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77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包括锥形顶杆、锥套、梯形锥销、止动螺母、定位套筒和盖形螺帽;锥形顶杆前段设置为带锥度的光杆,后段设置为有外螺纹的直杆;锥套通过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套设在锥形顶杆上;锥套前段沿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槽口;锥套中段外缘设置有与止动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段;锥套后段设置有与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梯形锥销设置在三个槽口内,位套筒套设在锥套外部。通用性强,能够实现不同管板厚度换热管的穿管,既可以作为列管式换热器穿管牵引,也可以作为绕管式换热管牵引固定,防止回弹变形装置;固定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应用效果良好。

A Heat Exchanger Tube-through-Tube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制造相关
,特别是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子能、制药、机械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节能形式的发展,高效紧凑式的换热器日益受到重视,绕管式换热器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高效节能的优点,需求量日益增加。绕管换热管的排布形式为绕中心筒螺旋盘绕,为多层缠绕式,换热管要经过多个折弯才能到达管板,而绕制到管板端部时,管子从弯曲段要过渡成直段,由于管子直径小,管子回弹性大且管板穿管前直段短,穿管时单靠人力向管板内推管子,无法施加推力,管子穿入管板比较困难,且穿管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住管子以避免管子回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能够有效解决绕管换热管穿管及弯曲段回弹难题,使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保证绕管排布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解决了绕管弯曲段到直段部分距离小,无法使用手工穿管的难题,使绕管换热器穿管及固定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应用效果良好。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包括锥形顶杆、锥套、梯形锥销、止动螺母、定位套筒和盖形螺帽;所述锥形顶杆前段设置为带锥度的光杆,后段设置为有外螺纹的直杆;锥套通过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套设在锥形顶杆上,锥套前段沿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槽口,槽口从外向圆心方向由窄变宽设置;锥套中段外缘设置有与止动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段;锥套后段设置有与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梯形锥销为横截面为梯形的金属件,分别设置在三个槽口内,梯形锥销底端面为带锥度的斜面,与锥形顶杆前段接触;梯形锥销上表面为圆弧面,与换热管内壁接触;梯形锥销两端设置有防止掉出槽口的凸形锥托;定位套筒为两段口径不同的阶梯形圆筒柱结构;定位套筒套设在锥套外部,大口径端顶在管板一侧,小口径端内径尺寸与锥套配合;止动螺母设置在定位套筒小口径端一侧的锥套后段外螺纹段上。盖形螺帽设置在锥形顶杆顶端处,盖形螺帽外缘尺寸大于锥套前端尺寸;为了防止锥形顶杆脱出锥套。具体的,所述锥形顶杆前段的锥度为1:50。具体的,所述锥形顶杆的后端部加工四个平面,用于对锥形顶杆拧紧操作。具体的,所述的盖形螺帽前端为封闭的半球形设置。使用时,把需要穿入管板的换热管对准管板孔或者插入管板孔内,先将锥形顶杆退到最后,使三个梯形锥销落入锥套内,然后将锥形顶杆和锥套前端穿过管板孔,并伸入换热管端头内部,调整好定位套筒和止动螺母位置,定位套筒顶在管板上,用止动螺母装在锥套上;将锥形顶杆向前推进,将三个梯形锥销顶出,再顺时针拧动锥形顶杆,通过锥形顶杆的外螺纹和锥套的内螺纹装配,使三个梯形锥销更多的从锥套顶出,三个梯形锥销通过凸台与锥套配合,防止梯形锥销掉出锥套,梯形锥销有力的顶紧换热管内壁,通过拧动止动螺母,把锥套带动锥形顶杆向外拧出,换热管跟随牵引器穿过管板,换热管到达合适位置后,停止拧动止动螺母,就可以固定住换热管,防止回弹变形;待换热管固定后,将锥形顶杆逆时针旋转,倒退拧出锥套,此时梯形锥销回落,梯形锥销与换热管之间间隙变大,牵引器可以从换热管内部退出取下,完成换热管的穿管及固定。这些技术方案,包括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互相组合或者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通用性强,能够实现不同管板厚度换热管的穿管,既可以作为列管式换热器穿管牵引,也可以作为绕管式换热管牵引固定,防止回弹变形装置。2、操作简单,仅需推入锥形顶杆,再顺时针拧动锥形顶杆,使锥形顶杆与锥套螺纹配合,使锥销与换热管紧密贴合,然后无需借助外力,直接拧动止动螺母即可完成换热管穿管及固定。