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19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包括横向贯通的磁芯槽设于磁芯槽两端的骨架层,所述磁芯槽的外壁与所述骨架层形成供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绕设的绕线槽;所述骨架层包括设于所述磁芯槽一端的第一初级骨架和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初级骨架与次级骨架;所述第一初级骨架、第二初级骨架和次级骨架行于所述磁芯槽的轴,每个所述凸台上连接纵向的初级引脚,其端部设有初级挂线柱,相邻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贯通的初级导线槽;所述初级导线槽槽底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绕线槽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变压器全自动化生产。

Transformer Skeleton to Prevent Winding Leads Cro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用变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电力输出配电器系统中重要的电器件,其主要包括磁芯、变压器骨架、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输送电能。初级线圈用于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缠绕在变压器骨架的绕线槽上,次级线圈用于输出感应电势,缠绕在初级线圈外侧,通过在次级线圈设置多个线圈绕组,可以改变输出电势的电势等级。但是,如图4所示,初级线圈的引线611沿骨架侧壁斜向上爬设至过线槽后绕设在初级引脚上,致使引线611会与次级线圈62会产生45°或90°交叉,并能产生拉伸力,易导致次级线圈的绝缘层因应力而产生破损,从而发生漏电、电击等危险。基于上述问题,安规标准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的第2.10.5.12条款中关于绕组组件中的绕组线规定:当绕组组件中两根绕组线或一根绕组线和另一根导线接触并相互成45°~90°角之间任一角度,并承受绕组拉伸,则应当提供机械应力防护,例如这种保护可以通过绝缘套管或片状材料或使用绝缘要求层数的两倍来提供物理隔离。由此,现有技术生产中通常在次级线圈的受应力部位加设一层绝缘体进行防护,绝缘体可以是绝缘套管或绝缘胶带,绝缘体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一个一个地将绝缘体人工套设或包覆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上,存在以下缺陷:(1)因工人个体经验差异使加工后的变压器品质不可控,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不良品流出;(2)不能实现变压器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差,产能低;(3)人工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变压器全自动化生产的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包括横向贯通的磁芯槽设于磁芯槽两端的骨架层,所述磁芯槽的外壁与所述骨架层形成供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绕设的绕线槽;所述骨架层包括设于所述磁芯槽一端的第一初级骨架和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初级骨架与次级骨架;所述第一初级骨架、第二初级骨架和次级骨架行于所述磁芯槽的轴,每个所述凸台上连接纵向的初级引脚,其端部设有初级挂线柱,相邻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贯通的初级导线槽;所述初级导线槽槽底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绕线槽的表面。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初级导线槽为水平开设或自靠近所述绕线槽的一端向另一端斜向下的方式开设。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凸台靠近所述绕线槽一端的顶部沿纵向向上延伸形成用于对次级线圈限位的挡板。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次级骨架上设有若干间距排布的次级过线槽和与次级过线槽对应设置的次级引脚。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与现有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在变压器骨架的第一初级骨架和第二初级骨架上开设初级导线槽,且在其远离绕线槽的端部设置初级挂线柱,初级导线槽的高度不高于绕线槽的表面,用于引导初级线圈的引线相对于绕线槽的表面水平或斜向下引出,使引线与次级线圈的底面存在高度差,使初级线圈的引线的出线方式在初级导线槽内形成下沉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引线与次级线圈的直接交叉接触,避免了引线与次级线圈形成45°或90°交叉产生应力而引起的三层绝缘线破皮的电击危险,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要在次级线圈上受应力部位人工增加绝缘套管或绝缘胶带才能防止应力作用对次级线圈绝缘层的损害,使变压器产品自动化生产由局部自动化向全局自动化迈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绿色生产,同时自动化作业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