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78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中冷却系统进水装置包括:冷却系统进管、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冷却水输送箱、冷却水输送箱基台、顶冲盖帽、冷却系统出管、冷却系统支管、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所述冷却系统进管位于冷却水输送箱基台下方,冷却水输送箱固定连接在冷却水输送箱基台上方,冷却系统进管的一端穿过冷却水输送箱基台与冷却水输送箱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设在冷却系统进管上,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与智能控制系统无线控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结构合理紧凑,清洗速度快、均匀性高,且清洗效果好。

A Rotary Cleaning Device for Removing Groundwate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in Heat Transfer Tub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结构的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壳程液体流速不高,运行过程中管内容易结垢,并且无法进行机械清洗。几乎只能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但是由于结构上的原因,清洗均匀性差,效果不好,并且容易引起局部腐蚀。因此,管内污垢无法及时清除,运行效率逐渐下降、恶化,甚至局部阻塞,导致提早设备失效报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包括:机壳1,太阳能采集装置2,信号接收器3,爬行吸附装置4,清洗装置5,污渍探测器6,智能控制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表面设有太阳能采集装置2,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2一侧设有信号接收器3,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位于机壳1顶角表面,爬行吸附装置4数量为4组,所述清洗装置5位于机壳1内部,清洗装置5下表面设有污渍探测器6,所述智能控制系统7为手持式控制;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2、信号接收器3及污渍探测器6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优选地,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结构的说明。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包括:爬行固定壁4-1,爬行前臂4-2,前置伸缩缸4-3,爬行后壁4-4,后置伸缩缸4-5,固定盘4-6,吸盘4-7,连接法兰4-8,减震弹簧4-9;所述爬行固定壁4-1端部设有爬行前臂4-2,所述爬行前臂4-2与爬行固定壁4-1转动连接,爬行前臂4-2与爬行固定壁4-1之间设有前置伸缩缸4-3,所述前置伸缩缸4-3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爬行后壁4-4位于爬行前臂4-2端部,爬行后壁4-4与爬行前臂4-2转动连接,爬行后壁4-4与爬行前臂4-2之间设有后置伸缩缸4-5,所述后置伸缩缸4-5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固定盘4-6位于爬行后壁4-4下表面,固定盘4-6下方设有吸盘4-7,所述吸盘4-7与固定盘4-6之间通过连接法兰4-8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9一端连接固定盘4-6,减震弹簧4-9另一端与连接法兰4-8连接。优选地,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爬行固定壁4-1结构的说明。所述爬行固定壁4-1包括: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竖直转动轴4-1-2,竖直转动轴夹块4-1-3,水平转动轴4-1-4,环形散热管组4-1-5,进水口电磁阀4-1-6,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出水口电磁阀4-1-8,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所述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两侧壳身之间设有水平转动轴4-1-4,水平转动轴4-1-4与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散热管组4-1-5套接在水平转动轴4-1-4两端,且环形散热管组4-1-5位于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内部,环形散热管组4-1-5的一侧设有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