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娅雯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001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属于误差估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计算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仅仅依靠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判断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的不稳定性,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或印刷中误差的几率,在批量生产中为人们提供参考价值,在实际生产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rinting Errors of Anti-counterfeiting Two-dimensional Code in Natural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误差计算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属于误差估算

技术介绍
误差是测量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得的量值简称测得值,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所谓参考量值,一般由量的真值或约定量值来表示。对于测量而言,人们往往把一个量在被观测时,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认为是被测量的真值,实际上,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因为只有“当某量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才是量的真值。从测量的角度来说,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一般说来,真值不可能确切获知。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两类。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它是由分析操作过程中的某些经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仪器误差:是由使用的仪器本身不够精密所造成的;②方法误差:是有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③试剂误差:是由所用蒸馏水含有杂质或使用的试剂不纯造成的;④操作误差:是由操作人员掌握分析操作的条件不成熟、个人观察器官不敏锐和固有的习惯造成的;⑤主观误差:是由操作人员主观原因,如观察判断能力的缺陷或不良习惯造成的。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这种类型的误差叫做偶然误差。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读数时,视线的位置不正确,测量点的位置不准确,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不稳定、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微小变化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难以确定某个因素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因此偶然误差难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但是实验表明,大量次数的测量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的偶然误差都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些规律有:(1)绝对值相等的正的与负的误差出现机会相同;(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3)误差不会超出一定的范围。云模型是云的具体实现方法,也是基于云的运算、推理和控制等的基础。它可以表示由定性概念到定量表示的过程(正向云发生器),也可表示由定量表示到定性概念的过程(逆向云发生器)。该模型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于1995年提出云模型的概念,是处理定性概念与定量描述的不确定转换模型。自提出至今,已成功地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决策分析、智能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使商品快速编码,方便使用编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所述监测值“n个A”和所述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所述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时的温度、湿度、多色套印时网距、印刷时胶刮变形、印刷时网版的张力。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的云模型基于云理论为基础。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的云模型是云的具体实现方法。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的云滴总数以云理论和云模型为基础。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的数学计算,包括应用求平均数公式、求误差函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避免仅仅依靠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判断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的不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或印刷中误差的几率,方便人们在批量生产中提供参考,从而降低误差几率,提高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或印刷的总体经济价值,在实际生产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监测值“n个A”和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时的温度、湿度、多色套印时网距、印刷时胶刮变形、印刷时网版的张力。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监测值“n个A”和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时的温度、湿度、多色套印时网距、印刷时胶刮变形、印刷时网版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的云模型基于云理论为基础。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监测值“n个A”和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时的温度、湿度、多色套印时网距、印刷时胶刮变形、印刷时网版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的云模型是云的具体实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的云滴总数以云理论和云模型为基础。实施例四: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监测值“n个A”和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在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导致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所述监测值“n个A”和所述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所述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二)分别获取上一步骤中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三)分别根据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监测值“n个A”以及云模型,得到云滴总数L;(四)分别根据所述监测值“n个A”和所述云滴总数L,计算得到所述影响因素对应的运行变差“n个FA”;(五)根据以上步骤的结论数值和所述运行变差FA,运用数学计算得出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误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导致该防伪二维码自然打印印刷形成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娅雯
申请(专利权)人:王娅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