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1567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08
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面部扫描设备获取患者唇色的色度值范围;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通过所述面部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面部扫描图像;将所述面部扫描中的牙列图像删除,获得面部软组织图像;获取患者的口扫图像;通过牙列与唇线位置关系的校准图像将口扫图像中的牙列图像与所述面部图像配准;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色度值与患者唇色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所述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在进行面部扫描过程中,面扫图像中的嘴唇图像能够不受口内图像的干扰而清晰分明地显示,进而消除面部扫描设备精度不足导致的光线死区,从而保证了面部扫描图像中的唇线结构的完整性。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Dental Scanning Image in Facial Scanning Image Regis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义齿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义齿修复前,医生需要依据病人面部和口腔特征,具体设计牙列的结构,使得义齿修复完毕之后,能够与病人面部以及口腔完美配合。牙列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获取病人的面部特征数据以及口扫数据,将面部特征数据中的牙列数据删除后,再将口扫数据中的牙列数据与面部特征数据进行配准,进而方便设计义齿的具体结构和位置。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面部扫描的方式获取病人的面部特征数据,面部扫描过程中,需要病人口部微张,表现出牙列与唇线的位置关系,以便于后期的牙列设计。但是由于微张的口部,其牙列与唇线之间连接的位置形成光线死区,大多面部扫描仪器进行面部扫描时,无法获取双唇之间的牙列的完整图像数据。故而,如图1所示,在面部扫描仪器进行内部的数据处理与传输过程中,会自动将光线死区所对应的图像数据补全,从而形成模糊的图像区域,如图2所示,当删除面部扫描图像数据中的牙列数据删除后,面部扫描图像数据中的唇线结构被破坏,在配准过程中,如图3所示,唇线结构的不完整,将会影响牙列的位置以及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面部扫描图像中的唇线结构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面部扫描设备获取患者唇色的色度值范围;步骤2: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步骤3:通过所述面部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面部扫描图像;步骤4:将所述面部扫描中的牙列图像删除,获得面部图像;步骤5:获取患者的口扫图像;步骤6:将口扫图像中的牙列图像与所述面部图像配准,生成表示牙列与唇线位置关系的校准图像;所述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的色度值与患者唇色的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所述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牙列设计时,首先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在面部3D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时,由于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的色度值与患者唇色的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所述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在进行面部扫描过程中,嘴唇图像能够不受唇内图像的干扰而清晰分明的显示在面部扫描图像中,进而消除由于面部扫描设备精度不足而出现光线死区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面部扫描图像中的唇线结构的完整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对所述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式为:在牙列表面涂抹选定颜色的涂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对所述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式为:在牙列表面粘附颜色为选定颜色的贴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对所述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式为:在牙列表面卡接颜色为选定颜色的护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护套设置为包裹牙列的牙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易色层设置有至少三个透明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准口扫图像与面部图像时,牙列图像不会因为受到面部扫描的遮挡,中定位孔的设置,可配合唇线结构,方便医务人员将口扫图像与面部图像进行配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定位孔分别选定在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区域、左上尖牙牙尖以及右上尖牙牙尖。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于易色层的设置,面部扫描过程中,牙列与嘴唇之间的颜色饱和度形成明显的区别,降低了面部扫描过程中出现模糊区域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面部扫描图像;图2是现有技术中删除牙列数据后的面部扫描图像;图3是现有技术中配准图像;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面部扫描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面部扫描设备获取患者唇色的色度值范围;步骤2: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步骤3:通过所述面部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如图4所示的面部扫描图像;步骤4:将所述面部扫描中的牙列图像删除,获得面部图像;步骤5:获取患者的口扫图像;步骤6:将口扫图像中的牙列图像与所述面部图像配准,生成表示牙列与唇线位置关系的校准图像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的色度值与患者唇色的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的识别精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将色度值映射到0-255之间,通过多次实验的方式获取并存储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使得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直接调用色度识别精度的数值。其中,对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法为:在牙列表面涂抹选定颜色的口腔用安全可涂抹材料。如树脂和硅胶等能够涂抹并固化在牙列外围的可涂抹材料,此处优选为硅胶,并在易色层固化之后形成硅胶套。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口扫图像与面部图像配准过程中,牙列图像与面部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涂抹易色层的之前,预先在面部扫描过程中能够扫描到的牙列部分选取三个定位点,优选的,三个定位点分别选定在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区域、左上尖牙牙尖以及右上尖牙牙尖;然后在三个定位点位置留白,如直接将硅胶套对应三个定位点的位置分别挖空。配准后的校验过程中,在删掉数据之前进行验证,验证方案为:通过三个定位孔所对应的定位点位置,配合唇线结构,从而快速准确的定位牙列的位置。由以上所述内容可知: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牙列设计时,首先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在面部3D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时,由于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的色度值与患者唇色的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所述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在进行面部扫描过程中,嘴唇图像能够清晰分明的显示在面部扫描图像中,进而消除由于面部扫描设备精度不足而出现光线死区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面部扫描图像中的唇线结构的完整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法为:在牙列表面粘附颜色为选定颜色的贴膜。在贴膜上,配合选定在牙列上的定位点位置,设置有定位孔。贴膜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膜。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法为:在牙列外表面卡接颜色为选定颜色的牙套,牙套包裹牙列。在牙套上,配合选定在牙列上的定位点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面部扫描设备获取患者唇色的色度值范围;步骤2: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步骤3:通过所述面部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面部扫描图像;步骤4:将所述面部扫描中的牙列图像删除,获得面部图像;步骤5:获取患者的口扫图像;步骤6:将口扫图像中的牙列图像与所述面部图像配准,生成表示牙列与唇线位置关系的校准图像;所述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的色度值与患者唇色的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所述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面部扫描设备获取患者唇色的色度值范围;步骤2:对患者牙列附加易色层;步骤3:通过所述面部扫描设备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面部扫描图像;步骤4:将所述面部扫描中的牙列图像删除,获得面部图像;步骤5:获取患者的口扫图像;步骤6:将口扫图像中的牙列图像与所述面部图像配准,生成表示牙列与唇线位置关系的校准图像;所述面部扫描图像中易色层的色度值与患者唇色的色度值的最小差值大于所述面部扫描设备的色度识别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面部扫描图像配准牙列扫描图像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牙列附加易色层的方式——在牙列表面涂抹选定颜色的涂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文刘琦李健陈英杜文瑜刘中宁姜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