环形散热管组4-1-5的另一侧设有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所述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和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均与环形散热管组4-1-5贯通连接,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上部设有进水口电磁阀4-1-6,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上部设有出水口电磁阀4-1-8;所述进水口电磁阀4-1-6和出水口电磁阀4-1-8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竖直转动轴夹块4-1-3固定连接在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一侧,竖直转动轴夹块4-1-3的数量为2个,相邻竖直转动轴夹块4-1-3之间设有竖直转动轴4-1-2,竖直转动轴4-1-2与竖直转动轴夹块4-1-3转动连接。优选地,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前置伸缩缸4-3结构的说明。所述前置伸缩缸4-3包括:前置伸缩缸锁钉4-3-1,伸缩缸液压机构4-3-2;所述前置伸缩缸锁钉4-3-1设在水平转动轴4-1-4上,前置伸缩缸锁钉4-3-1与水平转动轴4-1-4转动连接;所述前置伸缩缸锁钉4-3-1的一侧设有伸缩缸液压机构4-3-2,伸缩缸液压机构4-3-2的一端与前置伸缩缸锁钉4-3-1固定连接,伸缩缸液压机构4-3-2的另一端与爬行前臂4-2转动连接。优选地,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伸缩缸液压机构4-3-3结构的说明。所述伸缩缸液压机构4-3-3包括:液压机构壳体4-3-3-1,1#进油端口4-3-3-2,1#进油阀4-3-3-3,液压机构油泵4-3-3-4,通油杆4-3-3-5,活塞左侧腔室4-3-3-6,2#进油阀4-3-3-7,2#进油端口4-3-3-8,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活塞右侧腔室4-3-3-11,液压机构尾部锁钉4-3-3-12;所述液压机构壳体4-3-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置伸缩缸锁钉4-3-2一侧,液压机构壳体4-3-3-1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位于液压机构壳体4-3-3-1内部,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与液压机构壳体4-3-3-1内壁滑动连接,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将液压机构壳体4-3-3-1内部分为活塞左侧腔室4-3-3-6和活塞右侧腔室4-3-3-11;所述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位于活塞左侧腔室4-3-3-6内,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的一端与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固定连接,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的另一端与液压机构尾部锁钉4-3-3-12固定连接,其中液压机构尾部锁钉4-3-3-12与爬行前臂4-2连接;所述1#进油阀4-3-3-3和2#进油阀4-3-3-7分别设在液压机构壳体4-3-3-1一侧的两端,1#进油端口4-3-3-2通过1#进油阀4-3-3-3与活塞右侧腔室4-3-3-11贯通连接,2#进油阀4-3-3-7通过2#进油端口4-3-3-8与活塞左侧腔室4-3-3-6贯通连接;所述液压机构油泵4-3-3-4位于1#进油端口4-3-3-2一侧,液压机构油泵4-3-3-4与1#进油端口4-3-3-2贯通连接;所述1#进油阀4-3-3-3、2#进油阀4-3-3-7和液压机构油泵4-3-3-4均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优选地,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吸盘4-7结构的说明。所述吸盘4-7包括:吸盘吸附底面4-7-1,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气量调节装置4-7-3,吸盘通气块4-7-4,水平气体输送管4-7-5,吸盘通气钵4-7-6,吸盘进气管4-7-7,吸盘气体清洁装置4-7-8;所述吸盘吸附底面4-7-1位于整个吸盘4-7底部,吸盘吸附底面4-7-1为伞状结构;所述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位于吸盘吸附底面4-7-1上方,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的底端与吸盘吸附底面4-7-1连通,并对吸盘吸附底面4-7-1进行输气和抽气;所述吸盘通气块4-7-4设在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顶端一侧,吸盘通气块4-7-4的数量为2个,相邻吸盘通气块4-7-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