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膏蕈碱抗体缀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444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缀合物,其包含(a)鹅膏毒素,所述鹅膏毒素包含(i)具有6'‑脱氧位置的氨基酸4;和(ii)具有S‑脱氧位置的氨基酸8;(b)BCMA结合部分,所述BCMA结合部分包含(i)人源化抗体J22.9‑ISY的可变结构域,和(ii)包含D265C突变的重链恒定区;和(c)连接所述鹅膏毒素和所述靶结合部分的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这样的缀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Amanine antibody conju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鹅膏蕈碱抗体缀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缀合物,其包含(a)鹅膏毒素,所述鹅膏毒素包含(i)具有6'-脱氧位置的氨基酸4;和(ii)具有S-脱氧位置的氨基酸8;(b)BCMA结合部分,所述BCMA结合部分包含(i)人源化抗体J22.9-ISY的可变结构域,和(ii)包含D265C突变的重链恒定区;和(c)连接所述鹅膏毒素和所述靶结合部分的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这样的缀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技术介绍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二最普遍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在于来自骨髓中B细胞的单克隆浆细胞的增殖。MM在美国被列为第15最常见类型的癌症,并且仍然被认为是不能治愈的,中位生存率为约30-60个月。尽管使用常规和新型治疗剂单独或联合治疗MM的进展已经导致了改善的反应率并因此延长了多年的中位生存期,但MM仍然被认为是不能治愈的疾病。MM占全球所有癌症的约0.8-1%,约占所有血液癌症的10%,估计全球发病率为超过每年100,000例新发病例,全球死亡率为超过每年70,000例(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MM中浆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也称为M蛋白)的异常产生,其可导致免疫球蛋白轻链引起的肾衰竭或来自过量M蛋白的高粘滞。总之,临床症状性MM的特征是血清和/或尿液中存在M蛋白和末端器官损伤,通常涉及高钙血症、肾衰竭、贫血和骨髓病变(CRAB特征)(Bird等,2011;Rajkumar等2014)。尽管有多种治疗选择,但MM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抗药性或难治性疾病。复发的MM指进行性疾病,其中在挽救治疗的一线治疗之后至少先前实现部分反应。当患者最初无反应或在最近60天内治疗后无反应,难治性MM指进行性疾病(Dimipoulos等,2015)。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骨髓瘤患者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Kyle和Rajkumar,2004)。现在有几类药物用于治疗骨髓瘤: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干细胞移植。这些类别中的许多重要的药物在过去10-15年内获得批准。使用这些新药和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SCT)的治疗已显示将中位生存期提高至5年,这使其成为目前的标准疗法。然而,许多患者遭受复发或产生治疗抗性,因此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延长缓解期并提高存活率。大约30%的MM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发生肾功能不全,20%的MM患者会因轻链的积聚和沉淀而出现肾功能衰竭。对于发生因MM的末期肾病的肾替代治疗的MM患者,肾发病率是相当大的负担。新型药剂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可以在相当大比例的患者中成功恢复肾功能,并且在早期检测和治疗时可以避免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并发症(Dimopoulos等,2008)。尽管像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药物这样的药剂已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但这些药剂并不能治愈该疾病。因此,仍然需要具有新的作用模式的新药剂。在骨髓瘤细胞表面上表达的分子的知识导致许多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新疗法的新单克隆抗体。然而,这些分子中的大多数并非仅在MM细胞上表达,并且需要证明它们治疗MM的潜力。许多药物和疗法目前处于临床阶段:抗体如靶向CD38的达雷木单抗和靶向SLAMF7(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的埃罗妥珠单抗,单独使用或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帕比司他(panabinostat),一种用于联合治疗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嵌合抗原受体工程化T(CAR-T)细胞,其表达抗BCMA单链可变片段,使能够特异性靶向MM细胞。MM的特征在于浆细胞的恶性增殖,终末分化的B细胞,其在正常情况下负责大量产生免疫球蛋白。