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重升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75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包括套管针筒、穿刺针、把手、内螺纹部和缓冲垫,所述套管针筒的右部设有两个侧开口;所述套管针筒的左端设有套管头,套管头的左端设有把手连接部,把手连接部的直径大于套管头的直径,把手连接部上连接有把手,把手左侧表面上设有一层缓冲垫,把手连接部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部;所述穿刺针的右部为主针体,穿刺针的左端为针头,针头上设有外螺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侧开口的设置使得套管针筒即使被身体组织结构堵塞时,依然能够通过侧开口进行抽吸和冲洗工作;缓冲垫的设置,使得把手与医护人员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加平顺,且能够为施力时提供缓冲,从而有效减缓推压时患者的不适感。

A cannula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
本技术涉及微创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因其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伤口的大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微创手术也得到了病人的信赖,微创手术也成为了手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微创手术分为很多种类,在常用的微创手术过程中,为了增加可动手术的空间,医生常常会使用套管针。现有的套管针大都是套管针筒和穿刺内针组合在一起,通过套管针筒能够为各种手术器械进出提供通道,在使用套管针时,常常需要将套管针向体内推压,但是现有的套管针在施力推压时,由于套管针大都没有把手,常常使得推压过程施力很不均,从而使患者容易出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微创手术用套管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包括套管针筒、穿刺针、把手、内螺纹部和缓冲垫,所述套管针筒的右部设有两个侧开口,两个侧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且两个侧开口并不在套管针筒的同一位置上,且两个侧开口之间的间距为0.5-1cm,套管针筒的右端和侧开口的边缘处均为光滑面结构;所述套管针筒的左端设有套管头,套管头的左端设有把手连接部,把手连接部的直径大于套管头的直径,把手连接部上连接有把手,把手左侧表面上设有一层缓冲垫,把手连接部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部;所述穿刺针的右部为主针体,穿刺针的左端为针头,针头上设有外螺纹部;所述把手和把手连接部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且把手为对称结构,把手的边缘为圆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连接部和套管头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和把手之间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部和针头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侧开口的设置使得套管针筒即使被身体组织结构堵塞时,依然能够通过侧开口进行抽吸和冲洗工作;把手的边缘为圆滑结构,圆滑结构能够减少把手和医护人员手套之间的摩擦,能够防止把手将医护人员手上的手套划破,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此外,缓冲垫的设置,使得把手与医护人员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加平顺,且能够为施力时提供缓冲,从而有效减缓推压时患者的不适感,更有利于穿刺手术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中套管针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中套管针筒的侧视图。图中:1-套管针筒、2-穿刺针、3-侧开口、4-套管头、5-把手连接部、6-把手、7-缓冲垫、8-针头、9-外螺纹部、10-内螺纹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包括套管针筒1、穿刺针2、把手6、内螺纹部10和缓冲垫7,所述套管针筒1的右部设有两个侧开口3,两个侧开口3的开口方向相反,且两个侧开口3并不在套管针筒1的同一位置上,且两个侧开口3之间的间距为0.5-1cm,套管针筒1的右端和侧开口3的边缘处均为光滑面结构,光滑面结构能够减少套管针筒与身体组织之间的摩擦,利于穿刺动作的进行,此外,侧开口3的设置使得套管针筒1即使被身体组织结构堵塞时,依然能够通过侧开口3进行抽吸和冲洗工作;所述套管针筒1的左端设有套管头4,套管头4的左端设有把手连接部5,把手连接部5和套管头4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把手连接部5的直径大于套管头4的直径,把手连接部5上连接有把手6,把手6左侧表面上设有一层缓冲垫7,缓冲垫7和把手6之间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把手连接部5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部10。如图3-4所示,所述穿刺针2的右部为主针体,穿刺针2的左端为针头8,针头8上设有外螺纹部9,外螺纹部9和针头8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外螺纹部9和内螺纹部10配合使用,从而使得穿刺针2能够紧紧的固定在套管针筒1上,患者不配合或者进针阻力大时,穿刺针2也不会在套管针筒1内滑动,从而保证了穿刺的效果;所述把手6和把手连接部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且把手6为对称结构,把手6的边缘为圆滑结构,圆滑结构能够减少把手6和医护人员手套之间的摩擦,能够防止把手将医护人员手上的手套划破,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此外,缓冲垫7的设置,使得把手6与医护人员手掌接触的接触面更加平顺,且能够为施力时提供缓冲,从而有效减缓推压时患者的不适感,更有利于穿刺手术的进行。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包括套管针筒(1)、穿刺针(2)、把手(6)、内螺纹部(10)和缓冲垫(7),其特征是,所述套管针筒(1)的右部设有两个侧开口(3),两个侧开口(3)的开口方向相反,且两个侧开口(3)并不在套管针筒(1)的同一位置上,且两个侧开口(3)之间的间距为0.5‑1cm,套管针筒(1)的右端和侧开口(3)的边缘处均为光滑面结构;所述套管针筒(1)的左端设有套管头(4),套管头(4)的左端设有把手连接部(5),把手连接部(5)的直径大于套管头(4)的直径,把手连接部(5)上连接有把手(6),把手(6)左侧表面上设有一层缓冲垫(7),把手连接部(5)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部(10);所述穿刺针(2)的右部为主针体,穿刺针(2)的左端为针头(8),针头(8)上设有外螺纹部(9);所述把手(6)和把手连接部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而成,且把手(6)为对称结构,把手(6)的边缘为圆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手术用套管针,包括套管针筒(1)、穿刺针(2)、把手(6)、内螺纹部(10)和缓冲垫(7),其特征是,所述套管针筒(1)的右部设有两个侧开口(3),两个侧开口(3)的开口方向相反,且两个侧开口(3)并不在套管针筒(1)的同一位置上,且两个侧开口(3)之间的间距为0.5-1cm,套管针筒(1)的右端和侧开口(3)的边缘处均为光滑面结构;所述套管针筒(1)的左端设有套管头(4),套管头(4)的左端设有把手连接部(5),把手连接部(5)的直径大于套管头(4)的直径,把手连接部(5)上连接有把手(6),把手(6)左侧表面上设有一层缓冲垫(7),把手连接部(5)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部(10);所述穿刺针(2)的右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重升
申请(专利权)人:夏重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