气体输送管4-7-5;所述水平气体输送管4-7-5的一端通过左侧吸盘通气块4-7-4与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贯通连接,水平气体输送管4-7-5的另一端与吸盘通气钵4-7-6贯通连接,其中吸盘通气钵4-7-6位于右侧吸盘通气块4-7-4内部;所述气量调节装置4-7-3固定连接在吸盘通气块4-7-4上方,气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包括:机壳(1),太阳能采集装置(2),信号接收器(3),爬行吸附装置(4),清洗装置(5),污渍探测器(6),智能控制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表面设有太阳能采集装置(2),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2)一侧设有信号接收器(3),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位于机壳(1)顶角表面,爬行吸附装置(4)数量为4组,所述清洗装置(5)位于机壳(1)内部,清洗装置(5)下表面设有污渍探测器(6),所述智能控制系统(7)为手持式控制;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2)、信号接收器(3)及污渍探测器(6)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设有减震弹簧(4‑9),所述减震弹簧(4‑9)一端连接固定盘(4‑6),减震弹簧(4‑9)另一端与连接法兰(4‑8)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9)设有减震弹簧顶杆(4‑9‑1);所述减震弹簧顶杆(4‑9‑1)固定连接在弹簧体(4‑9‑2)顶端,减震弹簧顶杆(4‑9‑1)两侧与固定盘(4‑6)连接;所述减震弹簧顶杆(4‑9‑1)设有减震弹簧顶杆冷却系统(4‑9‑1‑2);所述减震弹簧顶杆冷却系统(4‑9‑1‑2)位于减震弹簧顶杆下压主轴(4‑9‑1‑1);所述减震弹簧顶杆冷却系统(4‑9‑1‑2)设有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所述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9‑1‑2‑1)下部,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的一端穿过冷却系统外壳(4‑9‑1‑2‑1)底部并插入冷却系统内胆(4‑9‑1‑2‑4)中;所述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包括:冷却系统进管(4‑9‑1‑2‑7‑1),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4‑9‑1‑2‑7‑2),冷却水输送箱(4‑9‑1‑2‑7‑3),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顶冲盖帽(4‑9‑1‑2‑7‑5),冷却系统出管(4‑9‑1‑2‑7‑6),冷却系统支管(4‑9‑1‑2‑7‑7),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4‑9‑1‑2‑7‑8);所述冷却系统进管(4‑9‑1‑2‑7‑1)位于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下方,冷却水输送箱(4‑9‑1‑2‑7‑3)固定连接在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上方,冷却系统进管(4‑9‑1‑2‑7‑1)的一端穿过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与冷却水输送箱(4‑9‑1‑2‑7‑3)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4‑9‑1‑2‑7‑2)设在冷却系统进管(4‑9‑1‑2‑7‑1)上,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4‑9‑1‑2‑7‑2)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出管(4‑9‑1‑2‑7‑6)设在冷却水输送箱(4‑9‑1‑2‑7‑3)上方,冷却系统出管(4‑9‑1‑2‑7‑6)与冷却水输送箱(4‑9‑1‑2‑7‑3)贯通连接,冷却系统出管(4‑9‑1‑2‑7‑6)的上部设有顶冲盖帽(4‑9‑1‑2‑7‑5),两者之间相距50cm;所述冷却系统支管(4‑9‑1‑2‑7‑7)固定连接在冷却水输送箱(4‑9‑1‑2‑7‑3)两侧,且冷却系统支管(4‑9‑1‑2‑7‑7)与冷却水输送箱(4‑9‑1‑2‑7‑3)贯通,每侧冷却系统支管(4‑9‑1‑2‑7‑7)上设有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4‑9‑1‑2‑7‑8),其中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4‑9‑1‑2‑7‑8)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包括:机壳(1),太阳能采集装置(2),信号接收器(3),爬行吸附装置(4),清洗装置(5),污渍探测器(6),智能控制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表面设有太阳能采集装置(2),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