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24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端子装配结构,所述连接器端子的主体上配置有环形凸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端子,所述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屏蔽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装入屏蔽连接件后构成屏蔽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使用该装配结构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缆端子装配结构,连接器端子与线缆压装后,能够360°装入屏蔽连接组件,无需特殊对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使用后利于提高连接器端子的装配效率及良率。

Cable terminal assembly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及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端子装配结构,还涉及一种使用该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高压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用于轴向装配线缆端子,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线缆端子的装配结构,其自身的结构复杂,组装时至少需要三次轴向对齐动作,分别为第一个连接件与连接器端子轴向对齐、第二个连接件与第一个连接件轴向对齐,以及屏蔽件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轴向对齐,组装过程复杂,出错概率大,组装良率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线缆端子装配结构,使用后利于提高连接器端子的装配良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用于安装线缆端子,所述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包括,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连接器端子主体,所述连接器端子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连接器端子主体上配置有环形凸出部;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内配置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上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位于其与第一连接件主体连接的端部形成第三台阶部,其另一端配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三台阶部上配置有第一台阶槽,所述第一台阶槽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同轴穿入在所述连接端头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主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外壁配置有第二接触结构,所述第二接触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同轴穿入连接端头内部时,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配合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外壁还配置有第二台阶槽,所述第二台阶槽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屏蔽连接件;所述屏蔽连接件包括:屏蔽连接件主体;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轴连接后的整体同轴穿入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内部;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一体成型的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自屏蔽连接件主体的一端轴向延伸至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侧壁外侧上的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向屏蔽连接件主体的内部凸出延伸,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位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侧壁外侧上的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向屏蔽连接件主体的内部凸出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轴连接后的整体同轴穿入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内部时,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一台阶槽卡接配合、第二弹性卡扣和第二台阶槽卡接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屏蔽连接件内部轴向上被限位;所述连接器端子同轴穿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内部,同轴穿入时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台阶部,所述环形凸出部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开合结构具有能够接触或者脱离的第一开合端和第二开合端,所述第一开合端和第二开合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开合端和第二开合端上均配置有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第一开合端和第二开合端接触时,所述第一开合端的凸出部嵌入第二开合端的凹陷部内;所述第二开合端的凸出部嵌入第一开合端的凹陷部内。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接触结构为自所述连接端头的端部向其外侧凸出延伸的接触块,所述第二接触结构为敞口式接触槽。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接触结构为敞口式接触槽,所述第二接触结构为沿第二连接件轴线方向向外侧延伸的接触块。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内部配置有弹片结构;所述连接器端子同轴穿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内部时,所述弹片结构抵接连接器端子的环形凸出部,使得所述连接器端子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内部轴向上被限位。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弹片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弹片结构的侧壁设有缺口。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接端头和第一连接件主体一体成型。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均为六个或八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端子和以上结构的线缆端子装配结构,所述连接器端子同轴穿入端子安装结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轴向装入屏蔽连接件后的整体构成屏蔽连接组件,连接器端子与线缆端子压装后,能够360°装入屏蔽连接组件内,无需特殊对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使用后利于提高连接器端子的装配效率及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屏蔽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线缆压装至本申请线缆端子装配结构时的爆炸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连接器端子,11-连接器端子,12-环形凸出部,13-线缆端子;2-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主体,22-第一台阶部,23-第二台阶部,24-连接端头,25-第三台阶部,26-第一接触结构,27-第一台阶槽;4-第二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主体,42-第二接触结构,43-第二台阶槽,44-弹性结构;6-屏蔽连接件,61-屏蔽连接件主体,62-开合结构,63-第一弹性卡扣,64-第二弹性卡扣,65-凸出部,66-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用于装配线缆端子13。如图2所示的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包括连接器端子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4和屏蔽连接件6,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器端子1包括连接器端子主体11,上述连接器端子主体11为圆筒状结构,上述连接器端子主体11上配置有环形凸出部12。如图3~4所示,上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主体21和配置在上述第一连接件主体21上的连接端头24。上述第一连接件主体21为圆筒状结构,上述第一连接件主体21内配置有第一台阶部22和第二台阶部23;上述连接端头24位于其与第一连接件主体21连接的端部形成第三台阶部25,其另一端配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26,上述第一接触结构26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上述第三台阶部25上配置有第一台阶槽27,上述第一台阶槽27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如图5所示,上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第二连接件主体41,上述第二连接件4的部分同轴穿入在上述连接端头24内部。上述第二连接件主体41为圆筒状结构,上述第二连接件主体41的外壁配置有第二接触结构42,上述第二接触结构42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上述第二连接件4的部分同轴穿入连接端头24内部时,上述第一接触结构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用于安装线缆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包括,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连接器端子主体,所述连接器端子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连接器端子主体上配置有环形凸出部;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内配置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上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位于其与第一连接件主体连接的端部形成第三台阶部,其另一端配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三台阶部上配置有第一台阶槽,所述第一台阶槽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同轴穿入在所述连接端头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主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外壁配置有第二接触结构,所述第二接触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同轴穿入连接端头内部时,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配合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外壁还配置有第二台阶槽,所述第二台阶槽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屏蔽连接件;所述屏蔽连接件包括:屏蔽连接件主体;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轴连接后的整体同轴穿入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内部;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一体成型的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自屏蔽连接件主体的一端轴向延伸至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侧壁外侧上的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向屏蔽连接件主体的内部凸出延伸,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位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侧壁外侧上的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向屏蔽连接件主体的内部凸出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轴连接后的整体同轴穿入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内部时,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和第一台阶槽卡接配合、第二弹性卡扣和第二台阶槽卡接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屏蔽连接件内部轴向上被限位;所述连接器端子同轴穿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内部,同轴穿入时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台阶部,所述环形凸出部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端子装配结构,用于安装线缆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端子装配结构包括,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连接器端子主体,所述连接器端子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连接器端子主体上配置有环形凸出部;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内配置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主体上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位于其与第一连接件主体连接的端部形成第三台阶部,其另一端配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三台阶部上配置有第一台阶槽,所述第一台阶槽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同轴穿入在所述连接端头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主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外壁配置有第二接触结构,所述第二接触结构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同轴穿入连接端头内部时,所述第一接触结构和第二接触结构配合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主体的外壁还配置有第二台阶槽,所述第二台阶槽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屏蔽连接件;所述屏蔽连接件包括:屏蔽连接件主体;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轴连接后的整体同轴穿入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内部;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一体成型的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自屏蔽连接件主体的一端轴向延伸至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侧壁外侧上的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向屏蔽连接件主体的内部凸出延伸,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位于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侧壁外侧上的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向屏蔽连接件主体的内部凸出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具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轴连接后的整体同轴穿入所述屏蔽连接件主体内部时,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开刚潘起郭斌宫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新能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