大幅度提高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压器骨架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变压器骨架绕线后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变压器骨架绕线后纵剖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变压器骨架绕线后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磁芯槽、20-绕线槽、30-骨架层、31-第一初级骨架、32-第二初级骨架、33-次级骨架、41-凸台、42-初级引脚、43-初级挂线柱、44-初级导线槽、45-挡板、51-次级过线槽、52-次级引脚、61-初级线圈、611-引线、62-次级线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变压器骨架包括横向贯通的磁芯槽10,磁芯槽10的两端分别设有骨架层30,磁芯槽10的外壁与骨架层30形成用于绕置初级线圈61和次级线圈62的绕线槽20。其中,骨架层30包括第一初级骨架31、第二初级骨架32和次级骨架33,第一初级骨架31设于绕线槽20的一端,第二初级骨架32和与第二初级骨架32相连接且沿第二初级骨架32的长度方向垂直向外侧延伸的次级骨架33形成L型骨架,L型骨架设于绕线槽2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初级骨架31、第二初级骨架32和次级骨架33平行于磁芯槽10的轴线设置。第一初级骨架31上设有四块间距排布的凸台41,每块凸台41上各连接有一根纵向的初级引脚42,凸台41的远离绕线槽20的一端水平向外延伸设有初级挂线柱43,其靠近绕线槽20的一端的顶部沿纵向向上延伸形成用于对次级线圈62起到限位作用的挡板45。相邻凸台41之间的间隙形成贯通的初级导线槽44。第二初级骨架32上设有三块间距排布的凸台41,其中远离次级骨架33一侧的两块凸台41上各连接有一根纵向的初级引脚42,凸台41的外端设有初级挂线柱43,相邻凸台41之间的间隙各形成一条贯通的初级导线槽44。次级骨架33上设有两条间距排布的两条次级过线槽51和与次级过线槽51相对应设置的次级引脚52。具体地,初级导线槽44与绕线槽20相对齐,初级导线槽44可为水平的方式开设,也可以是自靠近绕线槽20的一端向另一端斜向下的方式开设,只需保证初级导线槽44槽底的高度不高于绕线槽20的表面即可,用于引导初级线圈61的引线611相对于绕线槽20的表面水平或斜向下引出。初级挂线柱43的宽度小于凸台41的宽度,一体成型制得,初级挂线柱43的设置,限制引线611浮高。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使用方法如下,初级线圈61绕设在绕线槽20表面,次级线圈62缠绕在初级线圈61的外侧,初级线圈61的引线611穿过初级过线槽44,绕过初级挂线柱43后,缠绕至初级引脚42上,因为初级导线槽44的高度不高于绕线槽20的表面,使引线611与次级线圈62的底面存在高度差,实现初级线圈61的引线611的出线在初级导线槽44内形成下沉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引线611与次级线圈62的直接交叉接触。所以,无需在次级线圈62上与初级线圈61引线611交叉的位置贴隔离胶带或绝缘套,也不会发生次级线圈上与初级线圈引线交叉位置产生应力而引起的三层绝缘线破皮产生电击的危害,实现变压器骨架的生产在符合安规的前提下,也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本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实现变压器的全段自动化生产。与现有技术生产工艺相比,自动机绕线单个工时4.2s,人均产能为857pcs/h,而现有技术中,绕线单个工时25s,人均产能为142pcs/h,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人均产能提升715pcs/h,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贯通的磁芯槽(10)设于磁芯槽(10)两端的骨架层(30),所述磁芯槽(10)的外壁与所述骨架层(30)形成供初级线圈(61)和次级线圈(62)绕设的绕线槽(20);所述骨架层(30)包括设于所述磁芯槽(10)一端的第一初级骨架(31)和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初级骨架(32)与次级骨架(33);所述第一初级骨架(31)、第二初级骨架(32)和次级骨架(33)平行于所述磁芯槽(10)的轴线;所述第一初级骨架(31)和第二初级骨架(32)上分别设有若干间距排布的凸台(41),每个所述凸台(41)上连接纵向的初级引脚(42),其端部设有初级挂线柱(43),相邻所述凸台(41)之间的间隙形成贯通的初级导线槽(44);所述初级导线槽(44)槽底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绕线槽(20)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绕组引线交叉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贯通的磁芯槽(10)设于磁芯槽(10)两端的骨架层(30),所述磁芯槽(10)的外壁与所述骨架层(30)形成供初级线圈(61)和次级线圈(62)绕设的绕线槽(20);所述骨架层(30)包括设于所述磁芯槽(10)一端的第一初级骨架(31)和位于其另一端的第二初级骨架(32)与次级骨架(33);所述第一初级骨架(31)、第二初级骨架(32)和次级骨架(33)平行于所述磁芯槽(10)的轴线;所述第一初级骨架(31)和第二初级骨架(32)上分别设有若干间距排布的凸台(41),每个所述凸台(41)上连接纵向的初级引脚(42),其端部设有初级挂线柱(43),相邻所述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白中涛胡隆彪王金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