2)一侧设有信号接收器(3),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位于机壳(1)顶角表面,爬行吸附装置(4)数量为4组,所述清洗装置(5)位于机壳(1)内部,清洗装置(5)下表面设有污渍探测器(6),所述智能控制系统(7)为手持式控制;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2)、信号接收器(3)及污渍探测器(6)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设有减震弹簧(4-9),所述减震弹簧(4-9)一端连接固定盘(4-6),减震弹簧(4-9)另一端与连接法兰(4-8)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9)设有减震弹簧顶杆(4-9-1);所述减震弹簧顶杆(4-9-1)固定连接在弹簧体(4-9-2)顶端,减震弹簧顶杆(4-9-1)两侧与固定盘(4-6)连接;所述减震弹簧顶杆(4-9-1)设有减震弹簧顶杆冷却系统(4-9-1-2);所述减震弹簧顶杆冷却系统(4-9-1-2)位于减震弹簧顶杆下压主轴(4-9-1-1);所述减震弹簧顶杆冷却系统(4-9-1-2)设有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所述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9-1-2-1)下部,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的一端穿过冷却系统外壳(4-9-1-2-1)底部并插入冷却系统内胆(4-9-1-2-4)中;所述冷却系统进水装置(4-9-1-2-7)包括:冷却系统进管(4-9-1-2-7-1),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4-9-1-2-7-2),冷却水输送箱(4-9-1-2-7-3),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顶冲盖帽(4-9-1-2-7-5),冷却系统出管(4-9-1-2-7-6),冷却系统支管(4-9-1-2-7-7),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4-9-1-2-7-8);所述冷却系统进管(4-9-1-2-7-1)位于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下方,冷却水输送箱(4-9-1-2-7-3)固定连接在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上方,冷却系统进管(4-9-1-2-7-1)的一端穿过冷却水输送箱基台(4-9-1-2-7-4)与冷却水输送箱(4-9-1-2-7-3)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4-9-1-2-7-2)设在冷却系统进管(4-9-1-2-7-1)上,冷却系统进管电磁阀(4-9-1-2-7-2)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出管(4-9-1-2-7-6)设在冷却水输送箱(4-9-1-2-7-3)上方,冷却系统出管(4-9-1-2-7-6)与冷却水输送箱(4-9-1-2-7-3)贯通连接,冷却系统出管(4-9-1-2-7-6)的上部设有顶冲盖帽(4-9-1-2-7-5),两者之间相距50cm;所述冷却系统支管(4-9-1-2-7-7)固定连接在冷却水输送箱(4-9-1-2-7-3)两侧,且冷却系统支管(4-9-1-2-7-7)与冷却水输送箱(4-9-1-2-7-3)贯通,每侧冷却系统支管(4-9-1-2-7-7)上设有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4-9-1-2-7-8),其中冷却系统支管电磁阀(4-9-1-2-7-8)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吸附装置(4)包括:爬行固定壁(4-1),爬行前臂(4-2),前置伸缩缸(4-3),爬行后壁(4-4),后置伸缩缸(4-5),固定盘(4-6),吸盘(4-7),连接法兰(4-8),减震弹簧(4-9);所述爬行固定壁(4-1)端部设有爬行前臂(4-2),所述爬行前臂(4-2)与爬行固定壁(4-1)转动连接,爬行前臂(4-2)与爬行固定壁(4-1)之间设有前置伸缩缸(4-3),所述前置伸缩缸(4-3)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爬行后壁(4-4)位于爬行前臂(4-2)端部,爬行后壁(4-4)与爬行前臂(4-2)转动连接,爬行后壁(4-4)与爬行前臂(4-2)之间设有后置伸缩缸(4-5),所述后置伸缩缸(4-5)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固定盘(4-6)位于爬行后壁(4-4)下表面,固定盘(4-6)下方设有吸盘(4-7),所述吸盘(4-7)与固定盘(4-6)之间通过连接法兰(4-8)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9)一端连接固定盘(4-6),减震弹簧(4-9)另一端与连接法兰(4-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固定壁(4-1)包括: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竖直转动轴(4-1-2),竖直转动轴夹块(4-1-3),水平转动轴(4-1-4),环形散热管组(4-1