解决了绕管弯曲段到直段部分距离小,无法使用手工穿管的难题,使绕管换热器穿管及固定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应用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的安装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的锥形顶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的锥套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的梯形锥销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的定位套筒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的止动螺母示意图。图中,1-锥形顶杆,2-锥套,3-止动螺母,4-定位套管,5-管板,6-梯形锥销,7-盖形螺帽,8-换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8所示,本专利的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包括锥形顶杆1、锥套2、梯形锥销6、止动螺母3、定位套筒4和盖形螺帽7;锥形顶杆1前段设置锥度为1:50的光杆,后段设置为有外螺纹的直杆,锥形顶杆1的后端部加工四个平面,用于对锥形顶杆1拧紧操作;锥套2通过锥形顶杆1后段的外螺纹套设在锥形顶杆1上,锥套2前段沿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槽口,槽口从外向圆心方向由窄变宽设置;锥套2中段外缘设置有与止动螺母3配合的外螺纹段;锥套2后段设置有与锥形顶杆1后段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梯形锥销6为横截面为梯形的金属件,分别设置在三个槽口内,梯形锥销6底端面为带锥度的斜面,与锥形顶杆1前段接触;梯形锥销6上表面为圆弧面,与换热管8内壁接触;梯形锥销6两端设置有防止掉出槽口的凸形锥托;定位套筒4为两段口径不同的阶梯形圆筒柱结构;定位套筒4套设在锥套2外部,大口径端顶在管板5一侧,小口径端内径尺寸与锥套2配合;止动螺母3设置在定位套筒4小口径端一侧的锥套2后段外螺纹段上。盖形螺帽7设置在锥形顶杆顶端处,盖形螺帽7外缘尺寸大于锥套2前端尺寸,盖形螺帽7前端为封闭的半球形设置为了防止锥形顶杆脱出锥套2。使用时,把需要穿入管板5的换热管8对准管板5孔或者插入管板5孔内,先将锥形顶杆1退到最后,使三个梯形锥销6落入锥套2内,然后将锥形顶杆1和锥套2前端穿过管板5孔,并伸入换热管8端头内部,调整好定位套筒4和止动螺母3位置,定位套筒4顶在管板5上,用止动螺母3装在锥套2上;将锥形顶杆1向前推进,将三个梯形锥销6顶出,再顺时针拧动锥形顶杆1,通过锥形顶杆1的外螺纹和锥套2的内螺纹装配,使三个梯形锥销6更多的从锥套2顶出,三个梯形锥销6通过凸台与锥套2配合,防止梯形锥销6掉出锥套2,梯形锥销6有力的顶紧换热管8内壁,通过拧动止动螺母3,把锥套2带动锥形顶杆1向外拧出,换热管8跟随牵引器穿过管板5,换热管8到达合适位置后,停止拧动止动螺母3,就可以固定住换热管8,防止回弹变形;待换热管8固定后,将锥形顶杆1逆时针旋转,倒退拧出锥套2,此时梯形锥销6回落,梯形锥销6与换热管8之间间隙变大,牵引器可以从换热管8内部退出取下,完成换热管8的穿管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其特征是:包括锥形顶杆、锥套、梯形锥销、止动螺母、定位套筒和盖形螺帽;所述锥形顶杆前段设置为带锥度的光杆,后段设置为有外螺纹的直杆;锥套通过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套设在锥形顶杆上,锥套前段沿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槽口,槽口从外向圆心方向由窄变宽设置;锥套中段外缘设置有与止动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段;锥套后段设置有与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梯形锥销为横截面为梯形的金属件,分别设置在三个槽口内,梯形锥销底端面为带锥度的斜面,与锥形顶杆前段接触;梯形锥销上表面为圆弧面,与换热管内壁接触;梯形锥销两端设置有防止掉出槽口的凸形锥托;定位套筒为两段口径不同的阶梯形圆筒柱结构;定位套筒套设在锥套外部,大口径端顶在管板一侧,小口径端内径尺寸与锥套配合;止动螺母设置在定位套筒小口径端一侧的锥套后段外螺纹段上;盖形螺帽设置在锥形顶杆顶端处,盖形螺帽外缘尺寸大于锥套前端尺寸;为了防止锥形顶杆脱出锥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穿管牵引器,其特征是:包括锥形顶杆、锥套、梯形锥销、止动螺母、定位套筒和盖形螺帽;所述锥形顶杆前段设置为带锥度的光杆,后段设置为有外螺纹的直杆;锥套通过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套设在锥形顶杆上,锥套前段沿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有3个槽口,槽口从外向圆心方向由窄变宽设置;锥套中段外缘设置有与止动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段;锥套后段设置有与锥形顶杆后段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梯形锥销为横截面为梯形的金属件,分别设置在三个槽口内,梯形锥销底端面为带锥度的斜面,与锥形顶杆前段接触;梯形锥销上表面为圆弧面,与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风銮陈凯刘树权于成科刘新儒曲娇李大巍刘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