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82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活塞、密封垫,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锥型孔,所述锥型孔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导向环,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活塞的上端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导向环的内径。本产品是由316L药用级不锈钢材料经过精密加工而成,清洗消毒方便、无死角,符合国家GMP规范要求支持在线消毒灭菌可重复使用。耐酸碱腐蚀,拆解方便等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制药企业的止回阀使用成本。

A Stainless Steel Check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止回阀
,具体为一种不锈钢止回阀。
技术介绍
不锈钢止回阀是高精度液体止回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灌装针头滴液、吐液、回吸量过大、灌装量不稳定等情况的发生。现有的玻璃止回阀在药液灌装生产时容易破损对药液管道照成污染,因其安装在管道终端位置药液在通过玻璃止回阀时其阀芯和阀壁摩擦产生的脱落物得不到有效的过滤,对产品质量照成了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止回阀,解决了现有的玻璃止回阀在药液灌装生产时容易破损对药液管道照成污染,因其安装在管道终端位置药液在通过玻璃止回阀时其阀芯和阀壁摩擦产生的脱落物得不到有效的过滤,对产品质量照成了极大影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活塞、密封垫,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锥型孔,所述锥型孔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导向环,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活塞的上端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导向环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材料为耐油橡胶,所述密封垫为圆片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垫内部为圆形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外部直径相同,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的直径均小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外径,且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的外部设置有阶梯状防滑槽。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下端为锥面,其下端的锥面的角度与锥型孔角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导向环为为圆片状中间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活塞、密封垫、导向环均为同轴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产品是由316L药用级不锈钢材料经过精密加工而成,清洗消毒方便、无死角,符合国家GMP规范要求支持在线消毒灭菌可重复使用,耐酸碱腐蚀,拆解方便等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制药企业的止回阀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不锈钢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不锈钢止回阀的第二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不锈钢止回阀的活塞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不锈钢止回阀的第二外壳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外壳1、出料口101、第二外壳2、锥型孔201、进料口202、活塞3、圆柱体301、密封垫4、导向环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活塞3、密封垫4,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所述第二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锥型孔201,所述锥型孔201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导向环5,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料口101,所述第二外壳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口202,所述活塞3的上端为圆柱体301,所述圆柱体301的外径小于导向环5的内径。所述密封垫4的材料为耐油橡胶,所述密封垫4为圆片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垫4内部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的外部直径相同,所述出料口101和进料口202的直径均小于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的外径,且所述出料口101和进料口202的外部设置有阶梯状防滑槽。所述活塞3的下端为锥面,其下端的锥面的角度与锥型孔201角度相同。所述导向环5为为圆片状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活塞3、密封垫4、导向环5均为同轴设置。实施例,整体装置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确保各密封件不泄露。(1)药液从不锈钢止回阀下方进料口202进入到止回阀内部后通过活塞3,在灌药器吸药时防止药液回流起到止回作用。将灌药软管链接到止回阀上方的出料口101(灌药针头前方软管),开设备开始泵药液,设备开启时注意观察灌药针头是否有回气现象!如有回气现象将止回阀拆下用过滤后的注射用水进行反冲洗后安装使用。止回阀清洗和消毒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程序:纯化水清洗干净后,用注射用水冲干净:初次使用,长期放置,用05-1.5%NaOH浸泡5-15分钟(除热原),用注射用水冲洗干净;(2)灭菌程序:建议采用高压湿热汽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20℃,压力0.1MPA,时间30分钟。清洗灭菌注意事项:(1)不得使用含氯的化学溶液与不锈钢接触,以防腐蚀不锈钢件:(2)清洗时应逐套清洗不锈钢止回阀,表面严禁使用硬物刮蹭或撞击。止回阀上配备的密封垫4为进口原材料制造,硬度适中,且弹性较好,可以耐受160℃高温。正常灭菌大于150次,仍有较好弹性及密封性。造成止回阀密封圈容易损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在灭菌,不能拧紧固定止回阀外壳1和外壳2链接处螺丝,因为密封垫4受热膨胀,如果拧得太紧,密封垫4可能会出现裂纹、失去弹性,导致不能密封。(2)用碱液浸泡时间过长,密封垫4的弹性会变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活塞(3)、密封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所述第二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锥型孔(201),所述锥型孔(201)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导向环(5),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料口(101),所述第二外壳(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口(202),所述活塞(3)的上端为圆柱体(301),所述圆柱体(301)的外径小于导向环(5)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活塞(3)、密封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所述第二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锥型孔(201),所述锥型孔(201)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导向环(5),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料口(101),所述第二外壳(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料口(202),所述活塞(3)的上端为圆柱体(301),所述圆柱体(301)的外径小于导向环(5)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活塞(3)、密封垫(4)、导向环(5)均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亮亮吴刚谈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凌耀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