-5),进水口电磁阀(4-1-6),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出水口电磁阀(4-1-8),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所述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两侧壳身之间设有水平转动轴(4-1-4),水平转动轴(4-1-4)与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散热管组(4-1-5)套接在水平转动轴(4-1-4)两端,且环形散热管组(4-1-5)位于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内部,环形散热管组(4-1-5)的一侧设有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环形散热管组(4-1-5)的另一侧设有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所述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和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均与环形散热管组(4-1-5)贯通连接,爬行固定壁进水口(4-1-7)上部设有进水口电磁阀(4-1-6),爬行固定壁出水口(4-1-9)上部设有出水口电磁阀(4-1-8);所述进水口电磁阀(4-1-6)和出水口电磁阀(4-1-8)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竖直转动轴夹块(4-1-3)固定连接在爬行固定壁U型壳(4-1-1)一侧,竖直转动轴夹块(4-1-3)的数量为2个,相邻竖直转动轴夹块(4-1-3)之间设有竖直转动轴(4-1-2),竖直转动轴(4-1-2)与竖直转动轴夹块(4-1-3)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伸缩缸(4-3)包括:前置伸缩缸锁钉(4-3-1),伸缩缸液压机构(4-3-2),伸缩缸液压机构(4-3-3);所述伸缩缸液压机构(4-3-3)在伸缩缸液压机构(4-3-2)顶部;所述前置伸缩缸锁钉(4-3-1)设在水平转动轴(4-1-4)上,前置伸缩缸锁钉(4-3-1)与水平转动轴(4-1-4)转动连接;所述前置伸缩缸锁钉(4-3-1)的一侧设有伸缩缸液压机构(4-3-2),伸缩缸液压机构(4-3-2)的一端与前置伸缩缸锁钉(4-3-1)固定连接,伸缩缸液压机构(4-3-2)的另一端与爬行前臂(4-2)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液压机构(4-3-3)包括:液压机构壳体(4-3-3-1),1#进油端口(4-3-3-2),1#进油阀(4-3-3-3),液压机构油泵(4-3-3-4),通油杆(4-3-3-5),活塞左侧腔室(4-3-3-6),2#进油阀(4-3-3-7),2#进油端口(4-3-3-8),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活塞右侧腔室(4-3-3-11),液压机构尾部锁钉(4-3-3-12);所述液压机构壳体(4-3-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置伸缩缸锁钉(4-3-2)一侧,液压机构壳体(4-3-3-1)为中空结构;所述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位于液压机构壳体(4-3-3-1)内部,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与液压机构壳体(4-3-3-1)内壁滑动连接,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将液压机构壳体(4-3-3-1)内部分为活塞左侧腔室(4-3-3-6)和活塞右侧腔室(4-3-3-11);所述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位于活塞左侧腔室(4-3-3-6)内,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的一端与液压机构移动活塞(4-3-3-10)固定连接,液压机构伸缩杆(4-3-3-9)的另一端与液压机构尾部锁钉(4-3-3-12)固定连接,其中液压机构尾部锁钉(4-3-3-12)与爬行前臂(4-2)连接;所述1#进油阀(4-3-3-3)和2#进油阀(4-3-3-7)分别设在液压机构壳体(4-3-3-1)一侧的两端,1#进油端口(4-3-3-2)通过1#进油阀(4-3-3-3)与活塞右侧腔室(4-3-3-11)贯通连接,2#进油阀(4-3-3-7)通过2#进油端口(4-3-3-8)与活塞左侧腔室(4-3-3-6)贯通连接;所述液压机构油泵(4-3-3-4)位于1#进油端口(4-3-3-2)一侧,液压机构油泵(4-3-3-4)与1#进油端口(4-3-3-2)贯通连接;所述1#进油阀(4-3-3-3)、2#进油阀(4-3-3-7)和液压机构油泵(4-3-3-4)均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7)包括:吸盘吸附底面(4-7-1),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气量调节装置(4-7-3),吸盘通气块(4-7-4),水平气体输送管(4-7-5),吸盘通气钵(4-7-6),吸盘进气管(4-7-7),吸盘气体清洁装置(4-7-8);所述吸盘吸附底面(4-7-1)位于整个吸盘(4-7)底部,吸盘吸附底面(