模腔进料口二,31、阴模进料口,42、阳模进料口一,43、阳模进料口二,44、模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包括熔炼炉8、挤压轮1,熔炼炉和挤压轮之间设置有收卷装置7、校直装置6和清洗装置5,所述挤压轮中心设置有通孔11,通孔内表面设置有键槽12,挤压轮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挤压槽,所述挤压轮上设置有模腔2,模腔上设置有模具放置槽22,模具放置槽内设置有阳模4和阴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挤压槽一13和挤压槽二14,所述阳模上设置有阳模进料口一42和阳模进料口二43,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一侧均和设置在阴模上的阴模进料口31配合,阳模进料口一另一侧和挤压槽一相互配合,阳模进料口二另一侧和挤压槽二相互配合,所述熔炼炉设置有两个与挤压槽一、挤压槽二相互配合的出料口。作为上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阳模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模芯44。本技术的模芯根据异形管的形状而定。作为上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模腔上设置有固定孔21、第一堵头23和第二堵头24,第一堵头和挤压槽一相互配合,第二堵头和挤压槽二相互配合。作为上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堵头前方设置有模腔进料口一25,第二堵头前方设置有模腔进料口二26,模腔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一连通且相互配合,模腔进料口二和阳模进料口二连通且相互配合。具体制备方法: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平连铸:a、将金属置于炉子中熔炼,b、水平连铸,将熔炼好的金属溶液转移到保温炉内进行水平连铸,连铸拉出的两根金属杆产品横截面尺寸与连续挤压所需尺寸相同;2)、收卷:将水平连铸的两根金属杆收卷到收卷装置上,实现连续边收卷边放线同时动作;3)、校直:从收卷装置将两根金属杆拉出到校直装置进行校直;4)、清洗:将校直后的两根金属杆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氧化皮;5)、连续挤压:将清洗后的两根金属杆送入挤压槽一和挤压槽二,挤压轮转动,金属材料在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前堆积,沿着模腔进料口一和模腔进料口二进行模具放置槽,然后沿着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进入阳模和阴模模具组合进行焊合,最后经过定经带成形异形管。本技术挤压温度在650℃,挤压速度3m/min,水平连铸速度3m/min,熔炼温度1200℃。作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包括熔炼炉、挤压轮,熔炼炉和挤压轮之间设置有收卷装置、校直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挤压轮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表面设置有键槽,挤压轮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挤压槽,所述挤压轮上设置有模腔,模腔上设置有模具放置槽,模具放置槽内设置有阳模和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挤压槽一和挤压槽二,所述阳模上设置有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一侧均和设置在阴模上的阴模进料口配合,阳模进料口一另一侧和挤压槽一相互配合,阳模进料口二另一侧和挤压槽二相互配合,所述熔炼炉设置有两个与挤压槽一、挤压槽二相互配合的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包括熔炼炉、挤压轮,熔炼炉和挤压轮之间设置有收卷装置、校直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挤压轮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表面设置有键槽,挤压轮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挤压槽,所述挤压轮上设置有模腔,模腔上设置有模具放置槽,模具放置槽内设置有阳模和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挤压槽一和挤压槽二,所述阳模上设置有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阳模进料口一和阳模进料口二一侧均和设置在阴模上的阴模进料口配合,阳模进料口一另一侧和挤压槽一相互配合,阳模进料口二另一侧和挤压槽二相互配合,所述熔炼炉设置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高钟毅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