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70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铣刀,包括刀座和铣刀头,刀座上设有固定槽,铣刀头插装在刀座的固定槽内,铣刀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刀座的固定槽内,固定槽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槽边装有柔性石墨密封圈,容纳槽内均布有多个隔片,隔片依次通过弹性件相连,相邻隔片之间形成置放空间,置放空间内填充有缓冲石墨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能够有效避免铣刀头在作业过程中的震颤现象。

Vibration-absorbing milling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铣刀
本技术涉及刀具
,具体涉及一种减振铣刀。
技术介绍
工程实际中存在大量的深腔类金属零件需要使用大长径比减振铣刀。大长径比减振铣刀由于其刚性差,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颤振现象。颤振导致机床或者刀具结构损坏,机床加工精度降低,零件表面质量破坏。颤振的消除除了选用合理的切削参数,还可以通过设计减振刀具,提高刀具系统的刚度、阻尼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铣刀,其能够有效避免铣刀头在作业过程中的震颤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铣刀,包括刀座和铣刀头,刀座上设有固定槽,铣刀头插装在刀座的固定槽内,铣刀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刀座的固定槽内,固定槽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槽边装有柔性石墨密封圈,容纳槽内均布有多个隔片,隔片依次通过弹性件相连,相邻隔片之间形成置放空间,置放空间内填充有缓冲石墨颗粒。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缓冲石墨颗粒的设置,使得铣刀头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减振,隔片将容纳槽分隔成多个格式的置放空间,各个置放空间既保持的一定的独立性,又依次弹性相连,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能够有效避免铣刀头在作业过程中的震颤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减振铣刀,包括刀座1和铣刀头2,刀座1上设有固定槽,铣刀头2插装在刀座1的固定槽内,铣刀头2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刀座1的固定槽内,固定槽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容纳槽3,容纳槽3的槽边装有柔性石墨密封圈,容纳槽3内均布有多个隔片6,隔片6依次通过弹性件5相连,相邻隔片6之间形成置放空间,置放空间内填充有缓冲石墨颗粒4。弹性件5为弹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缓冲石墨颗粒4的设置,使得铣刀头2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减振,隔片6将容纳槽3分隔成多个格式的置放空间,各个置放空间既保持的一定的独立性,又依次弹性相连,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能够有效避免铣刀头2在作业过程中的震颤现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和铣刀头,刀座上设有固定槽,铣刀头插装在刀座的固定槽内,铣刀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刀座的固定槽内,固定槽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槽边装有柔性石墨密封圈,容纳槽内均布有多个隔片,隔片依次通过弹性件相连,相邻隔片之间形成置放空间,置放空间内填充有缓冲石墨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和铣刀头,刀座上设有固定槽,铣刀头插装在刀座的固定槽内,铣刀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刀座的固定槽内,固定槽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槽边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骏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