4-7-1)为伞状结构;所述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位于吸盘吸附底面(4-7-1)上方,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的底端与吸盘吸附底面(4-7-1)连通,并对吸盘吸附底面(4-7-1)进行输气和抽气;所述吸盘通气块(4-7-4)设在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顶端一侧,吸盘通气块(4-7-4)的数量为2个,相邻吸盘通气块(4-7-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气体输送管(4-7-5);所述水平气体输送管(4-7-5)的一端通过左侧吸盘通气块(4-7-4)与吸附底面弯状导管(4-7-2)贯通连接,水平气体输送管(4-7-5)的另一端与吸盘通气钵(4-7-6)贯通连接,其中吸盘通气钵(4-7-6)位于右侧吸盘通气块(4-7-4)内部;所述气量调节装置(4-7-3)固定连接在吸盘通气块(4-7-4)上方,气量调节装置(4-7-3)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吸盘进气管(4-7-7)设在右侧吸盘通气块(4-7-4)外部一侧,吸盘进气管(4-7-7)的两端分别与吸盘通气钵(4-7-6)与吸盘气体清洁装置(4-7-8)贯通连接,其中吸盘气体清洁装置(4-7-8)设在吸盘进气管(4-7-7)右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气体清洁装置(4-7-8)包括:清洁装置输气口(4-7-8-1),清洁装置壳体(4-7-8-2),波浪形缓降板组(4-7-8-3),杂质吸附块(4-7-8-4),气体过滤网(4-7-8-5),清洗液泵(4-7-8-6),清洗液导入管(4-7-8-7),清洁装置出气口(4-7-8-8),出气口盖板(4-7-8-9),盖板转动器(4-7-8-10);所述清洁装置壳体(4-7-8-2)的一侧设有清洁装置输气口(4-7-8-1),清洁装置输气口(4-7-8-1)与清洁装置壳体(4-7-8-2)内部贯通,清洁装置壳体(4-7-8-2)为长方体中空结构;所述清洁装置出气口(4-7-8-8)位于清洁装置壳体(4-7-8-2)上部,清洁装置出气口(4-7-8-8)与清洁装置壳体(4-7-8-2)内部贯通,清洁装置出气口(4-7-8-8)端口处设有出气口盖板(4-7-8-9);所述出气口盖板(4-7-8-9)的一侧设有盖板转动器(4-7-8-10),盖板转动器(4-7-8-10)中轴与出气口盖板(4-7-8-9)固定连接,出气口盖板(4-7-8-9)在盖板转动器(4-7-8-10)的作用下打开或关闭,其中盖板转动器(4-7-8-10)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所述波浪形缓降板组(4-7-8-3)位于清洁装置壳体(4-7-8-2)内部,波浪形缓降板组(4-7-8-3)的数量为2组;所述杂质吸附块(4-7-8-4)设在波浪形缓降板组(4-7-8-3)下部,杂质吸附块(4-7-8-4)的数量为4个,所述杂质吸附块(4-7-8-4)由多孔性活性炭压模组成,相邻杂质吸附块(4-7-8-4)之间等距离分布,杂质吸附块(4-7-8-4)下方设有气体过滤网(4-7-8-5);所述波浪形缓降板组(4-7-8-3)、杂质吸附块(4-7-8-4)和气体过滤网(4-7-8-5)均与清洁装置壳体(4-7-8-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清洗液泵(4-7-8-6)位于清洁装置壳体(4-7-8-2)外部一侧,清洗液泵(4-7-8-6)与清洁装置壳体(4-7-8-2)通过清洗液导入管(4-7-8-7)连接,且清洗液导入管(4-7-8-7)一端与清洁装置壳体(4-7-8-2)内部贯通,并以水雾形式分散于清洁装置壳体(4-7-8-2)内部;所述清洗液泵(4-7-8-6)与智能控制系统(7)无线控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去除地下水卤代烃传热管内旋转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4-8)包括:连接法兰外盘(4-8-1),防变形钢板(4-8-2);所述连接法兰外盘(4-8-1)为圆柱状结构,连接法兰外盘(4-8-1)的厚度为5cm~8cm,连接法兰外盘(4-8-1)的直径为25cm~40cm;所述防变形钢板(4-8-2)位于连接法兰外盘(4-8-1)内部,防变形钢板(4-8-2)为圆形网状结构,防变形钢板(4-8-2)的直径小于连接法兰外盘(4-8-1)的直径,防变形钢板(4-8-2)的数量为2个,相邻防变形钢板(4-8-2)之间的距离为2cm~4cm;所述减震弹簧(4-9)包括:减震弹簧顶杆(4-9-1),弹簧体(4-9-2),减震弹簧风冷装置(4-9-3),减震弹簧底托(4-9-4);所述减震弹簧底托(4-9-4)位于整个减震弹簧(4-9)底部,减震弹簧底托(4-9-4)两侧与连接法兰(4-8)连接;所述减震弹簧风冷装置(4-9-3)设在减震弹簧底托(4-9-4)上方,且减震弹簧风冷装置(4-9-3)底部与减震弹簧底托(4-9-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体(4-9-2)设在减震弹簧风冷装置(4-9-3)外部,弹簧体(4-9-2)的直径大于减震弹簧风冷装置(4-9-3)的直径,弹簧体(4-9-2)底端与减震弹簧风冷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坤张双圣朱雪强于向辉陈红娟梁峙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