从浆细胞到恶性骨髓瘤细胞的这种进展与多种遗传和致癌事件有关,包括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的失调(deregulation),以及像KRAS、BRAF、FGFR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和TP53的突变(Shaffer等,2008;Kuehl和Bergsagel,2012;Chesi和Bergsagel,2015)。尽管存在这些遗传变化,但恶性浆细胞仍然大部分依赖于骨髓(BM)环境。在BM中的MM细胞结合后,信号级联被激活,包括辅助生长因子及其由BM辅助细胞分泌的配体。这些辅助细胞释放的成分在MM中起着促进疾病和逃避免疫监视的关键作用。抗体-药物缀合物(ADC)旨在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来选择性地向抗原呈递肿瘤细胞递送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抗体应靶向良好表征的抗原,其在肿瘤部位具有高且特异性的表达,并且在正常组织上具有低表达或无表达,因此最大化ADC的功效同时限制毒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及其配体在控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关键作用。特别地,B细胞活化因子(BAFF)配体-受体网络在调节B细胞成熟和分化成恶性浆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功能相关的BAFF受体BAFF-R、亲环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物(TACI)和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缺乏信号肽并含有富含半胱氨酸的细胞外结构域的III型跨膜蛋白。这些受体促进B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因此它们在B细胞上的表达模式根据B细胞的类型及其成熟和活化阶段而不同。BAFF-R表达在B细胞前体上是不可检测的,但是是在成熟B细胞上表达的主要受体。BAFF-R介导B细胞的存活,维持生发中心反应的持续时间并促进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重组。TACI在B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并且在类别转换重组中是重要的且支持T细胞依赖性抗体应答。几乎完全在浆细胞上表达但在幼稚和记忆B细胞中不存在的BCMA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从而促进体液免疫应答的维持。M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CMA升高,成功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与抗BCMA抗体的形成有关。MM患者中发现的血清BCMA水平与临床状态和总生存期相关。(Belucci等,2005;Sanchez等,2012)。BAFF、APRIL(增殖诱导配体)和BCMA在从B细胞到血浆和MM细胞的决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B细胞从骨髓中排出时,进一步成熟为边缘区B细胞(MZB)依赖于BAFF。BAFF对于幼稚再循环B细胞和MZB细胞的稳态也是必需的。浆细胞上BAFF-R的下调与BCMA的上调一致,BCMA可以结合BAFF以及APRIL。转录因子NFκB在通路调节,B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中起关键作用。NFκB活性受κB(IκB)蛋白抑制剂的调节。其中,IκBα维持NFκB二聚体在细胞质中无活性,并且当降解时,释放结合的NFκB二聚体以易位至细胞核并驱动基因表达。通过降解调节IκB活性取决于通过IκB激酶(IKK)的丝氨酸磷酸化(Rickert等,2011)。过去已产生各种抗BCMA抗体,包括鼠抗体J22.9(WO2014/068079)及其人源化形式(WO2015/166073)。为了获得抗体-药物缀合物,使用具有抗体和药物的连接位点的双功能连接基连接两种组分。关于与抗体的缀合,连接基连接策略通常依赖于抗体上的半胱氨酸或赖氨酸残基。理想地,连接基必须在体循环中保持稳定,以使不利或毒性作用最小化。在抗原识别和结合后,所得的ADC受体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内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根据式I的缀合物,其包含(a)鹅膏毒素,所述鹅膏毒素包含(i)具有6'‑脱氧位置的氨基酸4;和(ii)具有S‑脱氧位置的氨基酸8;(b)BCMA结合部分,所述BCMA结合部分包含(i)抗体J22.9‑ISY的根据SEQ ID NO:1的重链和根据SEQ ID NO:2的轻链的可变结构域,和(ii)包含D265C突变的重链恒定区;和(c)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基,其中所述BCMA结合部分通过抗体重链中第265位的半胱氨酸残基的硫醇基与所述连接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3 EP 16206849.81.根据式I的缀合物,其包含(a)鹅膏毒素,所述鹅膏毒素包含(i)具有6'-脱氧位置的氨基酸4;和(ii)具有S-脱氧位置的氨基酸8;(b)BCMA结合部分,所述BCMA结合部分包含(i)抗体J22.9-ISY的根据SEQIDNO:1的重链和根据SEQIDNO:2的轻链的可变结构域,和(ii)包含D265C突变的重链恒定区;和(c)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基,其中所述BCMA结合部分通过抗体重链中第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黑希勒M·库尔克C·卢茨A·帕尔C·米勒W·西蒙A·帕尔菲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医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