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的冷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448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类的冷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冷冻鱼体放入0℃流态冰中预冷1~2小时,然后对其进行低温速冻,将鱼体速冻后冷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实际地长时间(6~12个月)冷冻保存的鱼类并能维持食品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可实际应用于鱼类的冷冻保存,预冷和速冻技术对鱼体细胞损坏小,可以极大程度保存鱼类的风味成分和营养特性。本工艺对于鱼类的冷冻保存有着实际的应用前景。

A Freezing Technology for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的冷冻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贮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的冷冻工艺。
技术介绍
鱼类保鲜是目前水产业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鱼类产业的发展。鱼类捕捞后,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保鲜措施,很容易腐败变质。微生物和鱼体内酶的活动是导致鱼类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鱼类在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鱼体的颜色、组织结构和重量发生变化等,最终导致食品(鱼类)品质的下降。微生物和酶的活动都与温度有关,降低温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酶就会减弱或失去分解能力。鱼类要长期贮藏,就必须经过冻结处理。目前常用的冷冻方法主要有冷气冻结、盐水浸冻结和平板冻结等。其中,冷气(或空气)冻结法是绝大多数采用的方法。传统的空气冷却和冷冻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常用的冷却和冷藏方式多采用0~5℃温度。一般采用4~5℃冰箱或冷库对鱼类进行预冷或冷藏,该方法冷却时间长(一般4~5小时),且冰箱或冷库里的空气湿度低,容易造成鱼体失水。另一种冷却方式是采用冰块和水混合物对鱼体进行预冷(2小时左右),但小冰块容易结成大冰块,引起冰水内部温度不均,同时大冰块换热速度较慢。同时采用0~5℃温度也只能短时间(一般1周左右)内冷藏水产品。冷冻(-10℃以下)是一种长时间(1~12个月)保存食品的方式。然后冷冻过程中,食品芯部和表面温差太大,无法使得食品各处同时降温,从而给细胞带来破坏。为了使细胞中水分成玻璃态,一般采用快速冷冻技术来提供一个较高的冻结速率,以减少冰晶的尺寸,减小细胞的损伤。常用的鱼类或食品冻结温度较高(多采用-18~-40℃),因此为了实现较大的冻结速率需要速度设备内部具有较大的风速(3~6m/s),然而大风速又会导致食品尤其是鱼类等水产品干耗较大,最终影响食品的品质。液氮速冻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液氮的潜热和显热为食品冷冻提供较高的降温冻结速率,该技术的核心是冻结温度低。而且,传统食品冷冻过程无预冷步骤,传热温差较大,对鱼体破坏较大。传统的4~5℃冰箱或冷库预冷方式,冷却时间长(一般4~5小时),且冰箱或冷库里的空气湿度低,容易造成鱼体失水。传统的0℃冰块+水预冷方式,小冰块容易结成大冰块,引起冰水内部温度不均,同时大冰块换热速度较慢。目前亟需提供一种新的速冻方式,减小食品内部温差,加快冻结速度,减小冷冻干耗,提高冷冻鱼类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类的冷冻工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鱼类的速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冷冻鱼体放入0℃流态冰中预冷1~2小时,然后对其进行低温速冻,将鱼体速冻后冷藏。本专利技术针对鱼类捕捞后易腐变质、难以保存的特点,提出一种预冷结合快速冷冻工艺流程,该方法可实际地长时间(6~12个月)冷冻保存的鱼类并能维持食品品质。本专利技术工艺可实际应用于鱼类的冷冻保存,预冷和速冻技术对鱼体细胞损坏小,可以极大程度保存鱼类的风味成分和营养特性。本工艺对于鱼类的冷冻保存有着实际的应用前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冰晶尺寸为0.25~0.50mm。本专利技术中流态冰为细小冰晶构成的冰桨,预冷(换热)速度快,鱼体无预冷干耗。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工艺用于其他食品也有较好的冷冻效果。例如:草莓、龙虾、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也可以先在0℃冰桨中预冷,然后-90~-110℃@1.5~2.0m/s下速冻。采用其他方式预冷到0~5℃或在低温冷冻(如-60℃以下)也属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将预冷后的鱼体迅速放入-90~-110℃、风速不大于2.0m/s的条件下速冻20-30mi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速冻温度为-100℃,控温精度为±1℃,风速为1.5~2.0m/s。本专利技术中,鱼体冷冻在小风速下进行(1.5~2.0m/s),避免了高风速引起的冷冻失水。