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37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包括卧式的转筒和设置在转筒内部的转轴,转轴沿转筒的轴线方向转动安装于转筒上,转轴上设有多个铲料装置和搅拌轮;铲料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铲料板;搅拌轮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主体,主体的轴心设有可供转轴穿设的左右贯通的轴套,主体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轴套上设有搅拌杆,搅拌杆穿过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铲料板将粘附在转筒内壁的物料刮落,减少了转筒内的物料残留,物料由搅拌轮的通孔落入搅拌轮内部,在从通孔内出来,此过程中物料提升了一定高度,物料具有高度差从而使物料之间高度混合,搅拌均匀。

A Two-Dimensional Motion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药品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
技术介绍
二维运动混合机是一种用于混合物料的机械,尤其适用于各种粉状、颗粒状物料的混合,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二维运动混合机的转筒是卧放的,可同时进行二个运动,一个为转筒的转动,另一个为转筒随摆动架的左右摆动,被混合物料在转筒内随转筒转动、翻转混合的同时,又随转筒的摆动而发生左右来回的掺混运动,在这两个运动的共同作用下,物料在短时间内得到混合,但是物料在转筒内混合旋转过程中无法提升一定的高度,导致物料的分散度低,且有些带有粘性的物料很容易粘附在转筒内壁造成物料的浪费,进而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效率高、避免物料残留在转筒内的二维运动混合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包括卧式的转筒和设置在转筒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转筒的轴线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筒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铲料装置和搅拌轮,所述铲料装置和搅拌轮间隔设置;所述铲料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铲料板,所述铲料板与转筒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铲料板上设有多个圆孔;所述搅拌轮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的轴心设有可供转轴穿设的左右贯通的轴套,所述主体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轴套上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向外延伸穿过所述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铲料板朝转筒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铲料板的长度大于固定杆与搅拌轮之间的距离,所述铲料板靠近转筒内壁的一面连接有刷毛。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杆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铲料板将粘附在转筒内壁的物料刮落,减少了转筒内的物料残留,充分利用物料,节省生产成本,物料由搅拌轮的通孔落入搅拌轮内部,在从通孔内出来,此过程中物料提升了一定高度,物料具有高度差从而使物料之间高度混合,搅拌均匀。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二维运动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二维运动混合机的搅拌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转筒;2、转轴;3、固定杆;4、铲料板;41、刷毛;5、搅拌轮;51、主体;52、通孔;53、搅拌杆;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包括卧式的转筒1和设置在转筒1内部的转轴2,所述转轴2沿转筒1的轴线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筒1上,所述转轴2上设有多个铲料装置和搅拌轮5,所述铲料装置和搅拌轮5间隔设置;所述铲料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与转轴2连接,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铲料板4,所述铲料板4与转筒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铲料板4上设有多个圆孔;所述搅拌轮5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主体51,所述主体51的轴心设有可供转轴2穿设的左右贯通的轴套,所述主体51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2,所述轴套上设有搅拌杆53,所述搅拌杆53向外延伸穿过所述通孔5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物料加入到转筒1内,转筒1可以随摆动架左右摆动,也可以旋转,转筒1和转轴2不是同步转动的,转轴2开始转动,带动铲料装置和搅拌轮5转动,铲料板4对附着在转筒1内壁的物料刮落,落在铲料板4上的物料从圆孔落下,避免物料在铲料板4上堆积,物料落入搅拌轮5的通孔52内被充分搅拌后再从通孔52出去。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铲料板4将粘附在转筒1内壁的物料刮落,减少了转筒1内的物料残留,充分利用物料,节省生产成本,物料由搅拌轮5的通孔52落入搅拌轮5内部,在从通孔52内出来,此过程中物料提升了一定高度,物料具有高度差从而使物料之间高度混合,搅拌均匀。进一步的,所述铲料板4朝转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铲料板4的长度大于固定杆3与搅拌轮5之间的距离,所述铲料板4靠近转筒1内壁的一面连接有刷毛41。从上述描述可知,控制铲料板4的长度,使与搅拌轮5对应的转筒1内壁的物料也能被铲料板4刮落,减少转筒1内的物料残留,通过刷毛41将转筒1内壁的物料扫落,避免铲料板4直接与转筒1内壁接触损坏转筒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5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杆53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通过皮带与转轴2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52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通孔52的形状为长方形。实施例1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包括卧式的转筒1和设置在转筒1内部的转轴2,所述转轴2沿转筒1的轴线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筒1上,所述转轴2上设有多个铲料装置和搅拌轮5,所述铲料装置和搅拌轮5间隔设置;所述铲料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与转轴2连接,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铲料板4,所述铲料板4与转筒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铲料板4上设有多个圆孔;所述搅拌轮5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主体51,所述主体51的轴心设有可供转轴2穿设的左右贯通的轴套,所述主体51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2,所述轴套上设有搅拌杆53,所述搅拌杆53向外延伸穿过所述通孔52。所述铲料板4朝转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铲料板4的长度大于固定杆3与搅拌轮5之间的距离,所述铲料板4靠近转筒1内壁的一面连接有刷毛41。所述搅拌杆5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杆53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通过皮带与转轴2连接。多个所述通孔52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通孔52的形状为长方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二维运动混合机,设置铲料板将粘附在转筒内壁的物料刮落,减少了转筒内的物料残留,充分利用物料,节省生产成本,物料由搅拌轮的通孔落入搅拌轮内部,在从通孔内出来,此过程中物料提升了一定高度,物料具有高度差从而使物料之间高度混合,搅拌均匀。控制铲料板的长度,使与搅拌轮对应的转筒内壁的物料也能被铲料板刮落,减少转筒内的物料残留,通过刷毛将转筒内壁的物料扫落,避免铲料板直接与转筒内壁接触损坏转筒。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的转筒和设置在转筒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转筒的轴线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筒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铲料装置和搅拌轮,所述铲料装置和搅拌轮间隔设置;所述铲料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铲料板,所述铲料板与转筒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铲料板上设有多个圆孔;所述搅拌轮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的轴心设有可供转轴穿设的左右贯通的轴套,所述主体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轴套上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向外延伸穿过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运动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的转筒和设置在转筒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转筒的轴线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筒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铲料装置和搅拌轮,所述铲料装置和搅拌轮间隔设置;所述铲料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铲料板,所述铲料板与转筒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铲料板上设有多个圆孔;所述搅拌轮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的主体,所述主体的轴心设有可供转轴穿设的左右贯通的轴套,所述主体沿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轴套上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兴平陈碧强李玉洁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