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93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27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该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包括第一冷源、第二冷源、再热热源、机组外壳、辅助配件以及控制系统。在机组外壳内设置第一冷源、第二冷源以及再热冷源,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在机组外壳内设置初效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实现对气体的过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水盘管仅需要连接输水管路就可以进行工作,其可以在夏季进行初步除湿,减少压缩机的功率消耗。再热器通过回收部分冷凝热来提高送风温度,减少了其他加热配件的选择,降低了机组的生产成本。除湿机具有一体化、结构紧凑、高效节能的特点。其内设置有初效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能够实现对气体的高效率净化,实现对空气的湿度、温度调节以及净化。

Double Cooling Source Fresh Air Dehumidific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空调已经是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它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室内环境温度的要求。但同时一般的家用空调存在运行不节能,不能控制湿度,不能产出新风,不能处理空气污染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家用新风系统的普及率较低(不到10%)。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视,新风系统在国内家装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传统空调无法实现室内空气的处理与更新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市面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水系统和氟系统结合在一起处理空气温湿度,并带有热回收技术的空气处理设备。该设备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以更高的工程适应性应用于各种有新风需求的领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包括:第一冷源,所述第一冷源包括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盘管,与所述水盘管连接有机组进水管以及机组出水管;第二冷源,所述第二冷源包括有蒸发器、水冷换热器、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有第一制冷系统,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水冷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主电子膨胀阀;再热热源,所述再热热源包括有再热器,所述再热器通过分支管路与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器连接形成有第二制冷系统,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再热器单向导通的单向阀,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再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再热电子膨胀阀;机组外壳,所述机组外壳具有空气处理通道,于所述机组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沿气流在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的流通方向、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后侧、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依次设置有所述水盘管、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再热器,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湿膜,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气流流通速度的风机装置。优选地,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主电子膨胀阀与所述水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铜过滤器。优选地,于所述机组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开关。优选地,于所述机组外壳上、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防虫过滤网。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初效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包括有蒸发器毛细管,于所述蒸发器的下侧设置有冷凝水回收盘,于所述冷凝水回收盘的底部连接冷凝水导出水管。优选地,所述风机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水盘管之间。优选地,所述再热器包括换热铜管,于所述换热铜管上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换热铜管热传递联接并形成有用于热量传递的热量传递通道。优选地,所述水冷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热流通道以及冷流通道,所述热流通道与所述冷流通道设置有导热板,通过所述导热板、所述热流通道与所述冷流通道用于流体的独立流通;所述机组进水管以及所述机组出水管通过支管与所述冷流通道连通,所述热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连通。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组进水管、所述机组出水管、所述蒸发器、所述水冷换热器、所述再热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间连接的管路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风机装置控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的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具有如下优点:(1)水盘管仅需要连接输水管路就可以进行工作,其现场接管方便。而且可以在夏季进行初步除湿,减少压缩机4的功率消耗。冬季只需要单独运行水盘管高温进水,就可以达到合适的出风温度,此时,制冷系统不用开启,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2)再热器通过回收部分冷凝热来提高送风温度,减少了其他加热配件的选择,降低了机组的生产成本。(3)本技术除湿机具有一体化、结构紧凑、高效节能的特点,可应用于家庭、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并可与现有空调设备配套使用,也可单独用于空气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场所。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水盘管1、蒸发器2、水冷换热器3、压缩机4、主电子膨胀阀5、再热器6、单向阀7、再热电子膨胀阀8、风机装置9、铜过滤器10、水流量开关11、初效过滤器12、高效过滤器13、湿膜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中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用于实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调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包括第一冷源、第二冷源、再热热源、机组外壳、辅助配件以及控制系统。在本技术中:1、第一冷源为本技术实现对空气进行温度调节的第一个调温设备。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第一冷源采用水冷方式对空气温度进行调节。具体地,第一冷源结构如下:第一冷源包括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盘管1,与水盘管1连接有机组进水管以及机组出水管。如果本技术是应用在城市等供水方便的地区,冷水水源可以直接使用市政供水的自来水;如果本技术是应用在农村或者偏远山区等供水不便的地区,可以设置水井或者水塔作为冷水水源。第一冷源包括有水盘管1,水盘管1采用导热性能优质的金属管材,例如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水盘管1为盘管结构,这样能够增加水盘管1与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空气预冷的温度。本技术在机组进水管上设置了水流量开关11,通过水流量开关11实现缺水报警功能。2、第二冷源第二冷源为本技术中主要的制冷、除湿设备。具体地,第二冷源包括有蒸发器2、水冷换热器3、压缩机4,蒸发器2、水冷换热器3以及压缩机4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有第一制冷系统,于第一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水冷换热器3与蒸发器2之间设置有主电子膨胀阀5。蒸发器2为第二冷源释放冷量的主要设备,蒸发器2采用与传统空调器上蒸发器2相同的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蒸发器2、水冷换热器3、压缩机4连接(当然其构成的第一制冷系统还配置有必要的辅助配件,例如管道接头、控制阀门等部件),由压缩机4对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为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经过压缩机4的制冷剂通过水冷换热器3相变放热成为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由主电子膨胀阀5的节流后进入到蒸发器2内进行相变吸热,相变吸热后的气态制冷剂再次进入到压缩机4内,之后重复上述流程。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水冷换热器3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热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源,所述第一冷源包括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盘管,与所述水盘管连接有机组进水管以及机组出水管;第二冷源,所述第二冷源包括有蒸发器、水冷换热器、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有第一制冷系统,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水冷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主电子膨胀阀;再热热源,所述再热热源包括有再热器,所述再热器通过分支管路与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器连接形成有第二制冷系统,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再热器单向导通的单向阀,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再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再热电子膨胀阀;机组外壳,所述机组外壳具有空气处理通道,于所述机组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沿气流在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的流通方向、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后侧、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依次设置有所述水盘管、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再热器,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湿膜,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气流流通速度的风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源,所述第一冷源包括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盘管,与所述水盘管连接有机组进水管以及机组出水管;第二冷源,所述第二冷源包括有蒸发器、水冷换热器、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水冷换热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有第一制冷系统,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水冷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主电子膨胀阀;再热热源,所述再热热源包括有再热器,所述再热器通过分支管路与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器连接形成有第二制冷系统,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再热器单向导通的单向阀,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再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再热电子膨胀阀;机组外壳,所述机组外壳具有空气处理通道,于所述机组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沿气流在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的流通方向、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后侧、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依次设置有所述水盘管、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再热器,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湿膜,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气流流通速度的风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上、并位于所述主电子膨胀阀与所述水冷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铜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机组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开关(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华曹杰吴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