鱼体冷冻过程在-90~-110℃低温冷冻20~30min,冻结速度快,鱼体细胞内形成细小冰晶对细胞组织损坏小,极大保持了鱼体的组织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将捕捞并清洗的鱼体在3.0h内单层平铺在物料盘上进行所述速冻;优选的,所述物料盘上设有5~10mm直径的小孔;更优选的,所述物料盘材质为不锈钢,厚度小于1mm。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物料盘上设定孔径的小孔,以加快气体流动。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物料盘材质为不锈钢、厚度小于1mm为宜,以保证在冻结室内冷氮气与鱼体充分换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速冻在冻结室进行;所述冻结室内放置有物料架,所述物料架上垂直放置多个所述物料盘,相邻两个所述物料盘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至少为100mm。本专利技术中应保证物料架上多个物料盘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mm),以保证冷氮气与整鱼充分换热。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有利于鱼体冻结,并利于后续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取出速冻后的鱼体,在-18℃以下温度保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将速冻后的鱼体取出前,先在纯氮气环境-100℃下对其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中,速冻、包装过程均在低温氮气(无氧)环境中进行;从而减少了鱼体处理过程中的呼吸和氧化,进一步保持了风味成分和营养成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包装进行前,先将包装袋或包装盒冷却至-18℃以下;和/或,所述包装完成后,迅速将装有冻结鱼体的包装袋或包装盒放入-18℃保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捕捞:挑选健康、成年活体鱼类进行捕捞;2)清洗:用干净的清水将鱼体表面的泥垢砂石清理干净;3)预冷:捕捞后2h内,将所述鱼体直接放入0℃冰桨中预冷1~2小时;4)速冻:将液氮低温速冻机的温度调到-100℃,风速调到1.5~2.0m/s之间;待速冻室内温度降到-100℃稳定至少5min后,打开冻结室门,迅速放入预冷后的鱼体,并立即关闭冻结室门,速冻时间为20-30min;5)包装:将包装袋冷却到-18℃以下,在低温纯氮气环境-100℃下迅速进行冻结鱼体的密封包装,使鱼体在-100℃低温条件下的时间不超过30min;6)冷藏:将密封包装的鱼体放入-18℃以下冰箱中保存。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鱼体均指整鱼,捕捞时应挑选身体健康、成年的活体鱼类进行捕捞。清洗、预冷、冷冻和冷藏的处理对象是整鱼,降低传统冷冻方式为增加冷冻效果而切成鱼片带来的处理成本,且整鱼冷藏能更佳保存鱼体的品质。捕捞后的整鱼用清水进行清洗,避免鱼体表面携带的泥垢砂石中的微生物引起鱼体变质。活鱼捕捞后,需马上进行预冷;尤其针对深海鱼,捕捞后由于气压鱼体无法存活会死亡,应马上进行预冷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传统预冷过程在4~5℃冰箱(或冷库)内进行,冰箱内空气湿度低,预冷时间长,导致预冷干耗较大。本专利技术中的预冷过程在流态冰中进行,预冷速度快,鱼体无干耗;2)预冷鱼体到最终温度0℃,减小后续速冻过程冷冻温差和鱼体芯部和表面的传热温差,从而减小传热温差和细胞中水分的相变对鱼体的损坏;3)传统冷冻过程在高温-18~-40℃、大风速3~6m/s中进行,冻结速度慢,降温时间长鱼体冻结干耗大。本专利技术中的鱼体冷冻在低温小风速下进行(1.5~2.0m/s)冻结,避免了高风速引起的冷冻失水;4)鱼体冷冻过程为低温冷冻,能保证冻结速度快,鱼体细胞内形成细小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冷冻鱼体放入0℃流态冰中预冷1~2小时,然后对其进行低温速冻,将鱼体速冻后冷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冷冻鱼体放入0℃流态冰中预冷1~2小时,然后对其进行低温速冻,将鱼体速冻后冷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冰晶尺寸为0.25~0.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预冷后的鱼体迅速放入-90~-110℃、风速不大于2.0m/s的条件下速冻20-30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冻温度为-100℃,控温精度为±1℃,风速为1.5~2.0m/s。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捕捞并清洗的鱼体在3.0h内单层平铺在物料盘上进行所述速冻;优选的,所述物料盘上设有5~10mm直径的小孔;更优选的,所述物料盘材质为不锈钢,厚度小于1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冻在冻结室进行;所述冻结室内放置有物料架,所述物料架上垂直放置多个所述物料盘,相邻两个所述物料盘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至少为100mm。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工艺,其特征在于,取出速冻后的鱼体,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赵远恒季伟郭嘉陈六彪顾开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